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36|回复: 4

张志坤:六件事能否释美国之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2 07: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

  根据中国国际关系领域“专家”、“学者”们大体一致的意见,现如今美国对中国患上了严重的战略焦虑症,于是,两国关系就出现了严重“互疑”而不是“互信”的突出症状,特别是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疑虑重重,相当地焦虑。

  就像得病发烧就要吃药去退烧一样,要治愈美国对中国的焦虑症,也得吃点什么管用的药物才好。对此,“专家”、“学者”们开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药方——释疑,只要向美国解释清楚,让美国不再疑神疑鬼并为此而焦虑,中美两国就能在战略高度上达成“互信”,两大国的关系也就转危为安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有人就开出了一个“六条问事”的药方,并把这个任务直接交给了即将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个药方详见于题为《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一文,最近几天在媒体上相当流行。

  但问题是,习主席能完成这般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吗?

  窃以为,这恐怕相当困难,因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疑问:

  其一,有关六件事的说辞其可信度及说服力足够吗?

  大概是唯恐习总说不清楚,所以《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一文就六件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陈词,意思很清楚,就是要习总照着这个口径去和奥巴马谈。但是,在笔者看来,这六个方面说辞都很难确凿成立,其可信度与说服力都有问题:

  第一条,“中国不挑战国际秩序”。其辞曰“中国没有理由去挑战在战胜法西斯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也没有动机去推翻自己全面参与的国际秩序”。

  窃以为,国际秩序从来都是动态的,从二战结束以来一直在激烈变动,冷战后更出现了一轮剧烈的大动荡、大改组,以至于现如今的国际秩序与二战结束时的秩序已经有天壤之别。中国作为迅速崛起复兴的大国,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一直十分巨大,仅仅就近十年而言,正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推动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亚太地区。所以,中国的兴衰一直在影响改变着国际秩序,这是客观事实,全部的问题在于对此是否认可和认同。也就是说,客观上中国就是在改变乃至重塑国际秩序,因此,强调“中国不挑战国际秩序”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事实上,中国自身也一直在强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国与俄罗斯等国一直倡导并推进世界战略格局的多极化,推动国际社会民主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不是对既有国际关系的变革吗?不是对单极世界的挑战吗?

  其实,美国也从未满足于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并未满足于仅仅领导民主世界,还一直努力要领导全世界,也一直在推动全世界的“民主化”进程,也就是说,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变革“国际秩序”;改变“国际秩序”是美国的战略追求,不改变“国际秩序”、维持既有现状不变才是美国所坚决反对的。因此,拿“中国不挑战国际秩序”去对美国说话,美国人能听得进去吗?这不等于对小偷说自己从不偷东西,对妓女说自己从不接客一样滑稽吗?当着和尚的面骂秃子,和尚能高兴吗?

  第二条,“中国的发展不是去动别人的奶酪”。其辞曰“中国的发展不是去动别人的奶酪,而是要与各国一起做大合作共赢的蛋糕”

  现如今的中国消耗着世界上大部分矿产资源,其中铁矿石消耗大约一半,石油也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基本事实。在全球人类各种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大动、特动别人的奶酪。奥巴马已经说了,全体中国人要是都过上西方水准的生活,世界难以承受。更何况中国经济还要超过美国,弄得奥巴马多次呼喊美国决不做第二。这还不算是动别人的奶酪吗?

  第三条,“中国不搞势力范围”。其辞曰“中国的目标不是其搞所谓‘势力范围’,而是要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直在大叫大嚷,要美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并把台湾岛、钓鱼岛、南海诸岛、朝鲜半岛等都列入其中,这不是“势力范围”又是什么?正因为美国坚决不认可中国的这个要求,并且还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南海诸岛等的主权,所以才要介入上述地区的冲突,而中国还有一个什么“反介入”。既然“中国不搞势力范围”,那么可以把上述这些地方划出去,与美国或者其他方面搞什么“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吗?

  除此之外,上合组织之类没有美国参与其中,中国与俄罗斯等几个国家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这不也使变相在搞自己的势力范围吗?

  第四条,“一带一路”不是去争主导权”。其辞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不是要去争什么主导权,而是要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机遇。

  窃以为,主导权是客观存在的,“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也是在中国的财力物力支撑下加以推进的,中国起主导作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不是“争”与“不争”的问题。只要中国主导,美国就不高兴,就郁闷、就焦虑,难道中国可以把“一带一路”的主导权让给美国,交由美国来掌握吗?

  第五条,“亚投行不是要另起炉灶”。其辞曰“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完善现今的金融体制,克服融资的瓶颈”。

  窃以为,这简直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所谓“另起炉灶”,就是在现有锅台之外另外再搭一个锅台,把自己的米拿到新锅台上另外烧火煮饭。亚投行不正这么干的吗?这不叫另起炉灶还能叫什么呢?不然的话,中国为什么不把巨额外汇贡献出来,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世界银行支配呢?

  第六条,“南海岛礁上建设不是针对谁”。其辞曰“中国在南海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是去针对谁,而是要改善驻守条件,提升驻守能力,并且履行作为南海最大沿岸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笔者以为,这是典型的外交辞令。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建设,其战略指向十分明确,就是要控制南海;军事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要压下菲律宾等国的嚣张气焰。说“不针对谁”、“履行义务”之类,完全是一种托辞,这恐怕连三岁小孩子都骗不了,拿来说服奥巴马,也未免太低估奥巴马的智力与智商了吧。

  所以,六条说辞一个都不能成立。尽管《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一文在每条之下都罗列了一大堆习总的讲话,似乎是佐证。但遗憾的是,笔者认真阅读后认为,基本对不上茬,不过牵强附会而已。

  其二,习总亲自出面就能让美国释疑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应该向美国“坦诚说明”的提法一直甚嚣尘上,似乎美国之所以患上战略焦虑症,完全是因为中国没有向美国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一般。既然这样,笔者不仅要问,中美之间号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间有多达几十上百个沟通交流管道,有经常性不间断的高等级交流机制,特别是中国的“专家”、“学者”们,不但与美国学界联系密切,而且同美国高层也说得上话,他们为什么不积极主动地就上述问题去向美国解释清楚呢?也就是说,假如中国方面的确可以通过“解释”来解决中美之间的“互疑”问题,为什么不早做解释,而偏偏要等到现在美国已经得病才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在中美之间穿梭往来、上蹿下跳的人不去解释,非要习总自己亲自去解释?

  如果有谁说,这样的解释只有习总去才行,别人都不行,不管用,那么这样做是不是有讹诈习总之嫌呢?这样“将”习总一“军”,是不是把习总架在火上烧烤了呢?

  退一步说,就算习总此次访美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做了详细全面解释,奥巴马也因此而释怀,战略焦虑症因此治愈。但谁都知道,美国对中国战略之“疑”并非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美国政治精英界与战略界的整体之“疑”;美国的战略焦虑症也并非是奥巴马一人患病,而是美国整体患病。既然这样,就算奥巴马不“疑”不病,难道说其他人也能跟着一并都好起来吗?

  笔者估计,习总与奥巴马会晤以后,奥巴马大概不会组织全国各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习传达贯彻习主席与奥巴马会晤的讲话精神,也就是说,习总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可能只对奥巴马及其身边的少数几个人管用,传达不到其他人,其他那么多重要的人物可怎么办呢?一年以后就要接任奥巴马的新总统怎么办呢?难道习总再去美国解释一遍吗?

  其三,仅仅唾沫就能解决问题吗?

  稍有一点战略常识的人的都知道,大国之间如果出现战略“互疑”,问题相当严重。这就像两个政治家、阴谋家之间,一旦出现“互疑”的状况,等闲难以改变。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互疑”是一系列重大战略事变的结果,也是力量对比下利益取舍的结果,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者也。

  解决战略“互疑”历来困难重重,特别是如果彼此之间出现决心上的碰撞,那就意味着这样的“互疑”基本上没有解决的可能。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此之时,美苏之间在一切问题上都互相较劲,彼此把对方的一切说辞都斥责为虚伪的欺骗,大概当年他们只有一件事是坚定“互信”的,那就是他们都有必要时候坚决摧毁对手的决心,也许正是这一互信,才决定他们之间最终也只是进行冷战,而没有发生可怕的热战。

  现在,中美之间也出现了严重的“互疑”,笔者以为,这是深刻的战略碰撞,由此导致的运动复杂而艰深。但是,中国的“专家”“学者”以其空前高明的国际视野认定这没什么,只要呈三寸不烂之舌,就完全可以解决,也就是说,靠唾沫就完全可以搞定。遗憾的是,他们可能舍不得自己的唾沫,或者认为这点小事还用不着他们出马,于是就把这个任务交代给了习总,让习总去办就行了。

  可是,不知道中国的这些“专家”、“学者”注意到没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美国的战略决策团队也是懂得“听其言而观其行”的一帮人,这些人大概不会有“听其言而信其行”的幼稚,他们看重的,不是中国说什么,而是中国在做什么,他们眼中所盯着的是DF——21D和DF——26导弹,盯着中国高超声速武器和反卫星武器,只要中国把这些武器统统销毁,并接受美国的核查监督,就算中国什么都不解释,也胜过一切,无声胜有声;而只要中国拥有并继续发展上述这类东西,不要说唾沫横飞,就算说得天花乱坠,美国的战略焦虑症还得继续加重。

  更严重的是,这些专家学者似乎把中国的战略焦虑给遗忘了。顾名思义,“互疑”是“互相疑虑”的意思,美国对中国有疑虑,中国也对美国也疑虑,只有两方面“释疑”才能增进“互信”。但上述这些“专家”、“学者”却对中国疑虑不屑一顾、只字未提。也许,在他们看来,关于战略焦虑症这个问题,中国有对美国进行解释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却没有对中国进行解释的任何义务。美国患病责任全在中国,这可能就是其中的潜在逻辑。

  但是,不管怎么说,各种新媒体上流传甚广的《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6件事》一文已经给习总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且还强调指出“要说清楚以上这些问题,习近平此行任务不轻”,现在就看习总的了。所以,话说回来,笔者真诚地希望习总能大展雄辩之才,当面向奥巴马以六条说事,折服奥巴马。否则,如果今后美国上下战略焦虑症依然如故,中美之间的“互疑”依然如故,那么习总就有脱不了的干系——看看,让你说清楚你怎么就是说不清楚呢?罪莫大焉!

  附:习近平将要给奥巴马当面讲清楚这6件事

  本月22日,习近平将正式访美,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政事儿”发现,习近平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多次,足迹已经遍各大洲,但此次却是他第一次正式访问美国。从西雅图到华盛顿,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多场会谈。

  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南海瀛台夜话之后,习近平还有什么话要告诉奥巴马?要向奥巴马释什么“疑”?

  今年以来,美国学界、战略界对华的看法变得更加复杂。美国舆论无端指责中国发动网络攻击、炒作中国在南海“强硬”、唱衰中国经济、不理解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亚投行抱有怀疑。两国关系已到“临界点”、等待“摊牌”的论调开始出现。

  “政事儿”在外长王毅16日发表主旨演讲时获悉,以下这6个问题,习近平将要跟奥巴马当面说清楚。

  1,中国不挑战国际秩序

  中国没有理由去挑战在战胜法西斯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秩序,也没有动机去推翻自己全面参与的国际体系。

  今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体现了习近平的国际秩序观。

  习近平说:“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在去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也阐述了自己对国际秩序的看法。他说:“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

  2,中国的发展不是去动别人奶酪

  中国的发展不是去动别人的奶酪,而是要与各国一起做大合作共赢的蛋糕。

  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到“合作共赢”。

  201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到,二人共见记者时,习近平讲到:“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今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海南博鳌论坛时表示:“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习近平今年5月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希望中美双方相向而行,多沟通多对话,增信释疑,深化合作,确保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3,中国不搞“势力范围”

  中国的目标不是去搞所谓“势力范围”,而是要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2012年11月,在中共十八大报告里出现了“命运共同体”一词。

  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向世界宣讲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习近平在莫斯科发表演讲:“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此后,习近平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国纪平的文章“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文中说,两年多来,习近平主席62次谈到“命运共同体”。

  4,“一带一路”不是去争主导权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不是要去争什么主导权,而是要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2013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去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全面阐述。在会上,习近平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

  今年,习近平出席博鳌论坛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5,亚投行不是要另起炉灶

  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完善现今的金融体制,克服融资的瓶颈。

  “政事儿”发现,去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明确阐述过亚投行的定位。

  习近平指出,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

  习近平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

  6,南海岛礁上建设不是针对谁

  中国在南海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是去针对谁,而是要改善驻守条件,提升驻守能力,并且履行作为南海最大沿岸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习近平在2014年5月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时表示,中方珍视南海的和平稳定,不赞成把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国际化。我们不会主动挑起事端,但对有关国家的挑衅行为要做出必要的反应。

  此前,习近平也已经向美方阐明过南海问题的立场。

  去年3月,习近平在海牙会见奥巴马时表示,东海、南海问题上,美方应该采取客观公允态度,分清是非,多做有利于推动问题妥善解决和局势缓和的事。

  “政事儿”发现,上述几个问题,中国人从新闻报道中没少看,也都明白。但是美国朝野很多人还不太清楚。

  这次习近平出访,要跟美国政府、商界、民众举行多场活动,促膝谈心。他的访美首站,选择在西雅图,先跟商界、民众交流,然后横跨美洲大陆,到华盛顿和纽约。要说清楚以上这些问题,习近平此行任务不轻。

  难怪学者说,习近平此次美国之行的意义,堪比邓小平1979年访美的“旋风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2 12:1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外交官这么搞,此次访美完了!这些人啊!赶紧则动俄的中东之战吧,南海将更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2 13: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你的意思,习总去了就应该说我们就是来挑战你的秩序的,就是要动你奶酪,就是要搞势力范围,就是要争主导权,就是要另起炉灶,就是要针对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2 1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谈判吗?我不相信。与强盗谈合作,除非你也入伙,否则强盗是不会相信你的合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3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幼稚。美国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7 21:02 , Processed in 0.1094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