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03|回复: 5

占豪:中国经济,要起风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4 10: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网上上不断传播着这样三种信息:一、大量外资出逃中国,中国经济堪忧;二、中国面临通缩;三、中国降息降准调控政策出晚了,应该两年前就开始降准降息。

  大量外资出逃是真的吗?中国经济真的面临通缩?中国降息降准的政策出晚了吗?请看占豪下面分析。

  所谓大量外资出逃中国,真的是毫无根据的乱说,因为事实恰恰相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国2014年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同比却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全世界范围内,外国直接投资资金流入下降8%,中国不降反增了1.7%,并跃居全球首位。请问,这哪里是外资大量出逃的情况?更让你大跌眼镜的是,排名第二的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香港。

  我们都知道,香港去年搞了3个月的占中运动,这对资本流入造成了一定打击。而且,香港又只是一个700人口的城市,不可能有吸收近千亿美元直接投资资金的能力。这么多资金为什么会流入香港?主要还是为了投资大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资金流入加起来是美国的两倍多(由于大陆和香港是分别进行统计的,有不少资金是先流入香港再流入大陆,故两者有部分重复),这是大量外资出逃吗?分明是大量外资流入才对。连这些数据都没搞清楚,在那鼓吹什么大量外资出逃,岂不是闹笑话?

  是不是有外资出逃中国?当然有。一些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的确在撤离,譬如前些天日本在广东投资的一家手表制造企业就忽然撤离了,上千工人正在维权。类似跑路的日韩企业也有不少,出逃的原因是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及税收优惠的取消等。但是,中国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期,这些靠吃廉价劳动力红利的企业本来就是要淘汰的企业,其出逃也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有什么问题呢?相比出逃的资金,进入的规模更大,这才有201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资金流入最大的国家。这哪里是什么大量外资出逃?

  事实上,2014年通过QFII、RQFII、沪港通及人民币国际化回流回来的资金规模相比过去是空前的,这些资本项目下流入的资金个人没有具体统计,但加在一起至少有数千亿人民币。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序幕拉开,中国大战略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加来必然有更多的境外资本流入中国。中国,已经进入了资本开放的快车道,也进入了资本流入的加速周期。

  根本就没有资本大量外逃的事实,又哪里有因为外资出逃带来的经济堪忧?所以,这种言论都是些不靠谱的臆测言论,缺乏事实根据,不过是唱衰中国的变种而已。

  现在还有一个论调很流行,即中国要通缩了。根据是什么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贸数据在2015年1月由较大幅度下滑;二是PMI、CPI和PPI等相关数据的不理想。

  据海关数据,2015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进口0.86万亿元,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中国1月贸易顺差达600.3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首先,我们知道,欧美经济都不怎么样,外需下降决定了外贸出口增长空间不大。所以,我国早已调整了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之所以1月进出口的额度降低了,最大的原因是价格的下跌。据统计资料,2015年1月比2014年1月进口减少的额度是2110亿。其中,进口原油省了565亿,进口铁矿砂省了283亿,进口煤炭省了15.7亿,进口成品油省了115亿,进口初级形状塑料省了21亿,进口铜材省了21亿,加在一起节省约1021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进口减少的2110亿中,近一半是我国进口境外大宗商品省下的钱。当然,大宗商品的规模也降低了,特别是铁矿石、煤等,原油倒是基本持平。之所以下降,原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进口大宗商品省钱了,相应出口的价格一定也会受到影响,再加上西方国家因经济原因需求增长空间有限,所以进出口出现下滑就可以理解了。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贸易下滑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则是创了历史记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是有成效的。说白了,进口商品价格大跌为我们国家省了钱,出口的商品总体价格有所上升或部分商品价格下降但因成本降低而利润增加,这说明我国出口的商品能获得比过去更多的整体利润。

  站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角度观察,现在这种状况是很理想的转型状态,怎么就叫快通缩了呢?

  有人之所以认为要通缩了,还有原因就是1月的PMI、CPI和PPI数据。这些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是经济增长压力增大,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中国经济今年保持7%的增长速度是没问题的(据报道在今年两会将调降今年经济增速)。7%的净增速,哪里有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增长在7%还能叫通缩的?如果中国经济都叫通缩了,那欧盟零增长算什么?是不是已经快缩死了?

  更何况,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有足够的流动性可以释放,中国也有足够的降息空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还在良性增长。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宏观政策面可以用的工具还有很多,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会让通缩出现?所以,所谓通缩的担忧是多余的,中国现在有足够的调控能力,让经济维持在正常的轨道。

  还有一个论调,即“中国降息降准晚了,应该两年前就开始”。真的是这样吗?非也!我们在前面那篇《如何读懂大国较量下的宏观政策?》已经阐释过,进行宏观调控要考虑国际因素,特别是美联储的决策。如果两年前就开始降息降准,如今我国货币政策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未来美联储加息,中国用什么工具对冲?如果不能对冲,经济增速下降,是不是会有更多资本流出中国流入美国?真是那样,中国经济才真正遇到重大困难。

  所以,这种论调是对当前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了解不够透彻导致的。对中国来说,现在的经济增速正是调结构、产业升级的理想增速。增速太快,只能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投资,增加房地产的过度投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动力就减弱了。如今,虽然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困难,但转型和升级进行得比较顺利,这对长远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在这里,占豪对中国经济给一个较为大胆的预估。即,中国经济2015年将是压力最大的一年,但也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由政策调整到经济内生从而进入正轨的一年。从2016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会逐渐减轻,2016年经济增速至少应会和2015年持平或有更好增长。到了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2018年到2019年经济增速将重新回到8%左右。那些所谓中国崩溃论将会如过去60多年一样,终究是梦幻泡影,中国经济将继续大步向前。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企业利润明显增长将会在2017年和2018年全面体现出来。在这之前,两个领域将会出现大机会:一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所涉及的新经济的相关领域;二是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春天来了。虽然,中国经济未来两年仍然较为困难,但中国股市会提前反应未来的深改红利和经济增速重新回到8%左右的预期。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风,要来了。不必想着作风口的猪,还是作迎风的鸟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1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大宗商品价格降下来这么多,进出口数据定会有所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17: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要来了。不必想着作风口的猪,还是作迎风的鸟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7 0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占豪博客由于影响力太大,难言草根、有被‘诏安’之嫌。
实际上15年的实体经济非常凶险。特定行业的制造企业大面积破产难以避免,对应的发起于14年的创业潮的小微企业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就业问题依然会是决定经济问题的政治问题。
原因无他,在汇率不能被使用的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决定的需要国际信用),出口难有大的起色。房地产和投资的衰落造成的需求空缺难以填补
未来的出路无他,只有加快既定改革的思路和落地的措施。这是一种倒逼机制。国企不让出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城市带建设不解决纠集的磕磕绊绊(中国的城镇化选择的是城市带建设的路径),经济难言发展。
股市在15年能够起来一方面来源于基数价格低,具备价值洼地效应,另一方面在于国企、农地、城镇化改革在明眼人看来潜力巨大。
但一切的一切在于改革措施需要和时间赛跑。真正开拓出经济空间,真正让市场决定要素价格。
在过去的两年中金融润泽企业的时机确实错失了,满眼望去、难有能够有力气进行良好升级的企业。
破产潮直觉是已然在春节前发生。在整个15年影响面会非常大。
鉴于很快出来的就业数字(还有不超过一个月就上班的统计数字很快就出来了),不排除15年上半年采用大水漫灌、改头换面的四万亿的方法。
投资+强力改革是中国希望之所在
印钞没什么不好。农地流转(农地标价、货币化)和货币互换、一路一带建设需要的对应资金量是天量的,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搞出来个通缩。
在经济危机的价格最低点,就是需要中央政府购买破解未来经济瓶颈的价值来挽救企业、创造需求。经济起来后,地方债务和赤字危机都会迎刃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7 0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金外逃肯定在发生,李嘉诚撤资就是明摆着的事情。说没有发生有点自欺欺人
一方面在于通过落实十八大改革措施尽力留。说白了,尽快通过改革开拓出经济空间
一方面倒是可以反向思维,顺势而为。
我们需要的是资源技术和市场。欧美欢迎我们的资金,那么直接进行欧美高技术企业兼并获得技术成本是最低的。比山寨和间谍手段都低,还能获得品牌和渠道。
新兴国家都这个吊样了,同样可以获得硬质资源和市场。我们的产品又是他们最需要的。
个人看,虽然经济问题很严重,危机再有两年就差不多过去了。两年之后再购买,就晚了。价格也会很高。外储大部分不过是美国人的信用符号,人民币国家化成功之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外储花出去的艺术在于政治性和必须通过人民币结算走一圈。政治性的要求被输出国的技术、资源、市场开放和政治背书。不附加条件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现在求中国人的国家多了去了,附加条件估计都会自己提供的。人民币结算的要义在于首先进行货币互换,到期归还人民币才能进行金融支持。实则,都货币互换了,还要美元干嘛?对吧
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没有实现从原材料资源到市场的产业链再造;二是没有获得一定程度的货币霸权,以便于顺利升级到金融社会。
产业链再造目的就是将廉价资源和市场这两个链条中最影响价格的两个节点把握住,左右整个行业的世界价格和达到‘除此别无分店’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欧洲的金融市场让给美国人。这是她的核心利益,现阶段对于咱们利益也不太大。美国人虚拟经济已经玩虚脱了,早晚自己把自己玩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7 0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夏 于 2015-2-17 09:25 编辑

外储大部分不过是美国人的信用符号,人民币国家化成功之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空上论论点很好

丽天的文观点平实而和合乎实际,没有政治号召的味道

方略在于改革上,这个极赞成,不过要上面注意别触了社会主义的顶,特别别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37 , Processed in 0.1876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