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6|回复: 0

冉学东:温州购房补贴了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1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地产泡沫破裂必然是一地鸡毛,百业萧条,世界几百年以来的房地产发展史早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严重,因为与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过去十多年的房地产兴旺期,得益最多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仅仅收取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和其他费用,而且从农民那里低价拿地,然后高价卖给开发商,赚取差价这就是所谓卖地财政,这部分收入成为最近几年地方政府运作,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因此可以说,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断流,而且基础设施不仅没有资金跟上,而且以前拖欠的债务就没有资金去归还。

  可以肯定的说,自从去年春天从杭州等地开始房地产价格下跌开支,这一轮房地产的下跌不是暂时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所决定了,未来政府所能做的职能是稳定房价,不然房价下跌过猛,从而对宏观经济形成巨大的负面溢出效应,比如最近央行出台的关于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政策和财政部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最近出台的政策就是盘活存量资金,把许多趴在银行账面上的资金启用,挖掘他们的潜力,这些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些政策都是逐渐试探性质的,中央有意不出台过大力度的政策,以免再次出现以前政府刺激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暴涨,而是走一步看一步,逐渐托底。

  而地方政府能够采取的方法就比较有限,比如也有变卖政府资产的,但是还不普遍,因为手里的工具少,现在中央政府将要实行用发行地方债来置换目前即将到期的成本比较高的债务,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战略,当然顺利实行也有困难。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比如温州日前出台“8条房地产新政”,从文件发布之日起到今年12月31日,对首次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购房户,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时,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现在问题来了,这种托底策略会有多大效果?

  笔者认为,政府补贴的行为是抱薪救火,为什么,温州的房地产泡沫事实上在2012年就破了,其破裂的重要原因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在那一轮经济转型中败北,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而这些资金中大量涉及民间借贷,导致其房价下跌程度就更加凶猛,三年多过去了,温州的房地产一片萧条,没有喘过气来。

  而且这种政府补贴的政策是难以为继的,因为地方政府本身就背了一屁股的债务,最重要的任务是还债,而不是为了房地产去欠债。

  截至3月底,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公布2015年1-2月公共财政收支数据。

  从公开信息得知,1-2月,25个省份中财政收入增速低于10%的省份有14个,占比近六成。其中辽宁、青海两省财政收入负增长,辽宁省财政收入降幅最大,降幅达17.9%。

  东北重工业基地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在去年负增长4.6%的情况下再度持续大幅负增长。辽宁传统工业比重大,经济增速放缓后,各项税种都持续下降。在增速增长最高的省份中,重庆市收入增幅最大,达到16.1%。但是,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也下降了5.5个百分点。

  但是重要政府实施的“加力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从年初已开始启动。25个省份中,共有19个省份公布了财政收支的数额。其中,13个省份的支出数额大于收入数额。这说明地方财政在动用上年结转的财政收入或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今年支出。

  情况可谓不容乐观,现在其实更要问的是用财政支,做大投入,来支持经济增长好,还是减少中小企业税费支持增长好,这个大问题其实更需要探讨。

  所以未来温州房地产的复苏,依靠的仍然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成功,政府的直接扶持事实上只是补贴了当年投机高房价的那些人,是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他们,一旦房价受到政府支撑,他们套现的会更快,并且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另外,地方政府目前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支持经济建设,比如当地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鼓励当地中小企业就业,以及其他民生支出,对于趋势性下跌的房地产市场,这种补贴手段仅仅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9 23:09 , Processed in 0.1250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