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1|回复: 0

冉学东:预算软约束对利率市场化的深重深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13: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日,央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推出大额存单,其目的是,拓宽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大额存单就是大额的存款,其利率是由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这其实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从“大额到小额”的一个重要关口,可谓利率市场化的惊险一跃。

  央行规定,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并规定, 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固定利率存单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计息,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经济体中,连利率都是由政府控制,那么资金这个最最基础的资源其实就是由政府控制和分配,就很难市场化。因此,利率市场化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加速,央行宣布彻底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在此后的几次存款利率的调整中,逐步扩大存款利率上限,比如最近一次是5月初,存款利率的上限从上浮1.3倍提高到1.5倍。当时,央行研究局局长央局长陆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存贷款市场情况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

  其实,此前大多数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30%的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内并未采取‘一浮到顶’的做法。通过逐渐上浮存款利率上限,央行发现商业银行的定价出现了分化,不是以前的齐涨齐跌,这说明金融机构和客户评价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运用效率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思维。

  而在5月份调整利率后,有些小银行刚开始采取了一浮到顶的方式,但此后又收回了这个政策,有媒体报道当地央行不让采取这种打价格战的模式。如果这个报道属实,则说明,小银行在自身的风险控制和资产定价方面的能力是不受央行信任的,这样的利率市场化其实还要央行扶上马走一程的。

  小银行为什么总是热衷提高利率,因为担心自己的客户和存款流失,只有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留住存款和客户,而如果央行又不让人家自己定价,那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提供补贴,比如最近两年以惠农和向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的名义向小银行提供的再贷款,其实就变相的起了这个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国,内部各行业各地区发展差距大,很难整齐划一,在推出利率市场化时就难免有各种声音,但是这次高层是下了决心的,就是要用市场化的方式去倒逼改革,这简直就成了央行最近几年推出新政策的核心逻辑。

  比如最近有专家质疑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有力的观点是,当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还存在严重的预算软约束,他们对利率是不敏感的,只要得到资金,多少的利率他们都敢借,他们在借钱的那一天,根本就没有考虑还钱,这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最核心的问题。

  其实此前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动作,比如推出银行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利率市场化定价的,但是最终就让这个预算软约束给害了。这些钱最终都进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就存在一个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利率可以很高,从而全面抬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同业套利行为,直接导致了2013年的两度“钱荒”。

  如果我们把此次推出的大额存单比作当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当然大额理财产品额度小),然后银行又把这些资金再次投入到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和房地产项目,收取超高的利息,最终就可能再一次抬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那时候,利率市场化就又一次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当谈高层已经治理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对影子银行的治理,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改革等。

  此次央行强硬推出利率市场化,不仅面临部分舆论质疑,更重要的是面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这就是所谓“背水一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9 , Processed in 0.1251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