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0|回复: 0

刘义杰:“最浪漫考试”到底是谁的浪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07: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浪漫考试”到底是谁的浪漫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几句诗可联想到蛋白质的什么状态?青莲居士花前月下对影成三人时用到了哪一类生物工程产品?这些题目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蛋白质工程原理》课的考卷中。考生感慨,这是年度最浪漫期末考卷。(5月17日《新京报》)

  生物试题和诗词结合在一起,的确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各类各样的诗词歌赋让人钦佩这位老师的博学多才。

  分析部分网友欣赏这一做法的缘故,大抵有两点,一者是博学,在如今理工男本来就受追捧,而这位理工男老师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对诗词歌赋那么精通,既有理性又有情怀诗意,羡煞众人也就自然了。二者,应该是老师的这位老师的做法暗合了试题创新、多元的潮流,如今,各类奇葩试题层出不穷,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官方微信上用考题形式公布了一道“史上最难期末考试题”,问:假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每天一公里的路程,那么子女对父母的爱总共应该是多少?答:一公里。对父母的爱在无数次开平方后,只剩一公里。做题的时候能够趁机接受其他教育和熏陶,能够接触上文理融合,似乎就成了素质教育的标本。

  但我国有句古话叫,有话能不能好好说,所谓钉是钉铆是铆,诗词歌赋和理工题本来就是泾渭分明,你非要从是诗歌里看出化学的知识,能说这是科学吗?怎么给人的感觉是“神学”?难不成,所有的知识都能从古人的书籍中找到吗?比如,该教师说有道选择题考的是“alpha-螺旋”,而题干中的诗句“千丝碧藕玲珑腕,一卷芭蕉辗转心”说的正是一种旋转状态,与题目有一定相关性。苍天大地啊,一个简单的考题整得那么纠结,到底是学生的福气,还是学生的梦靥呢?

  “最浪漫考试”不过是老师的任性而已,将自己的喜好借着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强加给学生。当年鲁迅评判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受封建毒害很深,让学生不好好学习本门知识,非要强加一些诗词歌赋,不能不说这样的老师是奇葩。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是过犹不及。更不能搞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尤其是在考试上,不管怎样考试都是一个评判方式,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任务素质的培养等,都应该重点将其放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在课堂的点点滴滴中,在课程的实际设置上。

  在前不久福州小升初私立校的面谈中,有一道题目大意为:孙悟空哪个本领不是菩提道人所教授的,当时被媒体批评为缺乏人性的任性;而由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徐海副教授开设的《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则被网友们大赞。同样是创新,为什么公众褒贬不一?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创新是应该有所底线的,它不能形式大于内容,更不能任性妄为。在“最浪漫考试”中,你的浪漫也许是他人的噩梦,更何况,培养人文素养何时简化成了背诵诗词歌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14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