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5|回复: 0

张敬伟:安倍拿到了长期执政的门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4 07: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倍晋三首相,9月8日连任自民党总裁。这也意味着,他可以再执政3年。

  对此,9月10日的日经中文网认为,安倍拿到了长期执政的门票。但是,报道也认为,安倍要想坐满未来3年任期,关键还是要看他拿出的经济成绩单。简言之,“安倍经济学”能否结出硕果:让日本摆脱通缩状态,实现经济增长。

  “安倍经济学”射出“三箭”,早期效果过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现在有些强弩之末。而且,安倍要提高消费税率提高至10%,恐怕会遭遇不少的民意压力。日本经济实现复苏,不仅要靠“安倍经济学”,还要看国际市场的大环境。

  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安倍首相的内政之要还是重点放在“上层建筑”上,即在参院通过安保法案。在众议院,执政联盟让安倍先胜一招,但也引发在野党和民众的强烈反对。之前百万人的反对新安保法案大游行,以及超过十万人的围堵国会,就是日本民意对安倍政府强推新安保法案的不满宣泄。新安保法案要在参议院通过,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这对安倍政府是不小的挑战。

  来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执政党要“拿下来”,才能稳固安倍政权的基础。但肯定的是,虽然不支持安倍的民意支持率在提升,但是安倍依然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战后70年,对日本同样是拐点--作为美国小伙伴的日本,确有摆脱政治侏儒的民意诉求。而这,决不能简单地视为右翼主义。作为政治家的安倍,其正常国家化的努力,恰恰和这部分民意形成了同频共振。因而,在执政的自民党内,几无其他政客可以挑战安倍的地位。

  中国和韩国,几乎没有人喜欢安倍首相这个人。但也必须直面日本政治和社会现实,期望利用日本民意的力量或宪政机制,促使安倍首相下台,有些不切实际。

  同样是日经中文网,在其10日的一篇专栏文章里,列举了日本右翼执政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例证。譬如右翼的中曾根康弘曾使中日关系达至历史最好,而对华“鸽派”的三木武夫在1974年担任日本首相后,却采取积极的对美外交政策。甚至还在1975年以个人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同样,引发中日关系冲突的钓鱼岛国有化,发生在对华温和的民主党执政时期。左翼和右翼,只是政治理念的区隔,在执政时必须平衡国内民意。对华温和的左翼政府,为了平衡右翼民意,则不得不对华“强硬”,而右翼政府,则无需顾及本派势力的意识形态,反而会在对华关系上有所突破。

  这一现象也出现在美国。左翼的民主党政府在对华议题上反而苛刻很多,尤其在人民币汇率和人权方面。相反,保守的共和党政府,在两国经贸关系方面,更容易化解分歧。因而,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还是要秉承现实主义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以政治立场区分敌友。

  日本民众或者说日本政治体制选择了安倍,中韩两国就要学着和安倍打交道。以不接触的方式等着安倍下台,显然并非理智的外交抉择。

  其实中日关系已然在解冻,只不过战后70周年的纪念活动,让中日两国的领导人会晤暂时推迟了。中日领导人事实上已经实现了会晤,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晤也已提上日程。中日韩三个最相似的汉字圈国家,没有理由陷入无休止的口舌之争,更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正视历史与面向未来,是一体两面,也是中日韩三国绕不过的坎儿。日本只想面向未来,不愿正视历史,现实中只能让中韩两国对日本难以释怀。不过,日本对历史并非全然要格式化,而是选择性记忆和刻意美化。譬如,强化日本被原子弹爆炸的历史,博取现实世界的同情。对于侵略邻国的历史,不是模糊概念,制造侵略未定论,就是将侵略美化为解放亚洲。也许安倍政府真的不愿再战,但因为扭曲的历史观,使得邻国不得不怀疑其正常国家化的目的。

  中日韩三国要和解,必须要解开历史疙瘩,然后才能轻松走向未来。从“安倍谈话”被改到“四不像”的情形看,安倍首相在历史问题上也在无奈修正,不仅来自中韩的压力,也有日本民意的倒逼。

  安倍是否为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而飘飘然?因为可以在历史观修正主义上走得更远,并加大政治步伐朝着正常国家化无所顾忌地狂奔?这值得关注。政治是平衡的艺术,走偏的后果很严重。因而,安倍晋三或可订到了长期执政的门票,但这张门票是否能够让其坐稳相位,还要看其政治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7 03:56 , Processed in 0.0781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