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21|回复: 0

刘义杰:“人大本科生回炉读高职”泡沫是怎么吹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0 07: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份造假的“乔东事件”当事人,最终做出了公开道歉。8月9日凌晨,删净所有博文的乔东在其个人微博发出道歉信,称在事发后自己已第一时间与学校取得联系,表明其人大自考生身份,愿为过错向社会道歉。(8月9日《北京青年报》)

  虚假的“人大本科生”乔东终于出来道歉了,也就预示着“人大本科生回炉读高职”事件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这整个闹剧,让笔者想到的是邓紫棋的一首歌《泡沫》,其歌中写道“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就像被骗的我,是幸福的。”原歌唱的是爱情,但将其挪到“人大本科生回炉读高职”事件中,却非常合适。

  “人大本科生回炉读高职”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社会合谋吹成的产物。首先,其产生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近些年来,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备受公众的质疑;另一方面是社会极其缺乏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但实现呢?却是高等职业教育叫好不叫座,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招不到学生,人们对职业教育仍然充满了歧视,在此语境下,人们渴望这一局面的破冰,由此,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生周浩“弃北大读技校”的新闻才得以被媒体持续热炒。但现实是,孤木难成林,个案的存在仍然难以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整体不看好。

  当人们渴望职业教育二等公民的身份被打破,期待学历崇拜的局面得以改善之时,突然有个乔东说自己是人大本科毕业,回炉来读高职,自然大受公众欢迎了。对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来说,这是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就算对其充满了怀疑,恐怕也不愿意刺破这一个“泡沫”,所以,乔东就读三年,没人去核实其档案,或是档案明晰学校却“主动配合”其造假,试想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应届学生的话,他高职学生的身份能够有多大机会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对于媒体来说呢?且不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问题,这么一个令人激动的新闻,恐怕早已经让记者和编辑冲昏了头脑。

  当然,这些并非这个事件最精彩的部分。最精彩的部分在于,这个事件是人大官方以及人大的学子们揭露出来的。揭露这一造假事件是正义使然,但却也有恼羞成怒的样子。100余名人大新闻学院校友发表署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的联名信,要求报道此事的媒体撤下原有新闻链接,刊发更正信息,进行澄清,并消除相关负面影响,亦要求当事记者就报道不实内容进行公开澄清及道歉。简单说来,其初衷更多的是,觉得人大学生“回炉”学高职是对自身名校光环的羞辱。由此难免让人追问,人大学生哪里来的优越感?高等教育的名校就比高职院校了不起吗?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整个事件因为人大与高职的落差而令人赞叹,也因为人大与高职的落差而被人揭露。这短暂就破灭的“泡沫”留下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抖落了职业教育一地鸡毛,揭露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扭转职业教育二等公民的身份,化解社会的学历崇拜,是横亘在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前面的拦路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8 14:45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