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53|回复: 1

张敬伟:战后70年,中韩对日何以怨懣难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 14: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特殊年份。中国9月3日将举行抗战70周年的阅兵式,日本将有终战70周年的“安倍谈话”;前者对日本是刺激,后者让东北亚邻国愤激。

  欧洲二战各当事国,可以理性客观的立场评价和反思70年前的那场战争悲剧。亚欧大陆的这一边,却依然深陷于历史的恩仇情结中不可自拔。

  在中国,影视剧中泛滥着形形色色的抗日神剧,以至于历史的纪念被无厘头的娱乐恶搞所冲淡。在韩国,这个曾经是日本殖民地的国家,现在正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愿承认殖民韩国历史和缺乏道歉的新“谈话”而愤愤然。在日本,安倍首相一如既往地推进他的正常国家化路线,众议院通过了安保法案,颠覆了战后日本专守防卫的国策,让自卫队变成了“准军队”。在其新版的防卫白皮书中,除了制造中国威胁论,还继续强调竹岛(韩称独岛)属于日本。此外,还包括日本三菱在二战期间强征美军战俘作为劳工向美国道歉,引发中韩两国不满。因为二战期间,日本三菱、三井等企业强征的中韩劳工更多...当然,三菱也不得不表示向中国劳工道歉。

  中韩对日本的“恨”,纠结于历史旧恨--战后日本基本摆平的历史陈案,因为安倍态度的转变而使战后日本政府的努力付之东流。因而,中韩两国将安倍视为死硬右翼分子,并不时深挖其家族的右翼基因。

  安倍和中韩两国拧巴的历史观,基于安倍晋三的现实政治观。他要把日本从非正常的战败国变成正常国家,因而必须和历史切割,让日本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由于日本天皇体制的存在,日本的历史和现实难以割舍。日本无法向德国那样,因为战争责任回溯总会推到天皇那里,从而动摇日本的政治根基。安倍晋三只能用不发动战争的空洞承诺来应付中韩两国,对于日本的侵略战争能忽略就忽略,能模糊就模糊。当然,安倍本人的政治理念本身就是右翼的,加之右翼思潮的推升,他对日本的历史原罪,也只能如此了。

  只要天皇体制存在,日本政府就不可能在历史问题上做了断,让邻国彻底谅解,从而消弭掉中韩对日本的历史积怨。中韩对日恐怕只能“长恨绵绵无绝期”了。

  只有历史遗恨,东北亚局势不会变的紊乱糟糕,美国因素让东北亚局势变得复杂化了。

  日本安保法案能够在众院通过,与其说是安倍首相的努力,还不如说是美国的襄助。美国全球战略大回缩,但亚太战略在加强,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焦点就在于平衡和遏制中国。在这场制华的战略布局中,美国需要日本来弥补其战略力量的不足。因而,日本战后和平成在美国,日本自卫队准军队化依然拜美国所赐。当美日两国在亚太找到了中国这个共同的敌人,才会互相利用,从而成就了安倍所谓正常国家化的“历史地位”。

  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东海资源纠纷,日本拒不承认历史错误等等,都是美国默许的结果。但是,这种默许被日本视为了不顾中韩两国感受、大力颠覆日本和平主义的正当理由。而且这种“正当”,因为日本巧妙地渲染中国威胁论--符合美国对华的战略诉求和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忌惮--而去了“引号”。日本正常国家化的一切诉求,似乎变成了美国鼓励、区域理解和世界认可的全球正义。

  对中国而言,安倍右翼立场的花招让中国感到委屈。这是中国不能向日本屈服,更不可在南海问题上向菲越等国让步的根本缘由。在中国看来,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正义被美国扭曲和日本倒置。而且,作为美日盟国的韩国和中国的趋同立场,亦可一针见血地厘清和戳破日本机会主义的本质。

  历史有亏的日本,本应在今年的特殊年份低调谨慎,但安倍首相反而是亚洲秩序的现实反动者。这是中韩无法原谅日本的关键原因,也意味着东北亚三国不仅未能在战后70周年构建新型互信的区域关系,是信任赤字前所未有地扩大。

  日本是恃强凌弱的国家,这种认识在中韩两国得到了强化。日本三菱近日专门对二战期间强征美国战俘做苦工“真诚”道歉--但是对于强征更多的中韩劳工行为不置一词。随后,三菱又和中国达成道歉赔偿协议,唯独忘了向韩国劳工致歉赔偿。

  东北亚三国地缘交接,经济发展模式相若且有互补性,中日韩本可以作为成为东亚合作的典范。现在,却成了中韩抗日的局面。究其根本,既在于日本不能以真诚祛除历史原罪,又在于美国亚太战略的负能量催化。日本脱亚入美固然可强化本国战略地位,但卧榻之侧有两大仇敌,日本的未来之路也荆棘满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公允实则用心歹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14:39 , Processed in 0.0938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