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05|回复: 0

闹市一博:高考加分为何要大幅度削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9 0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一度的高考都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公开、公平、公正性更让国人关注。2015年的高考即将举行,而今年高考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加分政策的大幅削减。其实,这些年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的呼声从未停歇过,一些特长类的高考加分本意是为了弥补招生制度的某种缺陷,使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得到深造的机会。但是,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成为腐败的温床,使高考的公平、公正性大打折扣。
  “高考加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包括加分、降分录取,优先录取等方式,涉及到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归侨、少数民族考生等众多群体。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38年来,各种加分降分的优惠便始终陪伴着高考。尤其是1986年高考史上最大优惠加分(可降50分)投档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高考加分政策虽然偶有变动,但基本上按照1987年出台的政策降分一般为20分以内执行。

  应该说,当初推出高考加分政策,照顾性加分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为了打破应试教育单一的评级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但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各种加分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弊病丛生,加分往往成了“权力加分”、“金钱加分”的代名词。而高考的加分得主的贵族化,更加剧了这种两级分化的严重性。

  比如,前些年,因为体育特长生可以加分,好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跑几圈就气喘吁吁、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将铅球扔不了几米远的“运动健将”、“省级运动员”。此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因为缺乏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刚性标准,在高考加分的刺激下,更容易为特权所染指。

  曾几何时,要依靠加分才能有望迈入北大、清华,已是心照不宣的现实,近几年来,北大、清华录取的加分考生比例也呈上升之势。比如:在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3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有4名是民族聚居区考生加分。2008年重庆市文科裸分状元刘超然,经加分后排到第19名,居然跌出了北大在重庆招生的名额,后在北大将录取分数降至665分后,才以一分的微弱优势进北大。2008年高考,龚余的成绩在重庆市排名第6,在各种高考加分轮番上阵后,龚余的成绩排位就迅速滑落至第27名,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加分)为665分,在重庆只录取计划的文科20人,就这样,龚余被挤出去了,以7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

  日前,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广东省高考(课程)加分项目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只保留全国性的4个政策性加分项目。同时,在高考加分分值上,除烈士子女加分项目外,其他项目加分分值统一调整为5分。江西2015年高考加分公示要“过三关:该省将对今年高考(课程)加分考生进行逐级审核,在学校、媒体和教育网站进行层层公示。公示期满后,如发现考生弄虚作假的,取消其当年参加普通高校录取资格;考生已被录取或入学的,如有举报并查实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其录取资格或者学籍。实际上,除广东、江西以外,我国各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对高考加分采取紧缩的政策。

  不可否认,我国高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考试科目过多、考生压力过重、招生过多过滥、学杂费偏高、毕业等于失业、个别人高分低能、部分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弱等问题。然而,就目前而论,高考制度依然是我国相对公平、公正人才选拔制度。也是亿万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同做一套题,同答一张卷,“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

  综上所述,公开、公平、公正是高考的基石。尽管现行高考制度仍有不少诟病,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必须坚守。目前的语境下,我们要先保教育公平,再谈素质教育。取消高考加分“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固然容易扼杀特殊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越是“一刀切”的政策,权力寻租的空间越小。而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逐步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倾斜,更加阻塞了寒门子女进入重点或名牌大学的空间。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对这种削减高考加分项目的新政点赞与“加分”的原因所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13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