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1|回复: 1

张敬伟:从李光耀葬仪看区域外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10: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国葬仪式,有众多国际政要出席。这凸显李光耀先生生前卓然的国际影响力,营造了葬礼外交的浓厚氛围。据联合早报报道,包括24名外国领袖和政府代表,以及11名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多年好友,29日将出席在国大文化中心举行的国葬仪式。

  其中包括了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李源潮是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使,克林顿前总统也是受奥巴马总统的委托。其他政要有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端姑阿都哈林、韩国总统朴槿惠、泰国首相巴育。李光耀的生前好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及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等也将出席。

  亚太和东南亚国家的主(重)要领导人都来了。尤其中国,在李光耀先生逝世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四位常委发来唁电,其中包括习近平、李克强和张德江“一二三把手”。就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前,习近平主席向李光耀致意,再次盛赞其为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李光耀被中国政府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现在,这样的”老朋友“越来越少,参加葬礼的基辛格算是一位。不过,相比其他“老朋友”,李光耀是华人政治家。因而,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其又多了亲近感——这是迥异于其他老朋友的。

  且不说东南亚各国的政要,相比日印澳韩三国来了本国最有权力的总理(统),中美两国来的贵宾耐人寻味。中国来了国家副主席,属于正国级,规格相当尊崇。中国另一位“老朋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中国也是派出了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葬仪。而且,李源潮在这两场高规格的国葬仪式中,是以习近平特使的身份出席的。而不久前去世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葬礼,中国派出的是国务委员杨洁篪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

  观察家们深谙这种安排的特殊意义。客观而言,中国对李光耀葬仪的重视绝不亚于曼德拉,甚至倾注了更多情感因素。反观美国,奥巴马总统和一众西方领导人参加了曼德拉葬礼。他甚至压缩了访印日程而参加阿卜杜拉国王的葬礼。李光耀葬礼,美国只是来了前总统克林顿。由此可见美国的外交侧重。

  笔者以为,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视野中,曼德拉是具有超越文明的理想主义的化身,李光耀是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们同享逝后哀荣,但西方社会给予的关注度还是有所差异的。

  但是,在现在的亚洲——特别是大东亚地区,李光耀的尊崇地位无可撼动。无论两岸三地、东南亚、印度抑或日韩,他们是来参加一位长者的葬礼。尤其是韩国总统朴槿惠,其父朴正熙前总统和李光耀情谊深厚。当年,李光耀曾于朴正熙遇刺前不久访问韩国并送朴槿惠糖。朴槿惠没有参加曼德拉的国葬而送别李光耀,内种原因恰在于此。当然,韩国媒体此前亦希望中日韩领导人能够想会在李光耀国葬现场,以便化解东北亚三国陷入历史迷思和领土争端泥淖的三年隔膜。

  就亚太区域而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活跃也最复杂的区域,并不需要曼德拉式的政治家,而需要更多像李光耀那样的现实主义实践家。这需要智慧,更需要面对严酷的挑战——在“主义”和“问题”中作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艰难抉择。在这点上,李光耀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邓小平也是。甚至,饱受争议的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也是如此。

  参加李光耀国葬的基辛格博士曾对李光耀说过,“历史的偏差体现在一些领导人的能力和他们所在国家力量不匹配。”言外之意,李光耀治理一个城邦小国有些委屈了---但中国有句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能把小国治好就是令人尊崇的巨人。相反,靠大国扬名而无法治理好一个小国,不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譬如前苏联外长、后任格鲁吉亚总统的谢瓦尔德纳泽。

  这,恐是李光耀老人留给亚太和世界的最后箴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4 23: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为大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9 12:08 , Processed in 0.0937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