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0|回复: 0

如松:美联储会不会将全球送入地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9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去年到今年,全球主要的央行之中,除了美联储之外都在肆无忌惮的释放货币,日本和欧洲央行进行量化宽松,中国、印度、韩国、泰国、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通过降息降准等手段释放货币,这些国家都在押注一点:美联储会帮助世界压制通胀。

  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本、欧元区、中国都很明显。日本已经陷入老龄化的泥潭很多年;欧洲也在遭受老龄化的折磨,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本质上就是老龄化带来的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无法匹配的结果;中国从2012年以来适龄劳动力人口就开始下降,城镇化的高峰已过;而俄罗斯等国的人口总数一直在下降。

  发展经济很显然不仅仅印钞,如果印钞可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那就不存在以往的经济危机。这些国家毫无疑问地一起选择用印钞来对抗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这具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希望拉升资产价格,保持名义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实际上就是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政治的目的;第二,是希望美元走强可以压制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严重爆发,任何国家都避免不了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

  所有释放货币的国家都认为在需求萎靡的时候不会通胀,这个基础很难成立。通胀任何时期都是货币现象,当产能过剩出现以后,货币无法进入投资领域,就只有两点出处:第一,进入股市玩庞氏骗局,所以,创业板中,市盈率之上有市梦率,市梦率之上有市博率。同时,国有企业不断地制造整合预期让市场追逐。本质都是希望容纳资金;第二,制造通胀。

  从欧洲日本的股市上也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来,投资者押注央行会不断地释放货币,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会取得收益;中国开启了所谓的政策性牛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这种牛市是在资本外流的情况下产生的,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大和资本经济学家赖志文和唐俊杰在2015年5月15日发送的报告中称,中国一季度国际收支初步数据出现约800亿美元逆差,大幅超出去年四季度约300亿美元的水平,显示资本流出态势正在恶化。根据外汇局数据,今年一季度经常项目以外(即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594亿美元,较去年四季度的970亿美元大幅拉阔,显示资本外流持续加速。

  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789亿美元,难以覆盖资本项逆差缺口。

  从4月份的初步数据来看,这样的趋势不是缓和,而是在加剧,虽然还需要外管局公告等多达饿数据。

  资本外流,可中国的投资者却一致押注资产价格上涨,这是更加危险的游戏。

  其实,不仅仅是投资者在押注央行不断释放货币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涨,国家行为也是如此。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政府持续签订对外合作协议进行投资活动,潜在的含义是说,全球的资产价格会上涨,现在加速投资是比较好的时候。

  这让全球的很多国家的国家行为和投资者的行为趋于一致,一起押注资产价格。

  美元升值持续压制通胀,这些国家和投资者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可是,这时候需要逆向思维,美联储会不会替全球压制通胀?

  美联储压制通胀,损害的就是沙特等欧佩克成员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南美诸国的利益,受益的是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或许部分包括中国;美联储如果控制美元不继续走强(他们有办法做到),也就是说不压制通胀,欧洲、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不断释放货币的后果就会立即显现。

  其实,本轮原油价格的反弹,已经告诉了市场,他们是可以做到收缩自如的,原油价格最近数月的反弹伴随的是沙特产量的持续增长,虽然这有技术性的因素在内,但也可以看到美元对商品价格的掌控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依旧显示的非常强大。

  美元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升值超过25%,虽然长期升值对于美国经济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影响,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保罗沃尔克执掌美联储的时期可以得到充分地证明,但是,短期升值如果过于快速依旧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作用。

  美国过渡打压大宗商品生产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过渡打压大宗价格下跌以后的受益国似乎也不是美联储唯一的选择,只有一种平衡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美元短期快速升值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这时期美联储没有替全球压制通胀的动力。

  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胀上行,欧洲、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的不断释放货币的基础动摇了,会带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胀迅速上行,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德国国债价格的下跌就已经表示后果开始显现,德国国债价格的下跌,将带动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国债价格的下跌,收益率上升,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就会爆发。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现在最棘手的是地方债务不可持续,最新的报道是江苏地方债已经发行,源于政府的行政因素和央行的作用,后者是最主要的:第一,为了争取财政存款和维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是强行摊派的性质;第二,央行给这些债券提供担保,可以用于向央行抵押换取低成本的资金;三是持续的降息压低了市场利率;四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处于低位。

  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一点之上,那就是市场的通胀可以维持在低位,当通胀上涨开启之后,这些基础都不复存在,市场利率将上升,央行也不敢继续释放货币(商业银行所持的地方债也就无法换取低成本资金),也就意味着地方债将再次无法滚动。那时,央行的紧缩将让债券市场面临巨大的危机。

  所以,日本、欧洲、中国等,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为了自身的债务问题,而央行释放货币解决债务问题的基础是通胀温和。

  所以,如松认为美联储不会替全球压制通胀,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我开车,大家坐车,很可能坐车的家伙还会趁机踹我一脚,这事不能做。

  这时,美联储又会进入等待期,这个时间还要至少持续一两个季度,只有欧亚国家的通胀启动之后,才会再次行动,当然是在美元指数上行动。那时全球央行将一起收缩,将世界送入地狱。

  这就是如松认为四季度很可能发生大事的原因(中国四季度将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而是世界的很多央行都会发现,他们在过去一年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基础动摇了,最先发生恐慌的是各国和地区的央行,通胀的快速恶化将给这些地区带来社会的剧烈动荡,他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危险。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也做出了几乎一样的预测。他们认为,如果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地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出现足够高的回升,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明年可能全都会缩减超宽松货币政策,使全球陷入三重紧缩。Pradhan表示,“三重缩减恐慌”可能的发展状况如下:美联储在2016年上半年剥离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资产,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计划在2016下半年落幕。——摩根士丹利:2016年全球将出现“三重缩减恐慌”

  今日在证券营业部转了一圈,开户的人还有凳子做,似乎最后的时期还没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3 , Processed in 0.140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