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届鳌博鳌亚洲论坛,有望成为“一带一路”里程碑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3月26日-29日在海南举行,区域合作历来是博鳌论坛的重点,本届年会预计会选取较为热议的一带一路等话题,论坛期间一带一路有重大工程可能会宣布,国家领导人将发表主题演讲。
2、中央层面政策接连出台,“一带一路”战略高度提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再次强调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鳌博鳌亚洲论坛
3、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覆盖广度拓展
2015年年初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市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响应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并明确了自身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
陕西提出“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甘肃“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宁夏“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新疆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广东提出“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江苏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打造战略出海口;海南提出“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福建强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4、巨型央企整合兼并,停止“内耗”出海闯天下
“一带一路”大战略下重要的一环是,伴随中国资本输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从输出劳动力和低端制造业,升级为输出资本和技术,成为中国出口“新标签”。
央企整合,是吸取过去的教训,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避免恶性竞争,在海外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避免“内耗”。中国南车(14.93,0.54,3.75%)和中国北车(15.89,0.58,3.79%)的合并、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合并,都彰显了通过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名片”的用意。
5、一带一路战略获得实质性突破,亚投行喜迎发达国家
2014年10月24日,中国为首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在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上,习近平表示建立亚投行的目的就是深化亚洲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15年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英国的加入让原本处于观望态度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提交申请,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也开始产生动摇。截至3月17日,亚投行的意向初始国已增至31个。
英、法、德、意等国的加入将拓宽亚投行的辐射边界,加强中国与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一带一路”从中国出发,贯穿亚洲后最终延展至欧洲。欧洲国家的加入实质上串联起了整个欧亚大陆的两端,大幅延伸亚投行的投资范围。
此外,英、法等国加入将提高亚投行金融运作水平和规范程度(这也是亚投行筹建以来受到质疑和批评的主要领域)从而提高亚投行的信用评级,并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亚投行将成为中国通过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本输出的重要平台。未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结合其巨额资本金,有力地为整个亚洲甚至亚欧大陆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支持。而作为其中具有资本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的中国,将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
6、国家成立丝路基金作为“一带一路”股权融资平台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作为直接投资“一带一路”的股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将和亚投行一起,成为中国资本输出的战略平台。
投资机会一:“中字头”整合,打造国家名片“走出去”
维度一:从国际竞争优势看央企整合
从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角度,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且属于同一业务板块的央企,合并的可能性相对更高。除了高铁和核电,还可关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建筑类央企;资源类央企等等。
比如,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二者均从事铁路建设业务,2013年海外业务收入都在200亿元以上,二者规模相当,在海外竞争也相当激烈。另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二者均从事船舶制造业务,海外业务收入规模都在百亿以上。鳌博鳌亚洲论坛
维度二:从历史渊源看央企整合
从集团历史的角度,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被拆分的央企,业务相似度高、联系紧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实现“复合”的可能性更大。
90年代末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很多型大型央企很多被重组拆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央企实力已经大大提升。如今,为了加强海外竞争优势,避免恶性竞争,这些被拆分的央企被重新合并的可能性显著提高。比如2008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拆分而来的一航和二航重新合并,以提高产业竞争力;2014年底,由中国中车拆分而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再度合并。鳌博鳌亚洲论坛
投资机会二:继续推荐资本输出促进产业升级的投资脉络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安全畅通是加强贸易、促进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前提,在构建“一带一路”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除新加坡外,东盟国家和中亚地区工业化程度均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对铁路、港口、机场、电信、电力设备等基础设备以及能源设备需求巨大。因此,中国的建筑、机械等相关企业直接受益。 2、先进制造业
改变过去“向东”(以美国为首)输出低端制造业的贸易格局,“一带一路”的意义在于“向西”、“向南”输出高端技术装备和过剩产能,将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提至一个新高度,完成出口升级。
高铁:2013年下半年至今,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屡屡亲自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合作意义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高铁技术过关、成本占优,为高铁技术持续输出提供可能。鳌博鳌亚洲论坛
核电:中国拥有较为成熟的核电站运营经验和核技术,但核电技术复杂、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长期被俄罗斯、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等大国垄断,中国领导人亲自推广中国核电,将促进中国核电相关技术设备的出口。加之国内核电重启的预期,国外的增量与国内的拐点将促进A股核电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