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5|回复: 0

刘义杰:厅官子女垄断保送生是封举报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5 07: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厅官子女垄断保送生释放腐败信号

  保送生不看成绩看背景,这是记者采访中一些令人忧心的事实: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 在中部某省的2014年“保送生”中,几名厅级领导干部的孩子赫然在列。(5月14日《北京晨报》)

  除对退役运动员和公安英烈子女的照顾性政策外,“保送生”已压缩为获得国家级奥赛一等奖并被遴选为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省级优秀学生、经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推荐的外语类“保送生”。厅官作为省会城市或地级市的出类拔萃人群,其子女接受的教育与社会见识也自然优秀,但当部分学校的“保送生”多年被厅官子女垄断,过犹不及也就难以正常了。

  保送生作为一种耀眼的光环,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新闻中,前段时间,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不到470人。截至当时,已有295人被美、英等国名校和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录取……仅剩21人需参加今年高考。保送生作为多元化高考录取方式,公众羡慕却并不反感,还美其名曰“学霸”。但当保送生推荐名额成为了暗箱操作的工具,明确的保送生录取程序成为走过场,成为部分官员利益交换的工作之时,那么,带来了极大的腐败空间的同时,也它危害教育公平。

  分析保送生腐败的原因,关键在行政化办学,且不说保送生的规范化标准缺失,保送资格遴选标准不一,有的凭成绩,有的看综合素质,在拟定名单上,仅仅由团委、学生会、校长几个核心人物就决定了,再加上公示公开制度不健全,其含金量几乎只能靠学校领导的责任心来保证了。但当厅官干预之时,这些官员校长们自然是扛不住了,想没猫腻都难了。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试想,如果《意见》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健全的话,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也就小很多了。

  当正如专家指出的,《意见》洋洋洒洒数千字,关键性的字眼在于“管办评分离”,但类似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行政主体越俎代庖,办学主体和评价主体仍被行政垄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笔者以为,以厅官子女垄断保送生为例,教育改革的阻力关键在于利益集团的形成,而想消弭这一势力,必须依靠学校反腐来推动。

  厅官子女垄断保送生释放腐败信号,也是教育腐败的举报信,教育监察部门有必要,积极介入,回应公众的期待,捍卫教育公平,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22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