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信:
有财经博主经常说: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是股指期货被严格定义为套期保值!真的是这样么?难道不是A股IPO泛滥造成的吗?
交流: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战友在新浪微博咨询过,我在《黄金游戏》中也有说明过,但还是有很多战友问到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的普遍性。所以,这里给战友们做一个简单交流,谈一下个人看法。
任何一种事物的衍生品,都会反过来对事物本身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一棵树的树枝、树叶是整棵树的衍生,如果把这些枝枝叶叶砍了肯定影响树的本身了,但是只要根不断,树就不会死,会重新生长。所以说,衍生品可以对主品产生一定影响,但却不会改变主产品,这一点股市也是如此。
放在经济上,股市崩盘可以影响实体经济,但只要实体经济足够坚实,那么股市的崩盘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譬如中国股市崩盘多次,中国实体经济并未受多大影响。但是,如果像美国那样,经济过度虚拟化,其资本市场实际上是通过某种机制盘踞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上(关于这里边的逻辑关系,可以参考即将出版的新书《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里边有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以及美国现状的阐述),那么虚拟经济才会显得成无本之末,但哪怕如此虚拟经济崩溃也并不代表实体经济必然要崩溃。当然,不可否认它们之间一定较为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那么,再说股指期货。中国股指期货一方面市场规模还小,另一方面衍生品不可能决定主产品,所以股指期货会对股市产生短期影响,但绝不会左右市场大势。因此,如果说股指期货作用使得股指短期下跌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股指期货完全左右股市那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股市的弱势,绝不仅仅是IPO泛滥造成的,里边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IPO显然是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市场极度弱市下还继续大规模融资,市场信心显然丧失更快,整个市场估值必然畸形。未来市场只要满足我在《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中的条件,中国牛市必然到来。
来信:
最近有两个问题不明白,想请教。
一,记得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过一句话,大意是“中国的崛起是对世界的威胁”,他话的原因听大意有两个
1,中国人口太多,崛起后消耗大量的粮食和不可再生能源等世界资源。
我们的官方带领我们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优良传统”,听说据不完全统计,光在餐桌上我们官方每年浪费的粮食就高达2500亿元,不知道统计的靠不靠谱,但大量浪费可是经常见诸报端;有些普通百姓也有随便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尤其是在结婚餐桌上(本人不是推崇教堂式结婚模式)。我们中国普通的家庭冬季有“消费”煤炭的习惯,13亿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们中国的汽车拥有数量也走在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对石油的“消费”也不少。
2,中国人没有信仰,做事偏激没有底线。这点本人反对,因为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就大错特错了,看样子他是不了解中国的。同时还想问豪哥是怎么看待孔子(儒家)和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辩证关系的?
二,国粹----京剧的问题,现在的流行音乐已经是“无孔不入”,这让我们上班一族下班后神经放松了许多,应该要感谢流行音乐,但是我同时想到了我们的国粹京剧,京剧感觉有点“日落西山”的情景,感觉这些年来发展不多,她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啊,真怕以后没有年轻人学习她发扬她,而让她在几百年后消失啊,个人感觉京剧和我国的中药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上有点类似,不知豪哥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交流:
第一个问题。何止澳大利亚的领导人这么说,奥巴马就这么说的,说中国十三亿人如果过上和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的生活,是地球的灾难。对于这一点,我在新书《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中进行过严厉驳斥。道理很简单,凭什么美国澳大利亚就能过好生活中国就不能?西方人天生高人一等?中国人提高生活水平是自身需求,至于说你们美国和澳大利亚过什么样的生活是你们的事情,这和中国追求自己的生活并不矛盾。如果真的产生矛盾,说明西方过得太奢侈了,超出了地球的支撑,那大家就均一均。但无论如何,西方人挡不住中国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权利。
中国近些年有没有铺张浪费?当然有,特别是政府大吃大喝的奢侈以及富人的奢侈我们早已屡见不鲜,虽然那个统计数字不一定准确,但的确不应该,而且我们也应该倡导节约,特别是要遏制政府的的铺张浪费。不过,铺张浪费的可并非只有中国,西方人的铺张浪费以及富人的奢靡比中国要严重得多。这一点,从西方很多文学著作、时事分析上可以看得出来。更重要的是,看看我国人均的能源消耗量就知道了,我国能源人均消耗差不多是美国能源人均消耗的八分之一,美国人均粮食消耗超过中国一倍还多,美国其他方面人均消耗都较中国大得多。这充分说明,谁更铺张浪费。当然,这里并不是在比较谁更铺张浪费的推卸责任,也不是推崇铺张浪费,而是为了说明谁是真正更铺张浪费者。而就我们自己来说,考虑到我们的人口规模,我们很有必要崇尚节约,何况节约还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做得较好的。譬如,大部分家庭聚会的吃饭剩菜多数都是打包走的,譬如家庭吃饭大部分家庭还都是不会随便大肆铺张浪费的。大多数铺张浪费在于公款消费、商业应酬等等。当然,如今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更趋于铺张也是事实。
同时,有些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是缺少最基本对信仰的理解,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信教才算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请问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有那么多的共性,有很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些东西甚至比西方宗教来得还牢固。难道非要信了神,信了教才算信仰?信仰共产主义,坚信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底线都是信仰。中国相比西方,信仰不但不少反而更多,西方在自身的控制力上更弱,做事更自我缺少集体感,而我中国人多数人都有集体感,这种集体感、共生共荣、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互相尊重······等等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就是最深入的信仰,这种信仰比西方的信教来得更深,深入到我们的血液、骨髓、精神!千万别说中国人没信仰,那是会被人笑话的,只有那些崇洋媚外,对自己文化不求甚解并缺乏自信的人才会认为中国人没信仰。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应该说很多想法就来自于我国的大同文化。这一点,看看我国历史就知道,我国不但有过大同文化的倡导,更有大同文化的实践,这一点战友可以把我国在春秋战国前的一些农业社会历史找出来看看,最典型的井田制就是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模式。所以,马克思的这种思维,应该说是受到过我国古文化或我国历史的影响。对这一点,展开来篇幅太大,有机会我们再作展开。但有一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基因,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完全存在,这是大同文化的一种延伸。
第二个问题。我很喜欢中华文化里边的东西,包括京剧,那可比西方的歌剧要高雅得多和要功夫得多。但个人认为,京剧应该进行一些改变,要与时代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当然,现在实际上京剧的影响力正在回归,不但京剧其它戏曲的价值也都在回归。譬如,话剧热现在不已经起来了吗?这些变化都必然会引起长期的连锁反应,京剧以及其他戏种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