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08|回复: 2

刘仰:《老炮儿》有多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场看《老炮儿》,人还挺多。看电影时在想:如果不拍抽烟镜头,这个电影还能否完成?当北京所有公共场所都禁烟时,电影里一支接一支地抽,合适吗?但我并不想借此发挥地批一通《老炮儿》,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电影不错。没人请我看,是我自己买票看的。

  有人说《老炮儿》是一个黑帮电影,这话说对了一半。《老炮儿》的确可称为“黑帮”电影,但它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式的黑帮电影:《老炮儿》不是《教父》。作为同时代的人,姜文利用《一步之遥》向马龙·白兰度致敬,但冯小刚并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变成美国黑帮电影中毫无例外的有钱黑老大;《老炮儿》不是《美国往事》,虽然两部电影里都有肮脏的政客,但这些政客的本质完全不同。而且,《老炮儿》没有《美国往事》里忠诚与背叛的剧烈冲突,只有同生共死一辈子的“局气”;《老炮儿》不是《盗亦有道》,虽然《老炮儿》的故事情节似乎可以用“盗亦有道”来马马虎虎地做个概括,但事实上这种千篇一律的概括对于我们的深入理解并没多大帮助。……

  如果一定要用“黑帮电影”来归类,那么,《老炮儿》属于“中国黑帮电影”,而非“美国黑帮电影”。这个差别就如同人们说“西方模式”与“中国模式”一样,人们认为两者不一样,但不一样的本质究竟在哪里?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国内外无数专家对于“黑社会”(学名叫“有组织犯罪”)的研究都如浮萍一般轻飘时,《老炮儿》这部电影触及到了“中国黑社会”的某些重要本质,甚至可以认为,它再次涉及到一个学术界至今没解决的问题——中国的黑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的黑社会究竟有什么不同?“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之间那些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差异,如今开始流散到各个细枝末节,例如,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中国慈善与美国慈善,也包括“中国黑帮”与美国黑帮。

  美国黑帮里的小混混几乎个个都想发财、出人头地,美国黑帮的成功大佬毫无例外地都是香车美女、香槟豪宅。有一个震耳欲聋的词叫“美国梦”,美国黑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是美国梦最狂热的追逐者,美国那些颐指气使的黑老大,都是美国梦的成功样板。不同只是在于:美国社会的正常渠道不允许他们实现伟大的美国梦,所以他们只能用非法手段追求有倾城倾国之色的美国梦。

  如果有人对此不理解,那我就简单说一下:美国早期的黑帮主要是爱尔兰人,后来是意大利人和犹太人,他们成为黑社会主力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主流社会的新教也叫“清教”当时歧视天主教,爱尔兰人比意大利人先到美国,他们都是天主教徒,虽然都是白人,理论上人人平等,但实际上遭受歧视,在美国不能靠正常的个人奋斗而实现美国梦,只能靠犯罪。这一局面直到天主教徒肯尼迪任总统才改变。犹太人成为美国黑社会的主力,道理与天主教徒一样,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犹太黑帮都洗白了。美国黑人以前没有黑帮,也很少加入黑帮,因为在奴隶制以及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根本没有成功实现美国梦的可能,想都别想,通过犯罪手段也不可能,想干黑社会都没资格。只有到了马丁·路德·金之后,黑人获得了名义上的平等,但歧视依然在,于是,美国黑帮中的黑人才像西班牙裔一样多了起来。至于美国的华人黑帮,几乎都是在美国出台排华法案后出现的,而美国的华人黑帮与中国本土帮会的异同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本文谈电影,对此不做展开。

  说上面这段是想指出“中国黑帮”与美国黑帮的巨大不同。美国黑帮只挑战个别制度,从来不挑战全部体制,因为,美国黑帮实际上羡慕资本主义体制的好处,但因正常渠道不能实现只能走歪门邪道。而“中国帮会”不同。“中国帮会”常常是维护具体的制度,但却会挑战整个体制。例如,孙中山的革命党,最初与帮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事实上,还有很多“中国帮会”成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往早说,“天地会”的“反清复明”就是旗帜鲜明地与体制对着干。“黑社会”是一个中国词汇,美国的Mafia译作黑手党,学名“有组织犯罪”等从字面上说,意思与“黑社会”有微妙的差别。为什么?因为“黑社会”这个中文词汇最早产生于英国统治下的香港,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殖民当局发现香港当地不服英国人管教的中国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黑社会”。因此,当我们认为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那么,中国的“黑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正义感。这也是后来帮会组织能够成为革命力量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帮会”的正义感来自于同正常社会统治的合理互动,它之所以在近代中国引人关注,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常社会的统治者、管理者渐渐失去了合法性或者说民心,中国的帮会组织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如果社会健康正常,中国的帮会一般都是社会基层有正面意义的自我管理或者说自治组织(类似今天人们说的NGO)。例如,漕帮诞生于明代,清朝时曾一度合法化,那时候漕帮并没有什么“黑社会”的劣迹,而更像今天人们说的漕运工人的“工会”或互助组织。在乡土观念强烈的中国社会中,漕帮其实就是长期离乡背井的漕运工人区别于乡村宗法社会的一种自我管理方式,它的管理理念延续刘关张的桃园结义和水浒梁山的结拜弟兄,使得异姓兄弟、异姓师徒的关系超过了同姓血缘关系。漕帮在清朝后期开始变质,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大运河漕运被废,数十万漕工及其家人成为失去土地保障的失业人群,清政府和洋人都无力安置他们,他们不得不自谋生路,才逐渐成为青帮、清帮、青红帮,到了民国混乱时期更是无法无天。

  想说电影《老炮儿》,结果说了半天黑社会,显得我对黑社会很有研究。几年前我就计划写一本关于黑社会的书,还真对世界各地的黑社会做了不少研究,只是因为忙,计划延后了。

  现在说回电影《老炮儿》。冯小刚饰演的六爷有不少讲究,关键是两个,一是讲规矩,二是讲道理。有人将之称为流氓、老流氓。其实他更类似今天人们怀念的“乡贤”,只不过与普通读书人乡贤相比,六爷在道理讲不通时,会将武力作为最后手段。六爷的这一原则是否挺像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文化特征?规矩就是“礼”,讲规矩就是讲秩序,虽然秩序也可以变,但变秩序本身也得讲规矩,不能乱来。这个规矩在这里就变成了道理,要变,可以,有没有道理?道理上能不能讲通?六爷在他的小社会里,在街坊邻居和陌生人的关系中,首要原则都是讲理,甚至包括他的朋友“灯罩儿”与城管的冲突,六爷的道理甚至惩罚了城管执法过程中的错误。

  事实上,六爷奉行的原则就是中国传统自上而下的文化,讲秩序、讲道理,武力在最后。有人看这部电影过瘾,实际上就是这一中国传统的魅力;有人对这部电影反感,提到了价值观的层面,反问说:老规矩好吗?的确,这个问题问得震古烁今:在全盘西化已经大力推行了一百多年历史的今天,电影《老炮儿》在价值观层面提倡老规矩,是要复古吗?是要克己复礼吗?是要反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吗?具体而言,在讲秩序、讲道理面前,还要不要讲法制?影片《老炮儿》中多次纠结于是否报警报案,其实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一个巨大反差——传统社会讲道理在先,武力在后。法制也可以看成是讲道理与讲武力的混合,现代社会强调法制社会,虽然也没有完全抛弃讲道理,但是,讲道理变成在法庭这一特定场合的辩论,由于法庭是有门槛的,因而在法庭之外,在法制之外,讲道理、讲秩序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也是影片中六爷及其朋友多次对年轻的“生瓜蛋子”表示不屑的原因。六爷从早上睁开眼到天黑,无时无处不在维护着他心目中的规矩和道理,而这些规矩和道理在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中,已经成为难以撼动、深入人心的原则。这就是中国传统。

  由此我们看到,当秩序和道理从上而下都一致的时候,“中国帮会”就是基层自治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存在使得全社会无需大量的警察和公务员,节省很多开支。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今天有人提倡的NGO。但是,当中国传统社会上下之间的道理发生扭曲对立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底层社会不讲道理、不讲秩序,无法无天,就要被镇压;二是上层社会不讲道理,底层社会难以生存,他们就会成为革命的力量。有中国学者指出这是中国帮会的两面性,但全世界所有研究黑社会或有组织犯罪的学者几乎都到此为止,而我们必须问一下,为什么中国帮会的两面性在美国黑帮中几乎看不到?

  电影《老炮儿》其实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若没有比较则不容易看清。美国黑帮的老大毫无例外都是发了财的人,或者是以发财为唯一目标的人。金钱是美国黑帮的核心,也是美国黑帮的力量之一。但是,《老炮儿》中的六爷不是有钱人,也不以发财为生活目的。相反,在六爷遇到困难急需借钱时,他还为昔日的哥们义气变成单纯的金钱关系而恼火。他还时不时地像及时雨宋江一样散财,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这实际上是中国帮会与美国黑帮最大的区别。在资本主义体制中,美国黑帮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一样,都是为了赚钱发财,区别只在手段。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即便是帮会也不完全是以赚钱发财为目的。“为钱”和“为理”是美国黑帮与中国帮会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美国黑帮只有追逐金钱财富的单向度,而中国帮会则在“规矩”和“理”的约束下呈现出品格上的多样。

  六爷以及他的江湖兄弟大多都在社会底层,影片结束时的一个镜头表现他们打群架后被释放,集体走出看守所,显示了当今中国社会底层与社会管理层的关系,但这层关系还需要借助电影留给观众的想象才能完整:打群架的对方那伙人呢?对方是逃走了,还是被抓没放出来?对此,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底层永远正确”、“底层反抗上层永远正义”的天真,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二千多年前“礼失,求诸野”的正确。当上层跟着西雨洋风而追逐时髦时,底层往往还固守着传统的原则,即那些“老规矩”。传统有糟粕,但是,近100多年来中国一次次地洗心革面,一次次地在手术台上换心换血换器官,真糟粕早就换掉了,依然换不掉的,依然留下来的,很可能就不是“劣根性”,而是传统中真正的精华。六爷的那些老规矩、老道理,正是淘洗多遍之后留下的中国传统。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要求日益高涨,如何对待传统,《老炮儿》不过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口做了一点探索,它之所以值得人们多多咀嚼,关键在于六爷的那个群体与电影观众的群体差不多,都是中国社会的底层或者说大多数。当现代媒体上充斥着生瓜蛋子们不负责任的享乐与疯狂时,冯小刚以演员的身份成功演绎了一个对老规矩永远难以释怀、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它的“老炮儿”,终于使我理解了他当年与信了洋教的孙海英的口角冲突。

  “绝不报官”、“绝不报警”是美国黑帮的原则,中国帮会也有,但不像美国黑帮那么绝对,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中国帮会在全球黑帮历史中独一无二的“两面性”。有评论说影片开场时六爷摆平“灯罩儿”与城管的冲突,体现了电影制片方的“克制”,这种评论显然是在某种固有思维形态下想当然的肤浅解读。中国帮会的两面性在于:当社会上下的秩序和道理能够顺利贯通时,帮会就是稳定的助力器;当秩序和道理上下阻隔对立时,帮会可能成为破坏力量也可能成为替天行道的造反力量。影片《老炮儿》虽然没有报警,但是,六爷将官员的贪腐证据直接交给了中纪委,这个情节在我看来不完全是跟风和满足审片要求,而是正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帮会的两面性。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在美国的“洪门”以及在台湾的“白狼”等,虽然被称为帮会,但他们都是可靠的爱国力量。美国历史上曾经把黑手党成员放回意大利给墨索里尼捣乱,相反,墨索里尼倒是坚决地镇压黑手党,但是,黑手党愿意同美国合作只是为了减轻处罚,而不是爱国。当六爷寄出了给中纪委的信,当片尾的“彩蛋”提到了富二代、官二代谭小飞的父亲(一位高官)被调查时,我的理解是,在当今中国底层“准帮会”群体眼中,中国社会上下之间还是通畅的,还是能够达成最关键共识的。中国是有希望的。

  老炮儿六爷以他恪守的老规矩与当今社会的某些势力产生了严重冲突,又与当今中国社会另一股强大的力量达成了最本质的和解,前者是传统对现代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传统显得笨拙,但笨拙的只是手段,而非理念。后者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解,在和解的层面上,能够沟通的依然还是理念,而非手段。六爷似乎因为心脏病发作死于“最后一战”之前,但是,传统没有断绝——谭小飞团伙中的年轻人有人被六爷感动而暗中帮了六爷,甚至谭小飞本人似乎也被六爷感动。当谭小飞问六爷:一百万能否了结此事时,六爷毫不犹豫地说:一千万也不行!一个惯于用钱解决问题的现代大势力,终于在一个平民百姓身上遇到了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不管谭小飞最终是否被六爷感化,至少,谭小飞的官僚+资本主义原则在六爷的老规矩面前碰了壁。而且,影片的最后,六爷的弟兄们挂着彩出狱了,六爷的儿子在经历了父子间的巨大冲突后,似乎也开始接过父亲的衣钵,中国的传统得以延续。

  《老炮儿》的关键在于“老”。虽然六爷反对“年过半百就算老人”的媒体言论,但他最终还是承认自己真的老了。当现代媒体充斥着年轻至上的时候,当冯小刚的同龄人中也有很多在装嫩时,《老炮儿》将赞美留给老人,将年轻人定位于向老人学习或致敬。老规矩成为一尊在当今中国社会树立起来的参照物,那么,它有多老?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并不算太老的将校呢大衣,我们还看到用于维护老规矩的日本军刀,它们事实上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另一个精髓:只要道理站得住,何必在乎手段?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注重的是理念,而非手段。至于传统的理念有多老?文章不能写太长了,最后只说一句:大家有没有发现冯小刚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塑像长得挺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1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看过《老炮儿》,但能感觉这篇文章很有深度,远超一般的影评!作者的视野广阔,谈古论今、不分中外,对比深刻,获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00: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大半辈子游手好闲的老混混,为了救一个整天瞎玩不干正事的小混混儿子,带领一帮老混混跟一帮老混混干架的故事。真是好深刻的电影啊,我是tm的 一点没看粗来哪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2:20 , Processed in 0.2814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