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14|回复: 1

刘爰风:语言的方式方法(9-2-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06: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的方式方法(9-2-a)


语言划分为语音同济类和语意同济类。

语言由语音、语意和同济等组成,同济是语言的核心,即语音与语意的联通关系是语言的核心。

语音和语意,以语音或语意为变量,形成的转化关系称为同济。同济有语音同济和语意同济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同济同时存在。

同济一经形成就是双向的,大体语音同济是正向同济、语意同济是反向同济,语言内正反同济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或以语音同济为主,或以语意同济为主。

语言的起点阶段,人类将具体事物变化为抽象事物形成语意,是具体→抽象的阶段,是理解、解读具体事物和语意的阶段,但声音的情况特殊,这种属于人类自身的具体事物未能变化为抽象事物。

语言的过程、结果阶段,人类将抽象事物变化为抽象事物形成语意,是抽象→抽象的阶段,是思维语意的阶段,汉语在此阶段将声音具体抽象化,英语未将声音具体抽象化。

英语处理声音形成分类声音(音素:元音、辅音),是英语处理语音形成英语的佐证,英语形式上、实质上都是语音联通语意,属于具体→抽象阶段的语言。汉语处理事物形成分类语意,是汉语处理语意形成汉语的佐证,汉语形式上是语音联通语意、实质上是语意联通语音,属于抽象→抽象阶段的语言。

英语处理语音形成英语,汉语处理语意形成汉语,人类处理语音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意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音及语意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意及语音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音及语意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音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意及语音形成语言≧人类处理语意形成语言。

本节的内容本不必涉及逻辑,本节的内容涉及逻辑意在推销本文,由于高估了互联网的作用,借助逻辑的部分内容推销一下本文。

逻辑是折中,逻辑是扩展语意再折中的过程。狭义的逻辑指扩展语意再折中的过程,广义的逻辑指扩展一切再折中的过程。
处理语音形成语言、处理语音及语意形成语言不合逻辑,因为人类基本不能思维语音,基本不能扩展再折中语音,基本不能扩展再折中的语音制约语意不能扩展再折中,不合逻辑的结构,不合逻辑。

处理语意形成语言、处理语意及语音形成语言符合逻辑,因为人类可以思维语意,可以扩展再折中语意,通过多语意组合可以扩展再折中语音,符合逻辑的结构,符合逻辑。

英语不合逻辑,单指英语的语音、纯文字、语意的结构不合逻辑的结构、不合逻辑,英语形成语意和语句的语意组合不在此列。

汉语、英语形成语意,汉语、英语的语意组合,都不会十全十美,西方指汉语不严谨,汉语确实有问题。西方指汉语不严谨,似乎发现了汉语的问题,但西方似乎未曾明确汉语有什么问题。

中国的底子是土共,谦虚、谨慎、进步的讲是土鳖,骄傲、自满、落后的说是兔子。土共、土鳖、兔子,与语意的逻辑无关,与语音的“逻辑”有关。

英语将声音用于语言,其声音称为语音,其声音是具体事物,其语音是具体事物,只是表达不同、理解相同,都是具体事物。汉语将声音用于语言、将声音具体抽象化,其声音是具体事物,其语音既是具体事物,也是抽象事物。

语言从众表达不能涵盖汉语,语言从寡表达超英语。选择从寡表达,语音表达为抽象事物,声音表达为具体事物,语音倒装理解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声音理解为具体事物。声音和语音理解、表达上的混乱,主要是汉语的语音既具体又抽象造成的。

英语形成了分类语音(音素:元音、辅音),其同济中无分类语音,其同步中有分类语音(语音同步拼音型),其同步主要是语意同步,主要不是语音同步和语音同步拼音型。英语的同济中无分类语音,英语不是语音同济拼音型,英语不是拼音语言。

判断英语以语音为变量,处理语音联通语意、规范语音联通语意,形成语音同济,其中规范语音则减少语音。判断汉语以语意为变量,处理语意联通语音、规范语意联通语音,形成语意同济,其中规范语意则减少语意,形成了抽象的语音,抽象的语音增加了语音,保证了语意。

语言的过程、结果阶段,是抽象→抽象的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语意抽象→抽象的阶段,语音的影响有限,汉语形成抽象的语音和英语未形成抽象的语音,对语意抽象→抽象的过程和结果影响有限。

规范语音联通语意,规范语意联通语音,规范是形成语言的方法,完美的联通语音和语意是语言的目标。完美的联通语音和语意,语音必须有限无限化,语意必须无限有限化,汉语已经实现了语音有限无限化、语意无限有限化,英语语音有限、语意无限。

人类的声音有限,人类的语音有限,汉语的语音数量有限,导致汉语基本词汇的数量有限,导致汉语组合词汇的数量有限,导致汉语的表达能力有限,汉语的方法可疑。

汉语形成同音语(一音多字、一音多意),增加了基本词汇的数量和组合词汇的数量,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同音语导致汉语的基本词汇只能半同济,例如语音Zhāng,一音多字:张、章、仉……,只能形成半同济,既非语音同济,亦非语意同济,只是半同济。

汉语将基本词汇组合形成组合词汇,通过语意的组合,明确了基本词汇和组合词汇的语意,实现了同济,例如语音组合Zhāng Sān,语意为张三,不是章三、仉三……。

汉语基本词汇组合形成组合词汇,其语音组合无变化(无变音),是语音的罗列组合,其语意组合有变化(有变意),形成多语意与多语意组合、选择一语意与一语意组合、形成组合语意,其组合语意单向转化为语音组合,其语音组合不能直接转化为组合语意,形成了汉语组合词汇以语意同济为主的同济方式。

汉语的词汇组合以语意同济为主,引导、约束半同济的基本词汇,以语意同济为主,形成了汉语以语意同济为主的同济方式。

汉语的词汇组合,语意组合有变意、语音组合无变音,强化了语意、强化了语意同济,弱化了语音、弱化了语音同济。

汉语通过处理语意、强化语意、强化语意同济,形成了语意同济的语言,参照汉语,判断英语通过处理语音、强化语音、强化语音同济,形成了语音同济的语言。

判断英语的多语音词汇,语音组合强化了语音、弱化语意,语音组合强化了语音同济、弱化语意同济。英语的语音似有子音、似有拼音、似为思维语音的结果,实为理解、解读声音的结果。

思维语意形成语意同济的语言,思维语音形成语音同济的语言。人类只能思维语意,人类基本不能思维语音,思维语意形成语意同济为主的语言合理,思维语音形成语音同济为主的语言无理。

人类只能思维语意,人类理解、解读具体事物形成抽象的语意,形成一般的、无限的语意,形成特殊的、有限的分类语意。语言的起点阶段,是具体→抽象的阶段,是理解、解读的阶段,是形成语意的阶段;语言的过程、结果阶段,是抽象→抽象的阶段,是思维语意的阶段。

感觉分类语意是过程、起点阶段理解、解读形成的,猜测分类语意是过程、结果阶段思维完善的,表达为分类语意是理解、解读、思维形成的,判断分类语意主要通过思维形成。

狭义的思维指过程、结果阶段处理语意的过程、结果,广义的思维指起点阶段理解、解读形成语意的过程、结果和过程、结果阶段处理语意的过程、结果。

语言按语音联通语意理解,不能解读汉语和阿拉伯数字语,语言只能按语意联通语音理解,可以理解、解读汉语、英语等各语言。汉语处理语意联通语音,英语未处理语意联通语音,汉语既处理了语意也处理了语音,英语处理了语音、未处理语意,但处理语音的方法无理。

人类只有分类语意、分类语意组合一种合理的语言方式,判断汉语不是直接形成的,判断汉语先形成语音联通语意的语言,再变化为语意联通语音的语言,英语等多数语言未将语音联通语意变化为语意联通语音。为了便利表达的需要,将汉语表达为处理语意联通语音,将英语表达为未处理语意联通语音,将语言统一表达为语意联通语音,但一般仍表达为语音联通语意和语意联通语音。

语言进一步发展,是语意联通一切的方式。

语言的语句都是语意的组合,与词汇的语意同济匹配,与词汇的语音同济不匹配。语言纯文字间,可以语音同步、可以语意同步。语意同济、语意组合的语言必然选择语意同步,语音同济、语意组合的语言,可以选择语音同步、可以选择语意同步。

语音同济、语意组合的语言,侧重语音同济选择语音同步,侧重语意组合选择语意同步,兼顾语音同济、语意组合应该选择语意同步,现在的英语、法语是语音同济、语意同步、语意组合。

人类各主要语言中,没有语音同济、语音同步、语意组合的语言。郑板桥说难得糊涂,研究过去是感觉、猜测、判断、理解而已,语音同济、语意同步的语言适合糊涂、不合较真,不合较真的问题适合糊涂,适合糊涂的问题不合较真,糊涂和较真以结果为准,糊涂和较真不以起点为准。

西方思维语音,理解、解读语言,西方语言学艰深晦涩、诘屈聱牙,已经形成了错误的结果,不合糊涂,适合较真。大体过去的适合糊涂,大体现在的适合较真,仅限语言的范围。

人类形成了语音同济和语意同济的语言,形成了语音同济、语意同步、语意组合的语言,形成了语意同济、语意同步、语意组合的语言,未形成或淘汰了语音同济、语音同步、语意组合的语言。

语音同济的语言,方式简单、天然,人类多数语言是语音同济的方式;语意同济的语言,方式复杂、人为,人类少数语言是语意同济的方式。

汉语的基本词汇半同济,弱化了基本词汇,强化了组合词汇,有利于组合词汇形成语意同济,有利于汉语形成语意同济。
汉语的基本词汇有语意、一般不表达语意,是汉语的结构“缺陷”,是汉语的结构缺点,是汉语最大的问题。汉语基本词汇的问题,我们只能承受,必须改进,无法改正。

人类的多数语言是语音同济,汉语是语意同济,该是仓颉所为,此间是福还是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祸?是福,则我们得仓颉之利;是祸,则我们得仓颉之害。

汉语的词汇语意同济,语句语意组合,二者匹配,因此语句简单;英语的词汇语音同济,语句语意组合,二者不匹配,因此语句复杂。

随着人类的发展形成了文字。纯文字形成,语意就有了新的依托,有了新的发展条件,但同时也被纯文字套上了紧箍咒:语言不论如何发展变化,必须与纯文字同步。

词汇的语音、语意与纯文字间,以语音或语意为变量,形成的转化关系称为同步。同步有语音同步和语意同步两种类型,同济和同步应当一致,以保证语言、纯文字匹配,保证语言、纯文字简单。

语意同济形成语意同步,语意是变量。语意同步的程序是:语意→含义→符号→纯文字,或者纯文字→符号→含义→语意。汉语的语意、含义完全相同、二合一,符号、纯文字一般只识别纯文字(符号组合),一般不单独识别符号,可以二合一,因此汉语是语意→纯文字同步,或者纯文字→语意同步,方法简单、高效。

语音同济形成语音同步,语音是变量。语音同步的程序是:语意→语音→语音符号→纯文字,或纯文字→语音符号→语音→语意。语音同步可选择的方法有:

1、保证语音的数量,一个语音匹配一个符号实现同步,按汉语1200个语音,需匹配1200个有读音的符号,有读音的符号数量巨大,人类没有这样的语言文字。

2、保证语音数量,主要语音、一般语音、音调各匹配符号实现同步,按汉语需匹配400个左右的符号。这种方式识别文字的时候,分别识别主要语音、一般语音和音调符号,再拼读形成准确的语音再转语意,程序多、复杂、效率低,人类没有这样的语言文字。

3、舍弃部分语音,舍弃音调,只使用主要语音、一般语音,一个主要语音、一般语音匹配一个符号实现同步,按汉语需要匹配400个左右有读音的符号,有读音的符号数量较多且大量损失了语音,人类没有这样的语言文字。

4、舍弃大部分语音,以主要语音为主,不用或少用一般语音,不用音调,一个语音匹配一个符号实现同步,同步方式比较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7: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作为文化根源之一有必要好好了解,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20:46 , Processed in 0.1250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