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56|回复: 0

刘雪松:中国高端制造与日本马桶盖及新德里雾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4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人民日报3版,以《中国在亚洲出口产品迈向高端》为题,援引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报道称,中国的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

  不少网络媒体在转发这条新闻时,直接将标题改成了“中国高端制造击败日本位居亚洲第一”,从而引起网友的激烈争论。

  在中国人蜂拥着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时候,忽然说中国的高端制造击败了日本,很多中国人表示怀疑。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均GDP严重拖累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素以科技含量著称的日本平均值,关键还是科技的落后。但昨天的这场争论,问题显然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跟日本比,另一个就是失去了争论的前提,这就是“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

  跟日本比,是个很敏感的参照对象。这里面夹杂着太多的尊严、自卑、努力、不服等复杂心态。但这一次的对比,比的是高端科技,是中国这些年发力最大、成就最多的领域,包括了高铁、核电、航空航天设备、通信设备、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等等。随着中国中标印尼高铁项目、泰国引进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华为在东南亚消费者超过千万的发货量等等,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已经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比例;中国的创新趋动力,已经为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问题是这么个客观存在的成就,很多中国人表示怀疑,除了对于概念的误会之外,可能更多的还是在于这个对比方法,恰恰是拿了中国的长处,跟日本的短处、甚至有些属于受到限制发展的短处在作比较。这也是人民日报这篇报道在标题制作、内容呈现过程中,回避了与日本作比较的原因所在。

  然而这场争论,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其积极的意义却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展示了中国在高端产品上的成就,可以更多地鼓舞人心;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多地审视了自己的短处,尤其是跟日本这样的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时,看到了中国需要努力、发力的更多目标。

  中国在整个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产品的制造上,与日本相比,远不是一步、甚至几步就能比肩的问题。但中国虽然没有沾沾自喜的本钱,却也不能在既有的长处面前妄自菲薄。同样,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既需要讲占领世界的市场份额,也需要讲利润率与含金量。否则很容易在客观的呈报成绩的时候,因为忽视了对于自身短板的呈现不足,而引起社会的误解与误读,反而可能没比出自豪和骄傲,却比出了社会的戾气。这一点,在这几天央媒报道印度新德里雾霾问题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2016年的第一天,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始施行严酷的单双号限行。这座于201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冠以“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在今年元旦起的15天试行限行期内,每天将有53万辆机动车趴卧。但这条客观的消息,在央媒传播之后,却遭遇了国内民众的一致反感。原因就是,人们觉得,央媒的“新德里雾霾问题调查”,“比得太滥”、“管得太宽”。

  如何将局部的客观真实,置于整体的客观真实之中,从而准确地呈现中国的成就,这是一个摆在传播者面前、需要者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课题。把短处摆正,成就才能讲得更透、更有说服力。如果官方传播的尽是成就,短板却由社会在口口相传,相互的能量就会抵冲,就会容易没比出信心,反而比出自卑来。

  中国只要坚持创新趋动力发展,在科技产品上缩短与发达国家科技产品的距离、甚至在未来超越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中国需要自信,但中国的自信,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对比之上。只有看到短板的自信,这样的自信才客观,才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3:56 , Processed in 0.1094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