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97|回复: 0

刘继兴:毛泽东曾五次高度评价习仲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5 08: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革命史册群星闪耀,习仲勋就是其中分外耀眼的一颗。他曾先后五次获得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如此殊荣实为罕见。

  1943年1月,毛泽东亲笔为他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予以表彰。这是毛泽东第一次高度评价习仲勋。

  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在几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看见张贴时日已久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习仲勋”。后来,他在瓦窑堡,从被“左”倾分子关押中释放出来的同志里,面识习仲勋后,毛泽东感到十分惊讶:“这么年轻。”

  此时习仲勋年方23岁。此时他不仅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而且还兼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多次领导军队反击国民党军“围剿”。1935年9月在错误的肃反中被关押,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长征到达陕北后将他解救出来,从而挽救了陕北这块在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长达6年时间。先后担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分区专员、分区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执委、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他组织领导分区军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他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予以表彰。

  毛泽东第二次评价习仲勋是在1945年,赞其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领导大生产运动,增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巩固和发展“三三制”政权做出了很大成绩。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抵制和纠正“左”的偏向,保护了干部和群众。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领导了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受党中央、毛主席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是年,习仲勋33岁。从1947年起,习仲勋还兼任了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副政委等职务,协同彭德怀同志指挥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相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

  毛泽东第三次评价习仲勋,是习仲勋当了西北局书记之后,赞其“已炉火纯青”。

  1947年冬季,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各个解放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运动中,苏维埃时期的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的半老区,出现与新区土改不加区别的现象和过激行动。习仲勋于1948年1月4日至2月8日,一个月内,就“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绪”和“按三类地区有区别地进行土地改革”等重大问题,向党中央、毛主席三次函电,直言不讳地提出反对土改中的“左”倾做法。

  毛泽东在数次批示中都支持了习仲勋的观点,并要求各地土改工作都要引以为鉴。如毛泽东1月29日的批示指出:“完全同意习仲勋同志这些意见。华北、华中各老解放区有同样情形者,务须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错误。凡犯有‘左’的错误的地方,只要领导机关处理得法,几个星期即可纠正过来,不要拖延很久才去纠正。同时注意,不要使下面因为纠正‘左’而误解为不要动。”

  据薄一波回忆:建国之初的一天,薄一波去毛泽东处,毛泽东正在阅读习仲勋从西安发来的报告———《关于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会全体会议情况》。这个报告包括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等等,内容丰富,论述精辟,为中央领导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复杂的大西北政治改革各项工作提供出一个蓝本。

  毛泽东欣悦异常,于是问薄一波:“你讲讲,习仲勋这个同志怎么样?”

  “年轻有为。”薄一波讲。在延安时,薄一波就听到过毛泽东以此语赞誉过习仲勋。

  毛泽东说:“如今已经‘炉火纯青’”。

  毛泽东第四次评价习仲勋,是他即将赴任中宣部部长之时,毛泽东向有关人士这样介绍习仲勋:“他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建国之初,刘少奇考虑到国家进入建设时期,向毛泽东建议将各中央局的书记抽调进京,调整、增设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部分机构。毛泽东和中央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五大书记进京: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率先进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东北局第一书记高岗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南局第二书记邓子恢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局第二书记习仲勋担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时有“五马进京”之说。

  对于习仲勋当中宣部长,毛泽东与有关人士专门有一次谈话。195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林默涵同胡乔木在中南海湖水中划船休闲,看见毛主席坐在湖岸藤椅憩息,他们将船划拢岸边,向毛主席问好。

  毛主席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习仲勋当了中宣部长后,同时兼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宣传与文教工作抓得卓有成效。他主持制定的“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十六字方针,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

  1953年9月后,习仲勋先后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

  1959年4月习仲勋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毛泽东第五次评价习仲勋是在是在1952年,赞扬他“比诸葛亮还厉害”。

  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户项谦归顺,是习仲勋在西北地区解决众多民族问题中一个得意之笔。

  当时,项谦结合马步芳一○○师师长谭呈祥、骑兵十四旅旅长马成贤等反革命武装,组织所谓“反共救国军”第二军,发动叛乱。争取项谦的归顺工作,自1949年12月始至1952年7月11日下午,项谦从南乎加该森林回归,时达两年七个月之久。从1950年9月到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长周仁山、藏传佛教大师喜饶嘉措、藏族部落头人、寺院活佛等50余人,身入虎穴,亲赴昂拉,先后与项谦和平谈判达17次之多。其复杂曲折,变化多端,颇具戏剧色彩。

  习仲勋亲自领导这场斗争中,针对有些人急于军事进剿的情绪,他多次指出:“必须坚持在充分军事准备基础上以政治争取为主的方针,十分慎重,首先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对于项谦必须采取反复争取,特别宽大政策。”

  针对有些人急于军事进剿的情绪,习仲勋电告青海省委书记张仲良:“决不能打,万万不可擅自兴兵,只有在政治瓦解无效以后,才能考虑军事进剿。”

  1950年8月,项谦归顺,来到西宁,向政府深表悔悟,但是,回到昂拉却又背信食言。1951年9月,对项谦第八次政治争取失败后,人们义愤填膺,青海省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上,代表们提议,坚决要求政府出兵昂拉进剿。

  习仲勋当即复电劝阻:争取和平解决昂拉问题,于我政治上有利,应当仔细向喜饶嘉措、班禅行辕等许多藏族人士征求如何争取昂拉千户。

  1952年5月1日发起的平叛战斗于5月3日结束后,项谦隐匿在同仁县南乎加该森林。有些人认为争取项谦可能性不大,没有什么价值。习仲勋即电青海省委书记张仲良:只要将昂拉地区工作做好,不犯错误,争取项谦归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尽速派出项谦信任的汉藏人员向项谦诚恳表示,只要他归顺政府,则对他负责到底;项谦若回来试探,不管真诚与否,我们均应以诚相待,以恩感化。

  事情果然向好的方面发展。1952年8月11日,项谦在兰州负疚抱悔地握着习仲勋的手,躬身认罪地向习仲勋献上洁白哈达,喜泪盈眶地向习仲勋举杯谢恩。

  一场民族纠纷事件得以漂亮地解决。事情妥当处理之后,毛泽东见到习仲勋时,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刘继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2:26 , Processed in 0.0781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