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88|回复: 0

李吉明:人大代表给教育部鞠躬有何隐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0 0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重点大学按各省考生人数分配录取名额,给河南学子更多上名校的机会!”在搜狐网“2015两会提案议案排行榜”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的这项建议,获得了39万多票“点赞”,排名榜首。3月8日河南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上,李光宇在发言时介绍了这个备受关注的建议,并给教育部鞠躬,感谢教育部对河南教育的关照,希望继续增加名校、重点大学在河南的招生计划。(大河网2015年3月9日)

  准确来说,李光宇代表在会场的鞠躬具有两成含义:一是给在场的媒体记者鞠躬,请他们“准确报道,为河南学子加油”,并“给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和他的同事们捎个话”,把这个建议转达教育部;二是给教育部鞠躬,感谢“这些年来教育部给了河南不少支持和照顾”,“恳请教育部继续支持河南、帮助河南,让更多的河南学子获得公平受教育的机会。”

  显而易见,李光宇代表无论是给媒体记者鞠躬,还是给教育部鞠躬,都折射出了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为民疾呼的悲悯情怀,而他鞠躬的核心要义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呼唤教育公平,为河南的考生争取权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而李光宇代表这深深的一躬,却折射出了河南亿万之众不少的心酸。

  教育的公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入学权。但这对河南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甚至是幻想。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北大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08年,河南有98.8万考生,北大在河南投放的招生计划是79人,录取率不到0.01%,北京只有11.8万考生,却有282个名额,录取率是0.24%;对比录取率,河南孩子上北大比北京孩子难24倍!到2013年,河南75.8万考生只有85个北大名额,录取率还是0.01%,北京7.3万考生享受226个名额,录取率为0.31%,这个难度差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从五年前的24倍增加到了31倍!

  一方面是“教育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愈来愈为努力;一方面是河南跟北京等地差距越大,河南考生愈来愈被歧视。这些教育部难道就没有看到,真的不了解情况?全国人大代表毛杰2012年两会就曾反映河南考生想上清华、北大,高考成绩要高出一本线80到100分,想上一般的一本大学也要高出一本线40分左右。但是几年过去了,“北京大学”依然是“北京人的大学”,“复旦大学”依然是“上海的复旦大学”,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机会均等”?

  高中毕业生能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究竟让河南考生吃了多少年的亏,这个帐恐怕没有人能够算得出来。但中国教育饱受诟病、屡招非议却是由来已久。比如教育乱收费问题、大学精神缺失问题、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等等,几乎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涉及到一些列的决策性问题,而“光打雷不下雨”,也几乎成为了教育问题整治的一贯作风。无怪乎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越呼吁教育公平差距就越大”。

  教育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根血脉,是带有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维护教育公平,其实是保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的重要路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叩问教育公平》的一档节目中曾直言:“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出生环境的不同而受到歧视。”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难道教育部还不该有所举动么?

  李光宇代表向教育部鞠躬,为的是“让更多的河南学子获得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代表的是将近1亿人口大省人民的呼声,维护的是法治中国的公平正义,是今年“两会”中获赞最多的“好声音”。笔者深信,对于这样的“好声音”,教育部应该能够听得到,也一定会听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7 06:00 , Processed in 0.0937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