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31|回复: 0

刘义杰:让基层教师受益是中小学职称改革的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4 18: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对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9月3日《京华时报》)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自2011年9月以来,已在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开展了试点。如今经国务院敲定出台已经历时多年。相信理论和经验上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而本次改革的突出特点,也让很多老师眼前一亮。

  第一,就是在中小学教师职务的制度上,如今打破原来中学和小学教师互相独立的职称评价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将原先的两极职称分为四级,首先这是对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消除了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之间的三六九等,增强幼儿园小学老师的荣誉感,有利于小学幼儿园老师队伍的稳定;其次是,三级的职称等级也更加合理,也是和市场如记者、编辑、会计师等等级体系接轨,提高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第二,那就是创新了评价的体制。令人点赞的是两点,一者是,建立起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体制,利用一线教师担任的评委会来替代行政上的审批,减少了行政对教师评定的干预,评审结果也会更加专业和具有权威性。二者,那就是在中等及以下的职称评定中,取消了论文的要求,这对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老师是一种鼓励。

  第三,那就是如今备受关注的乡村教师问题,规定中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对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这无疑是教育资源对乡村教育的一种均衡和倾斜,有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归属感。

  当对此改革,也有很多基层的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如何保证更多的基层教师能够获得这一名额。正如很多教师反映的一线教师累死累活往往难以评上,反而那些担任行政职务、教学任务比较轻的学校领导占领了过多的名额,或者是,很多教师获得了高级职称之后,反而教而优则仕,不再从事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上,当职称上附着了太多的利益,那么,其自然就会众人争夺的香饽饽。但是否该如一些老师所建议的完全按照绩效来开工资呢?那无疑会让很多老教师不满,毕竟年老的教师无法和年轻教师那样拼体力和工作量,更无法体现资深教师的价值。

  实际上,这一点在很多行业都已经遇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置职务岗位,教师凭借职称和教学能力来评定职务岗位,正如教育学着熊丙奇所言,目前中国体制内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待遇与职称挂钩,而国外教师收入主要是与职务挂钩,采取年薪制,这除了考虑工作年限外,也考虑职务。如此也就容易将职称高的教师留在一线,平衡教师的心理失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8 15:43 , Processed in 0.0937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