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4|回复: 0

刘宴斌:宋初名将杨业为何要绝食自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0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初名将杨业为何要绝食自杀
文\刘宴斌
  杨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曾先后在后汉和北宋军中担任要职,后在契丹大军南下侵袭的时候,被逼率军迎击,不幸兵败被俘,绝食自杀。那么,是谁逼迫杨业孤军迎敌,以致最后兵败被俘后自杀殉国呢?

  其实,杨业本是后汉王朝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杨信为后汉麟州刺史(市委书记,省部级干部)。杨业少年时期性格豪爽,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猎,骑术和箭术出类拔萃,让人叹为观止。

  后来,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便跟随在皇帝刘崇身边,担任刘崇的御林军总管——保卫指挥使。

  之后,在面对契丹和宋军的征战中,杨业屡立战功,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天下。。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由于杨业每战必胜,以至于北汉军民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太原时,担心杨业会阻碍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便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办法——出重金收买他,挖掉他这个北汉王朝的墙角。

  不久之后,太原城在宋军的团团包围下,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就在即将城破之时,为了保全太原城中数以万计平民百姓的生命,掌管军队指挥权的杨业劝说北汉皇帝刘继元主动投降。

  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当即晋升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加授他为郑州刺史(郑州市委书记,省部级干部)。

  后来,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便让他驻守在北部边境区域。很快,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驰骋数百里,从小路绕到了雁门关的北面,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了攻击,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自此以后,契丹军队只要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会吓得立即落荒而逃。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组织大批军队对契丹进行征伐,任用潘美为总指挥,杨业为潘美的副手。

  然而,得到情报后的契丹人,不仅没有坐等挨打,反而主动出击,由萧太后亲自坐镇,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等率领十几万军队攻陷了边境重镇寰州。

  做为一个常年在外行军打仗的老将军,杨业认为此时契丹军队士气正旺,宋军要避开他们的锋芒,择机再与他们交战。

  言外之意就是,现在我们最好不要和契丹人开战,避其锐气,保存自己的实力。等时机成熟了,在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杨业的这个正确的建议,却被监军王侁给误解了,嘲笑他这个当年的‘杨无敌’,现在成了杨小胆,而且还怀疑他的这句话中因含有其他的意思。

  是啊,当年北汉城破之前,你曾劝说皇帝投降,当了北汉的叛徒;而今契丹大军攻城略地,你是不是又有了当年的那种想法——想要投降到契丹人的脚下?

  杨业被监军王侁的话,给击中了内心深处最痛楚的地方,但对眼前这种人却有根本说不清楚。变当即表示,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而今只是时机对我方不利,自己不愿拿着广大将士的生命以硬碰硬,造成无谓的牺牲。既然现在你这般侮辱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出战,打给你们看。”

  当然,杨业心中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孤军深入,迎接契丹大军的锋芒,势必将会一败涂地。因为,不管从战斗力,还是军队的数量来看,自己都不占优势,双方悬殊太大,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所以,临走之时,杨业流着眼泪告诉潘美,表示自己这次独自出兵必定失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灭,一人不剩。希望他能在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设下伏兵,等自己战败退到那里时,让他的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契丹大军,来解决自己的困局。

  说来潘美这个统帅当的就不合格,脑子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分兵出击,都会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宛如铁拳般地砸向契丹军队的身上,即使是打不残废他,也会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进而退避三舍。

  虽说潘美没有脑子,但好在他听从了杨业的建议,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埋伏了起来。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双方本打算几个时辰后就在陈家谷口附近会师,但王侁他们等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有看到杨业他们的身影。

  所以,王侁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认以契丹军队是被杨业给打败逃走了,便想趁机进行追击,想与杨业争功。

  于是,王侁当即也率领自己的人马离开陈家谷口,向杨业前进的方向出发了。而此时的主帅潘美却根本就阻挡不住这位皇帝的亲信。

  于是,他也带领自己身边的军队,向西南方向前进了二十里。

  很快,潘美便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然而,他并没有立即指挥军队进行支援,反而第一时间带头向后方进行退却。

  杨业率领广大将士,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经过几番浴血奋战,终于到达了他和潘美约定好的那个陈家谷口。

  然而,在他短暂的喜悦之后,看到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只见谷口空空如也,一个人影也没有。

  伤心难耐之下,他只能继续率领部下奋力作战——这一次,看来自己是没有任何机会逃脱了,丢下将士自己逃命又不是自己的风格。目今之计,唯有杀敌报国,以身殉国了。

  经过整整一天的奋战,杨业亲手斩杀了上百个敌人,身负几十处创伤,包括他的儿子杨延玉在内的绝大多数将士战死。

  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力尽的杨业被契丹军队所俘虏。

  此时,杨业仰天长叹,感叹大宋皇帝待自己情意深重,自己本打算通过利用谋略讨伐敌人来报答皇恩,但却不曾料想被奸臣猜忌,被逼独自出兵,致使军队惨败。眼下,将士们都已经殉国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

  于是,从被俘当时起,杨业便不再进食,三天之后绝食而死。

  参考资料:《宋史·杨业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00:21 , Processed in 0.3127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