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7|回复: 0

蔡慎坤:中国高规格接待昂山素季有何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7 0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消息:应中国共产党邀请,缅甸政府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将率领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于6月10日至14日期间访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进一步介绍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会见缅方代表团。据路透社消息,民盟秘书兼发言人吴年温(Nyan Win)表示,昂山素季访华期间,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会面。

  中国如此高规格接待一国反对派领导人,实属罕见,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意义,向国际社会特别是缅甸政府传递出明确的政治信号:中国或将改变过往的政策,无条件或者有条件支持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参加即将到来的缅甸大选。中国官方意识到,无论中国是否支持昂山素季,昂山素季在缅甸的威望和形象都要远远超过任何一位军方领导人,与其僵持下去,不如改变,为未来中缅关系赢得时间和空间,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外政策正向务实灵活发生转变。

  实际上,中国过往数十年对缅甸军政权的支持,在国际社会乃至缅甸国内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同,中国也没有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缅甸2011年对西方世界的全面开放让中国措手不及,近期中缅边境的紧张局势与缅甸政府的强硬恣态,也让中国深为不满。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转向支持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就显得顺理成章。早在2013年11月,昂山素季曾公开表示,她已接受具有中国官方背景的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访华邀请,但昂山素季最后没有成行,而是在2013年12月,由昂山素季的密友、民盟发言人吴年温率领缅甸民盟代表团访华。

  2014年4月,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也透露,将在“适当的时机”向昂山素季发出访华邀请。当年11月,缅甸媒体传出消息,昂山素季计划2014年12月访华。但随后,昂山素季11月27日在民盟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其访华计划推迟。由此可见,中国在邀请昂山素季访华事宜上一直在权衡利弊得失,一旦做出决定,也意味着对缅政策的重大转向。

  昂山素季不仅是缅甸反政府领导人,更是缅甸国内的一面旗帜,她的威望她的形象要远远超过缅甸掌权的政要。作为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15岁先后到印度和英国留学,1988年,在国外生活近30年的昂山素季回到仰光,照顾因中风而病危的母亲。时值缅甸人民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遭到军政府的残酷镇压,两百多名无辜民众死难,在举国上下弥漫着悲愤的气氛中,缅甸人纷纷要求昂山素季站出来领导这场挑战暴政专制的民主运动。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万群众在瑞德贡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集会上,身着一袭雪白长裙的昂山素季,第一次面对民众发表演说:“作为我父亲的女儿,我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视若无睹。”从那一刻起,昂山素季与缅甸的命运便丝丝相扣了。尽管她并不喜欢政治,而更想当作家,“但是,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这位外表清秀、身材单薄的女子,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没有官衔,却赢得了数百万缅甸人的支持和信赖。

  1989年,经常把茉莉花戴在头上的昂山素季,因被控煽动骚乱遭逮捕,她拒绝以流亡换取自由,因此被军政权软禁了6年。期间,昂山素季组建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了缅甸大选,按理她应该成为国家总理,但是,军政权对大选结果不予承认,并继续监禁昂山素季。

  1991年,昂山素季荣获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委员会认为,“她的斗争是近几十年来在亚洲所表现出的公众勇气的最杰出的范例之一”。但她因遭软禁而无法亲自领奖,只好让儿子代为发表答词。答词中引述了昂山素季的名言:“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国民众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自然属性的瑕疵。”

  2011年3月,统治了缅甸20年的丹瑞将军将权力移交给略年轻的吴登盛,缅甸的民选政府宣告成立。人们发现,这个新成立的政府里,部长几乎全部由军人占据。当时,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一名成员嘲讽道:“我看到的是,将军们正在系统地通过立法来保持权力。”

  在大多数人看来,缅甸是个很难发生改变的国家,就连缅甸的小商贩们也不例外。缅甸于1990年举行过一次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军政权一直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导致民盟从未执政,而昂山素季在那一次大选后一直被军方监禁了20年。

  2011年10月12日,昂山素季获得了自由,甚至还应邀与总统吴登盛一家共进晚餐,并成功补选为国会议员。更有意义的是,缅甸严密的网络管制消失了,报刊发文不用再提交审查,对政治、宗教出版物的审查也被取消,所有出版物无需事前审查批准即能出版。缅甸媒体称这是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对缅甸所有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登盛政府执政下一次鼓舞人心的进步。”缅甸总统吴登盛向媒体表示,缅甸改革“决不会走回头路”。

  一位缅甸历史学家认为,这些改革是“之前不敢想象”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缅甸为追求美好未来进行的最好的改变”。缅甸以令外界惊讶的速度和力度发生转变,从一个被广泛视为“军政权高压统治”的国家,转身推行由政府主导的政治民主改革。

  这场改革,是由军方内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竞争驱动,是在没有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开始发力改革。种种迹象显示,改革是从统治者内部发起的。正是由于丹瑞将权力交给曾任将军、后成为民选总统的吴登盛,缅甸才开始了这场令人瞩目的改革。直到目前,丹瑞将军为何交出权力仍然没有被完全解释,而站在吴登盛身边与他一道领导改革的前军方军官们,相对都更年轻。

  缅甸的改革,被视作一场断断续续改革的延续。1993年,军政权曾启动过立宪进程,并持续10余年时间。2003年,军政权宣布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并公布了民主路线图。2007年的国民大会虽然很快被关闭,但不到一年之后,2008年2月,缅甸公布了新宪法,并宣布选举。吴登盛当选总统,正是这次选举的结果。

  探究历史不难发现,缅甸有着遥远的民主体验。甚至,在二战开始以前,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缅甸就成为东南亚最早引进议会制度的国家。外界很难知晓这些因素中到底是哪些促成了缅甸的变革。但可以确定的是,缅甸已经没有什么退路。如果这场改革失败,取而代之的不会是一场完美的革命,而是会回到过去的恐怖岁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18 , Processed in 0.1407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