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依靠江浙财阀,垄断了中国银行等银行业,最终实现军事扩充,与其它军阀相比,武装到了牙齿,最终登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蒋先生有徒弟吗?有。
阎锡山曾在日本留学,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回国组织了太原起义。1911年10月29日,是阎锡山28岁的生日。既然是生日,谁都盼望收到生日礼物,但阎锡山收到的“礼物”很大也很特殊,更无法拒绝,被他的同盟会同仁们拿着手枪推举为山西省都督。此时的阎锡山慷慨陈词:“清政黑暗,专制已久,国事日非,民不聊生。我们早有个革命思想,因为时机未到,所以没有行动。现在武汉、西安已经起义,全国震动,良机难得,不可失去,因有这次的山西起义”。
山西省都督,这是他前几天发动太原起义换来的果实,山西省巡抚陆钟琦被杀,阎锡山开始主政山西,这可能是阎锡山最革命的一段时期。
阎锡山小时候曾在钱铺做过学徒,和曾经在上海滩做过经纪人的蒋介石可说是“师兄师弟”,属于金融的专业人士。事实上,蒋介石通过垄断中国银行等银行业实现不断扩军,最终登上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阎锡山上演的是同样的一幕。
阎锡山就任山西省都督之后,1917年兼任山西省省长,此时开始筹建山西省银行。1919年1月,山西省银行成立。初始的山西省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为300万银元,开业时的实收资本为资本额的40%,也就是120万元。后来,阎锡山以省行不应有私人股本为名赎回私人股份,山西省银行成为官僚资本的银行。
铁轨使用窄轨,使用自己发行的钞票,阎锡山的独立王国显示了雏形。在银行的经营上,阎锡山独具特色,非常具有现代企业的眼光,除了代理省金库、储蓄和汇兑、发钞等业务之外,还经营土地庄园,这很让今天的房地产商羡慕。
山西省银行成立伊始即发展迅猛,先是设立太原总管理处和太原分行,很快在各主要县城和地区设立分行、办事处和寄庄,天津、上海、汉口、北京、石家庄、保定、绥远等地的分支机构也相继设立,至1929年,山西省内外的分支机构已达40余处。
随着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通电倒蒋,在中原展开大战,1930年8月,阎锡山还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中华国家银行,这充分折射出阎锡山希望问鼎天下的野心。阎锡山所走的道路与蒋介石几乎亦步亦趋,当然,钱铺的学徒最终没能玩过大上海的经纪人。
山西省银行成立之后,发行自己的钞票——晋钞,山西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按今天的话说,山西有了自己金融主权。“晋钞”分为两类,其中,银元票有8种面额,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铜元票有6种面额,分别为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叁佰枚及伍佰枚。1919至1924年,“晋钞”发行额不超过500万元,此后略有增加,截至1929年,十年间发行也只有1300万元,平均每年不过130万元。对于当时有1000多万人口的山西来说,算不上超发。但随着晋钞发行量的不断扩大,就给阎锡山提供了充足的军费,晋军从初期的2万人发展到中原大战前的20多万人,此时的阎锡山,“鸟枪换炮”,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具备了争夺天下的本钱。初始时期,晋钞也非常坚挺,1元晋钞可抵1元的银元使用,属于硬通货。然而,为了在中原大战中拉拢同盟,阎锡山承诺为参战的反蒋军70万人提供军费,至1930年10月底,“晋钞”的发行量猛增至近一亿元,比前十年增加了近十倍,流通范围也扩展到京津冀地区。
对于金融战,蒋介石自然是行家里手,对“钱铺学徒”的这点把戏看得很清楚,阎锡山增发晋钞,就必须不断扩大流通区域才能支撑币值,否则,山西省银行就会倒闭,阎锡山的政治生命也就结束。此时,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对阎锡山所发种种纸币、债券及各项票据,务必一律拒绝,以遏凶氛。”随着中原大战的失败,晋钞跟随败兵从河北、京津和河南等地区回流山西,形成猛烈的通货膨胀,晋钞的价值猛跌,跌至银元价值的三十分之一,此时的阎锡山只能下野,到大连隐居。
阎锡山并没有独创性,使用的都是蒋介石用烂了的金融招数,专利权在蒋先生的手中,所以,阎锡山只能服输。因此有一个传说:中原大战战败之后,阎锡山曾向蒋介石上了一份悔过书,称“锡山治全国不足,治两省而有余”,要专心做一个“模范省长”。
换句话说就是,俺认输了,因为俺只是一个钱铺的学徒,您是大上海的经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