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75|回复: 0

占豪答网友:抵制日货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2012-09-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7 1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信:

  现在,钓鱼岛事件闹得,全民观注,抵制日货也是如火如荼。而竟有人写关于抵日货的作用不大,还担心小日本会转移投资,实在气愤,为此,想请占豪兄,来说说有关抵制日货的作用的高见。(虽然,知道你很忙,但是,有关国家的大事,还是期待你能拨冗回复以下,让大多数爱国网友,擦亮眼睛,不要惧怕小日本!)
  
  下面是,有关不要高估了抵制日货的实际效果的文章:
  
不要高估了抵制日货的实际效果
  
  自从日本右翼分子公开鼓动购买钓鱼岛,日本政府推波助澜,决定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行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不仅在第一时间通过外交部发出严正声明,而且通过商务部发出声音,对中国公民抵制日货的理性之举表示理解,这是我国对日本企业采取经济制裁的明确信号。
  
  经济制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实施的经济制裁,它通常是由政府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抵制某些国家的产品或者服务。由于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如果政府采取歧视性的贸易政策,那么,很可能会招致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的不满,所以,中国政府不会通过公开的方式,明确采取抵制日货的行动。第二部分则是由民间组织和市场主体自发实施的经济制裁。由一个国家的市场主体和一个国家的公民自发抵制其他国家的货物,同样可以产生经济制裁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满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国有化的政策,因而以实际行动抵制日货,这是值得肯定的行为。一些日本企业害怕自己在华投资受到影响,主动关门躲避,这是理性的商业行为。与以往抵制日货行为相比,此次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抵制日货的行动,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肯定,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此次日本政府之所以敢于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上大做文章,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实施重返亚洲的政策,希望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制造矛盾,从而为美国的军事存在打下基础。现在日本国内的经济正处于衰退阶段,如果中国采取抵制日货的行动,那么,将会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千万不要高估了此次抵制日货行动的实际效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日本虽然从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如果日本失去了中国市场,那么,很可能会在东南亚乃至非洲开辟新的市场。现在日本商品在中国市场销路很好,如果中国出现了普遍性地抵制日货行动,那么,日本很可能会积极采取措施向发达国家出售商品。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经济停滞不前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发展军事工业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现在美国的经济已经严重地依赖战争工业,美国之所以在亚洲地区寻衅滋事,就是要为自己开发的武器寻找新的买主。日本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很可能把注意力转向军事工业的领域,借助于军国主义的势力,加快军事装备的生产,从而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
  
  从外交制裁到经济制裁,这说明中国的制裁手段更加灵活,制裁的方式更加多样。但是,经济制裁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迫使日本回到正确的轨道,遵守自己的和平宪法。可是很显然,单纯的经济制裁不足以迫使日本改弦更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日本国内财团充分意识到,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充分照顾到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关切,必须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处理中日关系。中国国内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断言,如果中国对日本“扣动经济板机”,日本经济将会“倒退20年”,这是典型的天方夜谭。中日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制裁在短期内可以导致日本的某些行业企业关门倒闭,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化国家,虽然近些年创新力不足,但从整体而言,日本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对日本采取一定的经济制裁措施,更多的是一种警告,或者说是一种平衡手段。在实施经济制裁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找到经济制裁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经济制裁的过程中忽视了中国的切身利益,从而使中国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第二,在采取经济制裁的过程中必须上下联动,左右逢源,统筹兼顾,有的放矢,不能各自为政,从而使经济制裁变成了国内不同行业企业的相互制裁。第三,在经济制裁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精确的经济利益计算,换句话说,经济制裁的目的是通过给日本造成经济困难,从而迫使他们改变错误的主张,可是,如果经济制裁非但不能给日本带来经济困难,反而使中国的经济陷入困境,那么,这样的制裁就会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日本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制裁措施,从而使日本充分意识到中日两国经济的关联性,在制定政治外交政策的时候更加理性。第四,经济制裁必须充分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如果经济制裁的结果导致中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损害,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那么,这样的经济制裁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经济制裁必须充分保护中国公民的利益。通俗地说,抵制日货可以拒绝购买日本货物,也可以将自己购买的日本货物公开砸毁,但是,不能在未征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购买的日货公开销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应该成为经济制裁的前提条件。
  
  笔者大胆预言,外交制裁,经济制裁之后,中国政府将寻求按照国际法的基本规则实施法律制裁。日本过去长期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不存在主权争议,不会与中国谈判,现在日本政府主动放出风声,决定由日本政府首相在联合国专门就钓鱼岛问题发表讲话,这说明中国当前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日本政府在中国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改变过去错误的立场,以谈判来解决中日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牵涉到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问题,因而在短期内不会通过谈判化解分歧。(原题:经济制裁的基本含义)
  
交流:
  
  首先,抵制日货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中日贸易在8月份就减少了7%左右,日本品牌的电子产品、汽车在8月出现大幅下滑,9月估计更是惨淡,估计9月数据中日贸易下滑会更大,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等日本品牌的汽车已经大幅减产,更是有汽车厂商暂停了向中国出口日本制造的汽车。这都充分说明了抵制日货的效果,显而易见没啥好说的。
  
  而鼓吹按照国际法去执法自己国家领土的都是很可笑的逻辑。谁看到过美国、俄罗斯和英法来依照国际法来评判自己本土领土的?只有那些小国无能力解决的才会去依照所谓国际法。更何况,国际法庭我们能控制吗?对于强国、大国来说,领土问题只能是双边谈判或按国内解决,这没什么好说的。
  
  经济制裁到底有没有效果,这个不一定。但是,相比中国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日本经济对中国依赖要大得多。中国对日贸易只占中国贸易的7%,日本对话出口却占其自身贸易的22%,这种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两者经济能力。连战争手段都是可以不被排除的,经济手段当然可以用。所以,经济制裁应该是选项。事实上,官方虽然没有采取措施,民间已经采取措施,譬如西博会六十多家企业的展览已经被取消,更多的则是中国人买日货的比过去已经越来越少,这一方面是情绪,另一方面还有安全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9:06 , Processed in 0.1094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