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8|回复: 0

张敬伟:TPP,美国制华的地缘经济工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年谈判,修成正果。

  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达成基本协议,同意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奥巴马当天在声明中再次提及中国,“我们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

  TPP谈判一波三折,但是奥巴马总统力主推进。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尤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双重目的。前者,美国重返亚洲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后者则是提升美国在亚太经贸领域的领导力。简言之,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力根基,既要筑牢经济基础,又要强化上层建筑。这一切,自然和制约中国相关。

  从奥巴马口中说出不应由中国“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并不令人惊奇。中美斗而不破的新型大国关系业已形成,这在中美两国元首新近达成的49项共识中足可鉴证。

  亚太区域是世界上经贸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地缘政治形势最复杂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仅有多边的TPP,也有亚洲16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正在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区内国家和区外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当然,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也是谈判“进行时”。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投资协定谈判,譬如美国和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中美投资协定谈判(BIT)等。

  中美BIT谈判已经进行21轮,双方提交的“负面清单”已经进行了修正,“习奥会”也达成了加快谈判节奏的共识。因而,包括TPP、RCEP和BIT在内的诸多贸易、投资自由化多边或双边机制,叠加重合,博弈只是手段,合作才是目的。多元自贸和投资机制的磨合和运行,也许初期是地缘经济博弈的工具,但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双赢和多赢目的。

  正因为如此,在TPP达成基本协议之后。中国商务部的声明是持“开放态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强调:“若(中国)将来参加(TPP),有益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从战略上而言也具有很大意义。”显然,无论是奥巴马的表态,中国的态度以及日本的立场,都触及到了最核心的命题。全球化时代,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成大势,任何国家都应是积极融入全球化之中。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冗长的谈判滞后于全球化节奏的情势下,大国或大国集团基本自身战略考量(地缘政治形势和地缘经济)而设计的投资和贸易体制,必然也将是一个开放的机制和系统。

  即如TPP,美国的初始目的,也许是通过连横合纵的目的,将中国排除在亚太经济体系之外。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尤其是和TPP成员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情势下,排斥中国没有意义。

  当然,由于TPP的高标准,未来中国要加入这一机制,已经丧失了和12国谈价还价的权力,只能全盘接受TPP业已达成的高标准。但高标准的TPP,对中贸易和投资本身就具有倒逼存进效应。何况,在投资和贸易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中国向来扮演者积极推进的角色。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中自由贸易的旗手,传统的自由贸易主导者--美欧等西方国家,反而在贸易自由化上心存忌惮裹足不前。近年来,西方国家更是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发起低烈度的贸易战。

  常识是,如果说TPP内的越南、文莱等国都能经受住TPP“高标准”的考验,对中国的冲击更是风险可控。因而,只要TPP足够开放,中国不惮于加入这一机制。

  有趣的是,美国也好、其他11国也罢,谈判胶着多年的原因在于技术层面的讨价还价,如各方纠结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以及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等三大领域。但对美国而言,尤其是奥巴马总统,追求的是TPP的战略效果--美国主导制定亚太经济规则。当然,这种象征意义似乎有些好大喜功--更关键的是奥巴马希望给后任留下一些证明其“伟大”的经济遗产。

  奥巴马接下金融危机弥漫的烂摊子,他用不到两个任期的时间,让美国经济渐渐复苏,应该说奥巴马拿出了不错的经济治理成绩单。然而奥巴马更像是完美主义者,他在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的情势下,并未变成“跛脚鸭”总统,而是发力有所作为。外交(美古复交、伊朗核危机达成协议)上有建树,经济上完成了TPP谈判,奥巴马做到了他想做到的。

  凡事都是辩证的,奥巴马以高效率取得的外交和经贸政绩,要落实还要看国会的脸色。尤其是TPP,尽管奥巴马拿到了贸易促进权(TPA),但国会对TPP也有了更高效的决定权。其他11国,有很多也迎来大选季,各国立法机构对于TPP的态度也将变得更为谨慎。

  TPP达成基本协议,一个涵盖全球40%经济产出的区域值得关注。作为美国制华的地缘经济工具,奥巴马总统也达到了初步目的。TPP也许是中国的难堪,但绝非中国的灾难,即如AIIB(亚投行)对美国和日本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7 04:27 , Processed in 0.109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