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0|回复: 1

王传涛:权力减少评奖,从来都应大刀阔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8 09: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27日举行的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上获悉,文化部正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一批、精简压缩一批,总体减少60%以上。取消节庆活动中的文艺评奖项目,加强评论。(4月27日新华社)

  文化部削减6成以上文艺评奖,可谓是人心所向。应该说,本届政府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直致力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工作,文化部减少评奖就是简政放权的最好体现,是在努力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也是在减少地方政府及相关曲艺团体“跑部钱进”、“跑部奖进”的现状,更是压缩行政成本、为公共财政开源节流的表现。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根本的一点,取消一些艺术类的评奖,尊重了市场和文艺规律。好的艺术作品,从来不缺少叫好者,即便是短期内得不到认可,但是金子也总会发光,好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也会在一段时间后体现出来。比如,影视作品的评价工作,便从来都不需要权力的过多参与,道理很明显,观众不是傻子,好的电视剧会体现在收视率上,好的电影会体现到票房上,观众们“用脚投票”最终也会让真正的好作品叫好又叫座。从这个层面讲,官方进行以权力为主导的评奖,就显得非常多余。

  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各种评奖都是由民间主导的,多数是没有政府背景的协会或社团举办的。显然,评奖从来都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也正因此,今年年初,中国计算机协会才“上书”国务院和科技部,建议取消政府部门主导的科技类评奖。此事在当时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热议。

  既然权力还未完全关进制度的笼子,既然权力仍然有万能的能量,则权力主导的评奖就无法避免徇私之嫌。比如,某中部大省的省人大前副主任,酷爱摄影艺术,不仅家里拥有非常高档的摄影设备,还能够调动直升机去玩摄影,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家能够在各级摄影大赛中获得大奖,还能把自己的作品挂到别的城市的地铁站中。笔者认为,如果权力不办评奖了,出现这种事情的几率会相对较小,这无论对于权力,还是对于艺术都是好事,是双赢之举。

  权力减少评奖,从来都应该如文化部此次一样大刀阔斧。此外,工商行政管理要减少驰名商标、著名企业、免检产品之类的评比或认证;教育部门要减少学校间成绩的评比,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进行同质化检查;科技部门也应该把科技类奖项的评比工作转移到相关协会中去……应该说,只要是政府机关的评奖,都应该本着能减少就减少、能不评就不评的原则来审慎对待。

  政府机关减少评奖,减少了部门的权力,表面上是自降身价,实际上是赢得了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新的行政智慧。李克强总理总多次讲,简政放权不是挠痒痒,而是要进行断腕式改革。只有进行更有魄力地简政放权,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官僚主义、衙门主义形象才会慢慢削弱,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走向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0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举办有权力寻租的空间,民间举办难道就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谁能保证民间举办就不会出现暗箱操作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28 , Processed in 0.1094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