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49|回复: 1

刘黎平:司马光曾拱手出让大宋国家利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6 0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治上的死对头,这二位虽然都是君子,都是大学问家,但是一涉及到政治,则毫不相让。对于王安石本人,司马光似乎还算厚道,王安石去世的消息传来,司马光虽然立即上书要求对王安石予以厚葬,而且要给予高度的评价,但是在政治上,司马光则不遗余力地废除新法,唯恐不能在一天之内全部废掉。

  当时的蔡京秉承司马光的用意,执行得很卖力,大得司马光的欢心。这种做法,连一向反对新法的苏轼都看不下去了,他提醒司马光说:事情不要做过火了,不要为废新法而废,新法中也有合理的部分。苏轼也因此被新党陷害驱逐。

  王安石执政期间,有过对于大宋疆土安全的全盘考虑,他曾派大将王韶攻取西北的河湟地区,河湟是中原政权的安全屏障,在军事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唐末五代就失陷。王韶不负王安石的信任,胜利完成了攻取河湟的战役,北宋政府在王安石的主持下趁热打铁,在河湟建立一个军事战区:熙河路。

  王安石曾想趁着西夏内部离心离德,发动攻击,但一直未如愿。王安石下台五年后,西夏出现内乱,宋神宗趁机大举进攻西夏,此次战役虽然整体上失利,但也取得局部胜利,例如名将种谔攻取战略要地米脂,著名的科学家沈括也取得了浮图、吴堡、义合三寨。这些要地对于北宋的国防安全而言,极其重要,能从西夏手里夺回来也极其难得。

  司马光主政后,一味废除新法,连这些军事成就也要否认,认为它们是“夏国旧日之境”,必须“并以还之”。理由是这些地方深入敌境,怕惹来敌人“长驱深入”袭扰大宋,导致战祸频发的尴尬处境。

  司马光的这个提议得到了范仲淹儿子范纯仁等人的附和,他们甚至认为夺来的这些地方是“窃人之财”,要赶快归还。

  这些荒唐主张,被一些有识之士反驳。曾经在熙河路任职四年的孙路将军带着一份边关地图当面质问司马光:如果河湟一带丢失,关中长安就很危险了,当年唐朝就是因为失去河湟,导致吐蕃、回鹘二国在长安一带出入自由,给唐朝的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麻烦。大年先帝宋神宗好不容易收复这里,你们又把它们丢给敌人,敌人根本不会就此收手,反而借着这些地方更方便地骚扰大宋。

  司马光听取了这个意见,没有让出河湟,但还是将米脂等四个战略要地还给了西夏,严重损坏了宋朝的国防利益,遗患无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6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2:34 , Processed in 0.1407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