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18|回复: 0

冯学荣:大上海1937,淞沪大战是怎样打起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09: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为什么在卢沟桥事变短短一个月之后,中日双方又在上海打了起来?上海离北京有一千多公里远呢。

  答:以绝对优势兵力攻击驻扎在上海租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是蒋介石在8月初最高国防会议上制定的既定计划。

  问: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是怎么来的?

  答:这支日本部队的来由是这样的,1925年的时候,在赤俄顾问的策划下,上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潮,上海工人主要针对英资的工厂和日资的工厂举行ba工,当时上海的秩序很混乱,日本以这个为借口,派了一支海军陆战队,驻扎到上海虹口——虹口是当时日本侨民集中居住的一个区域。

  问:日本派兵来上海,征求中国政府同意了吗?

  答:没有。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北京的北洋政府,而在1925年那时,国民党还在广州偏居一隅,其势力未能覆盖上海,也管不着。而众所周知,北洋政府对帝国主义,采取的是妥协绥靖的政策。

  问:日本没有征求中国政府的同意,就派兵来上海,这是赤裸裸的践踏中国的主权,是不是?

  答:是的。的确如此。但是我们看历史必须要全面。在当时,未经中国同意就派兵来上海的国家,其实不止日本,更早前,上海公共租界就驻有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家的军队,日本军队反而是来的比较晚的。也许你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当然,日本这个行为是霸道的,必须严正指出,但其行为在当时的世界,具备广泛性。

  问:也就是说,在当年,不尊重中国主权的远远不仅仅是日本一个国家,当时的英、法、美、德、俄……基本上都不尊重中国的主权。

  答:正是如此。当时的国际秩序就是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基本上都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其实说得更宽一点,他们不但不尊重中国的主权,他们也不尊重许多后进国家的主权,例如越南、例如马来西亚、例如缅甸、例如印度……都不尊重,都看不起。

  问:也就是说,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

  答:当时的国际秩序就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个国际秩序,是打仗打来的,当时的国际秩序是不平等的。因此,如果仅仅从“反殖民”的这个角度上来说,“先烈的献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这个说法虽然老土,但从某个角度上而言,基本上至少是符合一部分事实的。

  问:那么这支日本海军陆战队,有多少人?

  答:人数也不多,基本上长期维持在一千到三千人。

  问:这支日本海军陆战队,自从1925年进驻上海之后,一直驻扎到1937年?

  答:是的。一直驻扎了十二年。

  问:中华民国就一直没有抗议过?

  答:1925年的*工*潮*平息之后,日本这支海军陆战队,本应该撤兵的,但是他们没有撤,为什么呢?有恃无恐,他们是这样认为的:驻兵上海的,又不是只有我日本,你看英军、法军不都有吗?租界里面本来就是可以驻兵的——他们是这个借口。事实上在义和团事件之后,殖民国家驻兵中国,早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国当时是破罐子破摔了——话说得有点难听,但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

  问:北洋政府不管、国民政府也不管?

  答:1925年之后的北洋政府是自身难保,自顾不暇了,上海的事就管不着了。而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攻占上海,那是1927年春天的事情了。当时北伐军进入上海时,这支日本海军陆战队曾经紧张过、也在马路上布防过街垒,所幸的是,当年两军并没有擦枪走火。

  问:1932年的时候打过一次吧?

  答:是的。1932年1月28日夜,这支日本海军陆战队,向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了进攻。这次的战火,完全是日本主动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掩护伪满洲国“建国”。

  问:叫“一二八抗战”?

  答。是的。叫“一二八抗战”,也叫“一二八事变”,又叫“淞沪抗战”。在日本那一边,则叫做“第一次上海事变”。

  问:这次抗战,结果如何?

  答:结果是英、美、法、意等几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和武官出面调停。调停的结果,就是签署了中日《淞沪停战协定》。

  问: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的内容就是在上海的中、日两军之间,划出一个“非军事区”,往后中、日双方都不能在这个“非军事区”里面驻兵。

  问:双方都遵守《淞沪停战协定》了吗?

  答:都遵守了。双方一直相安无事,直到1937年夏。保了五年的和平。当然,中方这个遵守是带有屈辱性质的。这个自不待言。

  问:1937年8月,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

  答:首先是张治中奉蒋介石之命,向虹桥机场派驻了中国正规军。由于《淞沪停战协定》的附图规定:虹桥机场是“非军事区”,中日双方都不能驻军,为了不打草惊蛇,张治中命令中国正规军脱下军装、换上“保安队”的制服、采取伪装的形式,悄悄进驻虹桥机场。

  问:蒋介石、张治中为什么要派兵进驻虹桥机场?

  答:因为蒋介石要对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进攻。当时是“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的一个月,蒋介石及其幕僚经过召开国防会议,猜想:日本是要从东北、华北,从北到南,一路打下来,这样打对中国军队不利,而既然横竖都是要打,那么倒不如在上海打,引导日军由东向西打,这样打,从军事上才对中方较为有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国际眼球、博取国际势力介入调停。蒋介石是这样认为的。

  问:所以就发生了“虹桥事件”?

  答:是的。1937年8月9日,驻在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等兵斋藤要藏两个人,驾驶一辆车,闯入了虹桥机场(推测应为侦察目的),被穿着中国保安队制服、实际上是中国正规军的士兵射杀。射杀了这两个人之后,由上海市长俞鸿钧下令、从监狱中提出死囚、将死囚杀死、换上中国保安队的制服,将尸体放在一旁,对外宣传:是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开枪杀死我方人员在先。

  问:是心虚吗?

  答:上海市长俞鸿钧很紧张,他害怕承担责任,所以这个造假行为,在当时属于无奈之举。

  问: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这两个人是来干什么的?

  答:刺探军情的可能性最大,此前在日本陆战队中风传:有中国正规军违反条约进驻虹桥机场(风传准确)日本兵曾经来侦察过,那一次中国“保安队”鸣笛之后,日本侦察兵逃跑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大山勇夫已经死了,就死无对证了,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的档案解密,才更有更具体的答案。但是,这两个人来干什么的,并不重要。

  问:为什么说不重要?

  答:因为蒋介石早就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国民党军队攻击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这是当时国军的既定计划,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虹桥事件”,上海都是要打起来的,因为它是国军的既定计划。

  问: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被杀之后,日方很快就知道了?

  答:很快就知道了,并且很快就调查清楚了,当时驻上海日本海军司令长谷川清向中方提出:要求中方履行《淞沪停战协定》、撤走非军事区的中国部队,也就是说,要求撤走化装进驻虹桥机场的中国国军。

  问:国民政府方面是如何反应?

  答:国民政府拒绝这个要求。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紧急向上海增兵,8月13日,国民党军队向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了进攻。淞沪大战,在战略上而言,是中方发动的。但是在技术上,是日本海军陆战队打响了第一枪。这里希望读者要分清楚它们的区别。

  问:当时上海双方的人数各有多少?

  答:国民党军队大约有五万人,而日本海军陆战队则只有四千多人。

  问:兵力是不是有点悬殊?

  答:是的。日本方面没有准备,所以遭到进攻之后,急急忙忙从日本本土向上海增派陆军、以支援海军陆战队。

  问:我们平时不是说“日本灭wang中国蓄谋已久”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日本却还没有准备好?

  答:我们谈历史,要实事求是,淞沪战役的打响,的确不是日本计划中的事情,日本直到当年的11月20日,才成立战时大本营,才正式确立战时体制,而在此之前,日本并没有计划要在上海和国民党军队打一仗。当然了,我们谈论历史,除了注重细节之外,同时也要横向、纵向结合起来谈,如果忽略宛平冷枪事件的话,那么应该说:早在当年的7月7日,日本军队就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挑起了战火,因此,尽管淞沪战役是蒋介石发动的,我们也不能说责任全部在蒋介石身上,事实上如果没有“九一八”、没有伪满洲国、没有“卢沟桥事变”,蒋介石又怎么会在上海打日本呢?

  问:打上海不在日本计划之中,那么,难道四个月之后打南京,也不在日本的计划之中?

  答:不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原本也没有攻击南京的计划。淞沪战役打响之后,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向侵华日军下发了《临参命第138号》令,其原文是这样的:“作战地区大体为连接苏州、嘉兴一线以东”。

  问: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南京在这条线以西吗?

  答:是。南京在苏州、嘉兴一线以西。《临参命第138号》的意思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日军杀往南京。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计划要打南京。

  问:但是后来为什么又要打南京呢?

  答:因为日军前线的官兵打得太苦,伤亡惨重,到了11月中旬的时候,国民党部队溃退的势头明显了,日军战地司令官认为:国民党抗日气焰太甚,应予严惩,在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南京,以逼迫蒋介石签订城下之盟、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问题”。所以,前线司令官向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发了电报,要求批准打南京。

  问: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批准了吧?

  答: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内部还是有不同意见,但是后来对日军部队越过“苏州嘉兴线”一事,进行了追认,并最终拍板批准攻击南京。

  问:当时日本人所说的“解决中国问题”,指的是什么?

  答:当年日本人所说的“解决中国问题”,主要指的是以下几个内容:承认“满洲国”、“华北非军事化”、承认“内蒙古自治”等要求。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讲到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大家注意——在淞沪战役当中,日本最初还不敢提承认“满洲国”的要求。

  问:日本最初的谈和条件是什么?

  答:淞沪战役打到11月初的时候,日本政府通过德国驻日本大使陶德曼,向中方提出了以下的七项和平条件:一、内蒙古自治;二、华北非军事化;三、扩大上海非武装区,由日本控制公共租界巡捕队;四、中国停止抗日国策;五、中日共同反对共产;六、中国降低对日本关税率;七、中国尊重外国权益。

  问:为什么日本这个时候不提出要中方承认“满洲国”的要求呢?

  答: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事实上在1932-1937年这五年间,中日两国政府已经就“满洲国”问题谈判过无数回了,日本很清楚:国民政府很难答应这一点。第二个原因,在当时的淞沪战役中,日本军队打得很艰苦,伤亡很惨重,日本想开个“合理价”、见好就收、迅速结束战争。

  问:蒋介石不接受这些和平条件?

  答:蒋介石一开始觉得这个方案可以作为谈论的基础,但是他一直在犹豫,同时也在等待苏联的答复。

  问:等待苏联的答复?答复什么?

  答:淞沪战役打起来之后,国民政府派人找了苏联谈,希望苏联伸出援手,苏联一直在说:你等几天,你再等几天,我们很快就要召开苏维埃最高会议、要讨论你这个事了,你再等等……

  问:最终的答复怎样?

  答:苏联最终的答复是,对不起,除了少数空军助战之外,我们不能派苏军陆军来华助战。

  问:那么这个时候,蒋介石改变主意了?

  答:苏联明确答复拒绝派兵来华助战,蒋介石这时通过陶德曼向日本传话,说可以谈,日本一个月之前提出的那些个方案,可以谈。

  问:然后呢?

  答:然后日本回话了:我们一个月之前给你们开的和平条件,等你一个月了你都没回复,你显然没有诚意,你的拖延造成了日军在战场上死了更多人,所以一个月之前的条件已经“过时”了。于是日本提出了追加条件:要求中方承认“满洲国”、赔偿日本经济损失等。

  问:蒋介石没有接受,对吧?

  答:谁接受谁下台。不可能承认伪“满洲国”的。换了谁都不敢。在当时,那可是“遗臭万年”的事。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00:21 , Processed in 0.125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