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02|回复: 1

占豪答网友来信摘要2012-09-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5: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信:
  
  对于,当下的钓鱼岛问题,我有以下愚见:
  
  近来,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大特别是,人民币和日元直接结算,直接损害了美元的利益,挑战了美元的地位。如果中日政治互信了,就可以像德法一样搞一个东亚联盟出来,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了。只不过政治互信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双方都有责任。中国总是播抗日片,日本领导人老是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政治互信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愚以为,当前的钓鱼岛局势是美国故意搞出来的。美国曾经想在南海搞事,但没成功。现在有机会在钓鱼岛搞事了。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站队,就是想让中国和日本自己争个你死我活,最后让东亚自由贸易区夭折,阻碍人民币国际化,便可坐收渔人之利。细想一下,如果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随便站到了一边(假如是站到了中国一方),日本的自卫队就不敢出来,也不敢让议员登岛。虽然长期来讲,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但是短期内也就不会有争端了。现在,美国可能在等待中日双方向他给好处,例如保证继续通过美元进行货币结算等,她就肯在钓鱼岛问题上站队了。
  
  所以,我觉得,大家别被眼前现象所蒙蔽,要想到长远利益,以大局为重啊!南海和东海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那里有资源。如果我们共同把资源开发出来了,争议也就不存在了。当然,这想法只适合用于东海,因为日本和中国联合起来开发会比较实际。与南海周边国家合作的话,中国会吃亏。另外,东亚自由贸易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谈判,终于有了眉目,不能让这个成果这么容易就夭折。最后,如果中日真的打起来,打赢了还好,打输了的话,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又要多等一个50年了。
  
交流:
  
  钓鱼岛争端显然有美国重回亚洲的国际大背景,否则钓鱼岛争端不会这么快激化,那个所谓购岛的闹剧也是石原4月中旬在美国时冒出来的,所以这事本质上是由美国人蛊惑的毫无疑问。
  
  但是,这个蛊惑的大背景虽然包括中日本币结算,但并不仅仅是因为本币结算,那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有些人把这一层原因夸大得有点过大了。随着中国实力增强,中国军事实力必然向西太平洋渗透,而美国重回亚洲就是要继续遏制中国,要遏制中国总需要理由,而且还需要日本配合。如果中日很友好,那么又如何找理由增加军事部署?现在琉球人民还在抗议机场搬迁,更别说增加飞机部署了。所以就必须找理由。钓鱼岛就是最好的理由,于是我们看到美国的鱼鹰战机顺利部署琉球,机场暂时也不必搬迁了。美日盟友关系加强了。这是美国的根本目的,那个所谓本币结算只是顺带的理由。
  
  中日不可能像德法一样,原因很简单,德国彻底反思了二战,获得了全世界的谅解,而且也放弃了军国主义。日本怎没有,随时准备军国主义复活,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对侵略亚洲的罪行没有彻底反思。而且,日本对中国不服甚至看不起中国,所以说中日构成如德法那样的关系,非要中日一次决战,日本彻底战败服气后才有可能,否则不存在任何政治、民意基础。这一点美国人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如何挑动中日之间的对立。
  
  日本侵略中国数十年,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灾难,难道还要美化日本侵略?还要忘记日本侵略历史?当然要播抗日片,要让子孙后代记住这曾经的屈辱史。这是一个国家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日本是曾经如何侵略中国并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这是义务和责任。何况,日本人根本对此没有任何反思,日本人连反思都没有中国人还要去帮助日本美化侵略,忘记侵略,那不是自取灭亡之道?互信,是要建立在诚意基础上,日本作为侵略我国的肇事者有诚意吗?所以,中国没有半分责任,全是日本的责任,不要提双方都有责任的话,那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上。
  
  自贸区不是必须要有日本,而且开自贸区对日本更有利,中国凭什么要给予更多让步?更何况是领土让步,能让吗?不要被那些小格局的分析蒙蔽了。中国要崛起,和平崛起是必须建立在对方和平的基础上,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不可能全靠和平崛起。作为中国,崛起就需要打破原来的牢笼和枷锁,而现在西太平洋的枷锁就是美日给套上的,不打破这个枷锁,中国不可能有真正出头之日,更妄谈所谓中国主导的东亚自贸区。东亚自贸区,完全可以抛开日本,如果日本继续损害中国利益的话。作为一个大国,难道还要到丧权辱国出卖土地来换取和平的地步?一个大国必须有一个大国的威仪,必须有核心利益的维护,小日本和美国侵害中国核心利益,那就必须受到惩罚。如果挑衅过头,那就借机打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顺势收台、收钓鱼岛、收琉球。
  
  一个核大国对一个被占领国,谈不上输,只是怎么赢的问题。核大国之间,互相都可以将对方毁灭,不可能有你死我活的战争。所以,担心过头了。放心,哪怕把日本打得稀巴烂,小日本也还得和中国搞自贸区,因为它除了中国的市场不可能有第二个这么大的潜在市场让其发展,相比中国需要日本,日本更需要中国,为此唯唯诺诺那是缺少智慧的绥靖思维。
  
  最后给年轻人点建议: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就二十来岁,相比认识深度不够的理性,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激情和勇气,如果这个年龄就变成了理性有余、激情和勇气不足的人,那么就会变成不敢迈步的小脚女人,就难成事了。因为,一个人的阅历可随年龄增长,理性可随年龄增加,血性和勇气往往是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倒退的,年轻时的血性和勇气是随着阅历和理性的增加不断化作智慧的巨大能量源泉,万不可因小失大。这就像我们现在面对小日本和美国,绝不能为点蝇头小利而丧权辱国,否则就成不断堕落的清王朝了。
  
  
来信:
  
  对当下中日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有发展为军事斗争的可能,多数国人都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盼望着当局能强势应对,一战雪耻(抗战虽然胜利,但非我独功且为陆战之胜,甲午海战的耻辱必须洗刷,宽广的蓝色海洋无法自由驰骋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也是绝不相称的);我军的陆战能力有朝鲜战争、中印战争、中越战争、中苏珍宝岛战争为证,国人颇有信心,但海空一体的现代化战争能否取胜呢?我想这不是简单的兵力兵器对比能推演的;抛开军事看战争,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国家间政治本质是国民群体间的利益博弈,所以中日间的斗争归根究底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群体间的斗争,斗的是群体智慧,群体智慧的体现是文化能量,从这个层面再看,中国必胜!文明从未中断的中华历史就是铁证!
  
  不知占兄是否记得你在之前某篇交流里写过一句话(大意):“中国人自古就善战!。。。。。。”当时就有感,翻开中国历史画卷,中国在从未断绝的对外军事斗争中,完全是依托在深厚的中华文明基础上,在需要时,总是能涌现无数能征善战的名将来,我们的文明历史、深厚文化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原创与积累,而换了老师的日本人,虽曾一时于世界风云际会中叱咤一番,却至今不知要被骗多少学费后才能更深的反省自己到底何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若中日就此开战,即是日本人自新的契机,能打得它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方显我中华文明之能!
  
  趁夜,思绪起伏,表达不畅,只求一吐为快,叨扰勿怪!
  
交流:
  
  根据过去一两千年的历史,中日和平友好相处只有一种条件才是可能的,那就是中国强大日本跟随。但是,日本民族的岛国冒险性格,不经历一次彻底的教训,不经历一次被打服,是不可能认可中国强大的,再加上日本日益严重的登陆心理,所以中日早晚一战是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必然发生的。这一点,中国人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不是中国人好战,而是日本人的好战。再加上历史因素,该发生的是一定会发生。
  
  就说中日军力和国力来说,实际上两者除了GDP上还可以有对比空间,日本在某些科技方面还比中国先进外,两国可比性越来越小。一个是核武大国,联合国五常;一个是被占领国,二战战败的非正常国家,没有核武。一个是地缘广阔、资源丰富、战略纵深极大的大国,日本确实地缘狭小、资源贫乏、战略纵深极小的岛国。中日综合国力对比性已经较小。更重要的是,中国军力总体要比日本强大的多,海空军虽然还在发展当中,但战机经过近些年发展已经比日本先进,军舰虽然质量上比日本还有点差距但航母已经服役,关键是中日距离咫尺,这打仗怎么可能仅仅局限于海空?陆基导弹很容易就被投入进去,登陆作战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到最后核战争也不是不可以打。有这些做后手,日本还敢殊死相搏吗?一个缺少殊死相搏的勇气的军队,还能取胜吗?再看看军容,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军队的精神面貌,再看看日本3.11地震贪生怕死的表现,两者不具可比性。所以,无论军力装备还是综合实力,中日不在一个级别上。打不打其实关键不在于小日本的军力,而在于中国的战略需要。
  
  中国在积蓄力量,如今中国力量虽然已经不小,但国家整体上还不会运用这种力量,所以从绥靖转向强硬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不必寄予过快的期望,但也不必妄自菲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23:5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打没把握的仗。最好像美国在一、二战时期那样让别人打个稀巴烂再出手收拾残局。不过现在中国不具那样的国际环境,但是策略还是相当对头的(极大地激化了三边撕裂)。: Android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8:57 , Processed in 0.0938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