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84|回复: 0

刘义杰:应该给“古文自荐信男生”多一些支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07: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比“少年钱钟书”,向南京大学一教授发出3000字古文自荐信。近日,宣城市郎溪中学应届毕业生高宽的古文自荐信《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引发全国关注。记者与高宽取得联系后获悉,虽然他已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香港一些知名院校发出自荐信,但是直到7月5日下午,还没有高校与其联系。在之前三本批次录取中,他已填报了合肥、芜湖两地的三本院校。(7月6日《安徽商报》)

  一个男生考分没有过二本线,但却向自己敬仰的教授发出了自荐信,这是何等的勇气,这种毛遂自荐也更是很多年轻人想做,却没有勇气做到的。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生不仅没有高校伸出橄榄枝,还遭受到很多网友的辱骂。

  笔者分析了对该生持反对意见的,大抵分两种。一种是,认为这是一种炒作,认定其没本事,例如有网友说“不到二本线,还想凭借一篇东拼西凑的文章上好大学,真笑了。”还有网友就说,“毛遂自荐,莫如反躬自省。倘无本领之高,哪来道路之宽?”另一种是,不认可这种文言写作的做法。例如说“年轻人胡折腾不足深究,老拿这种半文不白,迂腐不通的拼凑文字出来炒作。”在这两种立场下,人们不禁抨击这个考生,而且大有上纲上线的意思。

  但笔者以为,这两种立场下也不应该对该考生持否定态度。一者,对其文字能力的判定,自然有专家来做,比如南京大学莫砺锋老师在认真阅读了高宽的书信后评语道,“该生读过不少书,文言也写得中规中矩,是个读书种子。”二者,那就是对方是否炒作,恐怕除了当事人难以获知,由此来说,如果人家不是炒作,网友这不是打错人了吗?

  由此来说,对于这种“余每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特立独行,卓尓不群”的考生,网友们最应该做的恰恰应该是支持。当下公众对于一些问题是有常识的,比如说,我国高考录取制度应该进行多元化改革,将一些“专才”囊括其中;再比如,我国的孩子如今很大的问题是缺乏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太听话不说,还循规蹈矩,缺乏年轻人的傲气和活力。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二十岁不狂是没有志气,三十岁犹狂是没有头脑。高中毕业生正值年少轻狂的时期,在此,为何不能轻狂一些呢?哪怕这些轻狂是自不量力,有些自大,没关系嘛,给他机会,让他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磨练,在这个历练中,他自然会走向成熟。而现在很多的孩子,根本连接受风雨洗涤的勇气都没有,循规蹈矩,走向他人设计的人生。

  不管“古文自荐信男生”是否有真本事,都应该对他的行为表以支持,如今的青少年缺乏的就是这种社会的宽容,成人应该谨防自己成为扼杀人才的孕育土壤的毒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20:49 , Processed in 0.0937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