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0

山人点评:中俄德合作无疑是美国的噩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2 09: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盟警告英国:如触犯欧盟核心原则就将采取法律行动

  据媒体报道,针对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近日有意限制其他欧盟成员国公民在英国居留、工作的言论,欧盟负责就业与社会事务委员拉斯洛·翁多尔表示,如果英国出台相关违背欧盟核心原则的政策,欧盟将会对英国采取法律行动。

  拉斯洛·翁多尔指出,卡梅伦有意重新审视欧盟公民在英国居留、工作的权利,最终也会影响到英国商业自身的发展。他还特别指出,英国从欧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受益良多,不能因自身好恶“挑肥拣瘦”。

  拉斯洛·翁多尔警告说,如果类似的反欧盟的论调在英国越来越强,将会使英国逐渐远离欧洲的主流。

  随着欧债危机的发酵,退出欧盟的话题在英国反复被提及。此间媒体披露,英国有意在2015年就是否留在欧盟这一议题进行全民公投。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月9日曾表示,就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进行全民公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明智方案,但他并未给出投票的时间表。

  【山人点评】惯于“首鼠两端”、玩“脚踏几只船”并从中受益的“没落帝国”其实是美国安插在欧盟内部的“特洛伊木马”。英国参加欧盟的目的就是“有好处我就沾边,没好处我躲得远远的”,甚至不时的在欧盟内部制造点麻烦(当然这一点对中、俄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延缓了欧盟的统一步伐嘛)。如果英国真的要就与欧盟的关系进行公投的话,或许是欧洲大陆国家巴不得的事情呢,一旦英国公投脱离欧盟,也许就是这个在全世界作恶多端(其殖民统治至今仍给全球埋下了纷争的种子和隐患,比如克什米尔地区、中印间的麦克马洪线)的老牌帝国彻底被“边缘化”的时候。
美国防长证实:已向约旦派遣军事行动小组应对叙利亚危机

  布鲁塞尔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10日在布鲁塞尔证实,美军已向约旦派遣行动小组,协助约方应对邻国叙利亚可能发生的事态。

  正在布鲁塞尔出席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的帕内塔对新闻界说,美约两国已就应对叙利亚危机展开合作,包括向进入约旦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监控叙利亚化学和生物武器、提高约旦军队应急作战能力等。

  【解读与点评】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目前主要集中在土耳其、黎巴嫩等欧盟的盟国境内,还没有真正的触及到美国在中东的盟国(如约旦、沙特)。个人认为主要一方面在测试欧盟、北约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同时也在警告欧盟与美国的“叙利亚政策”应保持适当距离。

  美国现在与约旦合作的目的也是提前预防叙利亚危机扩散到自己的盟友,当然还有一层目的:一旦叙利亚局势失控,那么美国就顺势通过约旦进入叙利亚境内控制叙利亚化学武器,防止其扩散。

  土耳其外长:10日拦截了一飞往叙利亚客机并没收“可疑货物”

  据媒体报道,土耳其外交部长达武特奥卢证实,土耳其10日拦截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客机,并没收了该机上的“可疑物品”。

  据悉,两架土耳其战机当天迫使这架叙利亚航班在过境土耳其领空时在安卡拉降落,客机上被怀疑搭载武器和弹药。

  达武特奥卢就此表示,此事件不会影响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关系。他还指出,土耳其将暂时保管被没收的物品,以进行进一步检查。

  土耳其私营电视台(NTV)称,被没收的物品据信是导弹零件。而土官方电视台(TRT)推断货物可能是运往大马士革的通信设备。

  【解读与点评】用军机拦截民航客机,这次俄罗斯有点“哑巴吃黄连”的味道了。俄罗斯的有关把柄应该被土耳其抓住了。不过此事比较蹊跷,如果民航机上真的装载了武器的话,为什么不选择走伊朗经伊拉克这条航线而要走土耳其这条明知风险很高的航线?

  德媒称:德国外长访华,将就叙利亚伊朗等问题进行磋商

  据德国之声网站10月10日报道,为庆祝德中建交40周年,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10日晚启程前来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报道称,11日,他将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就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及朝鲜问题进行磋商。中国与邻国的南海及东海问题所引发的紧张关系也是会谈的议题。韦斯特韦勒12日将前往沈阳,参加德国驻沈阳领事馆的开馆仪式,并参观宝马在沈阳的一个工厂。

  据报道,韦斯特韦勒在《法兰克福汇报》上撰文写道,中国已上升为21世纪重要的塑造者,柏林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地与北京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德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和世界政治新的重要的博弈者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同时也不忘老的伙伴关系。

  【解读与点评】最近德国比较活跃,不但与俄罗斯谈军事合作的问题,而且默克尔出访希腊,再加上其外长出访中国,而且与中国谈的全是些全球热点地区的热点问题,其中包括了一些以前欧盟根本难以涉足的地区问题比如:朝鲜、南海、东海。
山人认为,此次德国外长访华就广泛的议题与中国进行磋商,至少释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延续了德国与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两个发动机在政治经济外交上一贯“两边押注”的做派,也就是在政治、军事、外交上以法国为代表选择更倾向美国的政策,以此对中俄施压(比如在叙利亚问题),在经济上则以德国为代表选择更多的与中国合作,获取经济利益。这是与日本不同的“政冷经热”另一种表现形式。

  2、也是德国与法国在欧洲大陆内部竞争主导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国倡导并且竭力推行的“地中海联盟”凸显的是以法国为中心,基本上排除了德国的作用,明显对德国不利。而要想让“地中海联盟”成功,必须拔除地中海链条上的两个“断裂点”——利比亚和叙利亚,这也是为什么法国愿意充当攻打利比亚“急先锋”并且在叙利亚问题上与美国“异口同声”的要求巴沙尔下台的最主要原因,而德国在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则比较低调。

  相比于法国热衷于构建“地中海联盟”而言,德国则更倾向于同俄罗斯、中国一起整合“欧亚大陆经济”,德国作为西欧腹地的大国比法国更具优势,也能获得更多好处。说到底:法国倾向于构建“以中东作为能源供应基地、以非洲作为原料供应未来的市场依托”支撑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而德国则倾向于“以俄罗斯作为能源原料供应基地、以从东欧直至东亚的欧亚大陆作为巨大的市场”支撑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

  而最近三天德国与俄罗斯国防部长商谈明年的军事合作计划、总理默克尔出访希腊及外长出访中国,德国连续出手,意在加快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节奏与步伐。而且中国也有意释放出让欧盟介入亚洲事务的信息,这对美国、法国无疑将产生强烈的“警示作用”。结合欧盟对英国的“警告”,中国在东亚西太地区对日美的警告和牵制,可能会使美、英、法会根据各自的利益在叙利亚问题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利用德法在欧盟内部“利益诉求的差异”,将德国从欧盟中“提携”出来,充分利用中国与德国在高速铁路技术上的积累和突破(尤其是哈大高铁试运行时着力宣传的“高寒地区高铁技术的突破”),加快欧亚大陆桥的建设步伐,加速推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这无疑对美、英、法等国产生极大的或“震慑”、或“警示”、或“剥离”、或“诱惑”的作用。

  哈大高铁的建成和试运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正式在这一“消息”的鼓励下,出现德俄的军事合作谈判启动、默克尔整合东欧与东南欧经济,并联手中俄准备正式启动大陆经济圈的整合这个大课题。

  可以说,这一次德国外长主动访华,并与中国就欧亚大陆中存在的所有热点地区的热点问题进行史无前例的磋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三天发生的德俄军事合作议题、中德之间就欧亚大陆广泛议题的磋商必将从东到西影响到日本、韩国、中亚、东欧、东南欧甚至中东等一系列国家对未来的站位、政策调整等问题。德国也非常希望借助中俄的力量重塑在欧洲大陆的地位。

  可以预见,如果欧俄在安全问题上能重建信任关系的话,那么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进程将会像中国的火车运行速度一样不断的提速。而这一点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和“恶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8 , Processed in 0.1563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