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8|回复: 0

张敬伟:“安倍谈话”能否让安倍言行合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16: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倍成为世界的焦点,更为东北亚邻国所侧目。

  经过长时间的政治谋算和铺垫,“安倍谈话”的谜底终于揭开了。人们所听所看,无非是“谈话”是否含有以下几个核心词,即“殖民统治”、“侵略”、“深刻反省”和“谢罪”。有这些核心词,“安倍谈话”就继承了“村山谈话”的翻版,之前的舆论热炒也就失去了意义。

  众所周知,安倍首相第二任期内,他表示他的内阁不会原封不动继承“村山谈话”。发表“侵略无定义”和“战犯英灵”此类言论,表示要发表面向21世纪的新谈话。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和美国国会的演讲中,安倍首相都没有提及“村山谈话”的核心词,只是笼统表达会继承历史上的谈话精神。

  国际社会认为这可能成为“安倍谈话”的基础,即虽然继承以往“谈话”但不提“殖民侵略”,虽然表示“反省”但不“道歉”和“谢罪”。这是中韩两个邻国不放心日本和东北亚三国关系恶化的主因。在中韩看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日本彻底和历史原罪做正确了断的契机,但没有想到安倍首相却要洗白历史。

  日本新安保法形成的舆论效应,导致安倍民意不支持率超过了支持率。日经中文网甚至怀疑安倍是否会因此下台。随后,形势出现了变化,为了缓解国内反对民意和邻国反弹,日本在斟酌“谈话”的发表形式,譬如是以个人名义还是内阁集体通过的方式等等。在发表“谈话”的最后时刻,《每日新闻》、日本新闻网及共同社又称“安倍谈话”会提到“殖民统治和侵略”以及“由衷道歉”等。但主要篇幅还是强调日本战后的和平历程以及未来的国际贡献等。

  现在看来,“安倍谈话”果然如媒体所料,对原来强硬立场进行了修正,基本上继承了“村山谈话”的精神。显然,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国内政界、舆论和民意的强大压力让安倍妥协了。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妥协才能缓解压力和舒缓矛盾,以实现多变博弈的多赢。因而,“安倍谈话”的最终版本还是值得欢迎的。从舆论观和情感上而言,中韩两国也算稍微心安了些。

  然而,压力之下的安倍“屈服”,并没有改变安倍的政治立场。甚至,他还可能以退为进,在修宪等动摇日本和平国家根基的路上越走越远。基于新安保法通过,国际社会也不得不怀疑。“安倍谈话”也许就是安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政治策略--虚晃“谈话”一枪以达到其他目的。“安倍谈话”不可能消弭和邻国的信任赤字,也无法实现东北亚关系的根本好转。

  周边国家看重安倍说了什么,但更看重他怎么做。如果安倍实实在在做事,就会赢得邻国尊重。2006年9月,他从小泉纯一郎首相那里继承了相位。虽然中国明晓其右翼立场,但他访华破冰之旅一改小泉时代中日关系的颓势,中国对安倍就有正面评价。在其2012年再次担任首相时,中国一度对其改善中日关系抱有良好愿景。但现实击碎了中国的幻想,安倍是不可能真正改善同邻国关系的。

  日本有好几个版本的“谈话”,如内阁官房长官级别的“宫泽谈话”、“河野谈话”以及首相级别的“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这些谈话其实对历史认识也不那么清晰,也都存在就事论事的机会主义。即便是“村山谈话”,也不完全代表政府立场,而是个人心意的表达。而且,这些“谈话”也并未阻止住日本右翼大步往前走的步伐。

  因而,即使“安倍谈话”回到了“村山谈话”的精神上来,也不意味着日本从此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反,安倍首相可能还有更大更危险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4 , Processed in 0.1094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