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30|回复: 2

占豪:沙特伊朗断交,中东大战要开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5 0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对之前文章中有较多误解的两个问题做一下说明:

  一是关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口号,据了解该口号是上世纪90年代某空军师提出来的,后来被推广到全军的一线应急作战部队,非一线应急作战部队则是“首战有我,战则必胜”,如果有什么补充的熟悉的战友可以再补充一下。

  这里特别指明二炮用的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主要是表明,二炮不只是战略威慑力量的部队,而是在现代战争中首战必用的先锋。原因也很简单,在现代非接触的大型战争中,减少己方伤亡和以最快速度打击敌人核心节点是基本思想和逻辑,相信无论是中国或是美俄,都是如此。因此,二炮担负着战略威慑和战争破袭的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真正的大战首战真的是要用二炮而非其他军种。

  二是关于《7军区变5战区,中国为啥这么改?接下来要干嘛?》这篇文章那张图,可能很多战友都没看清楚图后面的文字,文中特别指出这张图是“妥妥的误解”,但一些战友还是认为这张图就是专门为了解释五战区的图,这可真是误解了。那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战区是没有地域限制,是基于本土向外延伸的、根据战略需要进行划设的动态区域,又怎么可能是以这样的一个本土的形态划设呢?更何况,这张图就是基于原来军区的划设也是很不妥当的,画得完全没有道理。这里贴这张图,是为了说明有些人误解战区的意思,认为战区和过去军区一样。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是有人看到这张图进一步误解了。这里特以说明。

  正文

  元旦期间,中东发生了件大事,沙特1月2日处决阿拉伯之春时的什叶派教士尼米尔(Nimr)等47名囚犯。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很快沙特国内出现大规模示威,要求王室下台。接着,伊朗方面反应强烈,表示要让沙特很快付出代价,愤怒的伊朗人焚烧了沙特驻伊朗的大使馆。与此同时,伊拉克方面的什叶派和逊尼派都对沙特表示了不满,认为沙特这是制造宗教矛盾。美、欧则表示对沙特的行动表示关注。

  据最新消息,沙特为了报复伊朗人攻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已经宣布与伊朗断交,并驱逐了伊朗的外交人员。在沙特与伊朗宣布断交后,很快巴林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宣布召回大使并降低伊朗的外交级别,苏丹也跟着宣布与伊朗断交······

  就当前形势看,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和伊朗为首的什叶派矛盾已尖锐化,大有教派战争一触即发之势。对于这一势头,美、欧继续观望,没有表态。俄罗斯表态将协调沙特和伊朗的矛盾。中国表示希望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那么,沙特处决的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为何引发如此大的风波?这场风波真的会引发一场宗教战争吗?大国又在其中起怎样的作用呢?

  杀的是谁?

  据媒体报道,沙特什叶派激进教士尼米尔是沙特什叶派核心人物,他曾多次发起及参与反政府示威,批评沙特政府对什叶派少数人群的不公正待遇,并试图推翻沙特王室。2009年,他威胁要带领沙特什叶派穆斯林分裂,引发了沙特政府对东部什叶派控制区的镇压。他还参与领导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带领沙特少数的什叶派反抗逊尼派当权的沙特政府。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报信息,2008年与美国外交官会面时,尼米尔曾试图与德黑兰保持距离。他认为,伊朗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出于自身利益来行动。沙特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应该期待伊朗因为宗教派别的原因而给予支持。

  由上述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此人是试图推翻沙特王室的什叶派领袖,并且与美国、伊朗都有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沙特在处决尼米尔的时候称不会顾及美国感受、受够了的原因。很显然,此人既与伊朗有瓜葛,也与美国有联系,还参与领导了阿拉伯之春,这在沙特王室看来,是要终结器统治,这是无法原谅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沙特政府一直没有赦免他,并择机选择杀掉他,就是因为这一点。

  而沙特之所以选择在羁押这么久之后的现在杀掉此人,是因为在沙特看来,当下火候正好。沙特认为,现阶段由于俄罗斯在中东的行动,美国不得不更加倚重自己,此时杀掉曾领导阿拉伯之春的领导人,美国会选择默认。至于伊朗,沙特已不准备再顾及伊朗的感受,并准备借机推动自己在中东的计划。

  为何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尼米尔被处决之所以酿出如此大的风波,在占豪看来原因有三:

  一、中东局势剑拔弩张,任何火星都可能点燃火药桶。

  当前,中东地区处于大国较量下的宗教、地缘、民族、能源等一系列矛盾的交织当中,这种时候哪个方向哪怕爆发一点火苗,都可能引爆中东这个火药桶。沙特杀死什叶派核心人物在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必然会激化矛盾(关于中东矛盾与大国博弈的详细逻辑关系,请战友们参考拙作《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中的相关章节)。

  二、此时杀掉什叶派宗教核心人物,有严重的挑衅意味。

  伊斯兰宗教矛盾本来就比较尖锐,这么多年都是如此,在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杀掉一国教派的核心人物,有严重挑衅的味道。在中东地区宗教主义、民族主义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不爆发剧烈冲突才是奇怪的。毕竟,沙特和伊朗不但有教派矛盾,还有民族矛盾,在能源领域也是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行动将更具挑衅意味。

  三、若伊朗不反击,将会重挫什叶派阵营团结度,伊朗可能因此失去领导地位。

  什叶派在中东本来就处于劣势,无论人口、国家数量、综合国力都处于劣势,如此就需要伊朗这个国家领头将几个国家聚集在一起,才能与逊尼派对抗。如果沙特把沙特的什叶派核心人物都杀了还没有剧烈反应,什叶派的联盟就有土崩瓦解的风险。所以,伊朗必须有激烈的反应,而沙特已经不再顾及与伊朗的关系,自然矛盾就激化了。更何况,如果伊朗政府反映不激烈,国内的舆论压力也过不了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伊朗才会放任抗议者对沙特驻伊朗大使馆的纵火与袭击。

  这场风波真的会引发一场宗教战争吗?

  沙特、伊朗的关系已剑拔弩张,如此短的时间内即决定断交,显然是已做好最坏打算。巴林、苏丹、阿联酋一致行动,显然是沙特与相关国家做了切实沟通。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沙特杀死什叶派宗教核心人物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并做好了应对预案。这起事件的发酵,也是在沙特的预估和安排之中。所以,在占豪看来,这场宗教战争爆发的概率已很大。在现阶段,只要大国稍微在背后推一把而不是拦一把,这场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按现在情况看,大国是不是会拦一把是存疑的,而打不打得起来恐怕要看的是沙特和伊朗的理性。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三:

  沙特试图打一场教派战争确立地位的意图

  沙特现在有些内外交困。就内部而言,王室内部已出现较大裂痕,国王地位受到威胁。就外部来看,也门一直无法消灭胡塞武装,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在俄罗斯支撑下已稳住,什叶派之弧大有确立之势。未来一旦大国完成交易,IS被消灭,则什叶派之弧成型,对沙特王室的存在将是重大威胁。对沙特来说,一旦什叶派之弧形成,那么沙特就可能成为大国角力的前沿。

  与此同时,美国和沙特之间的信任关系正在下降,对美国来说沙特价值正在降低。在逊尼派内部,一些国家与沙特也明显有了离心离德的倾向,卡塔尔甚至与伊朗“眉来眼去”。国际油价方面,考虑到未来世界经济将陷入较长期的低迷,油价将长期走低,沙特经济长期面临挑战,这也会影响未来沙特国家的稳定,若不提前转嫁矛盾,未来将会对沙特更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正在试图通过整合包括叙利亚反对派、IS在内的一些力量,然后再将逊尼派国家整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地区力量,并在中东的谈判桌上争取更多话语权。而沙特要想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就是顺应美国的诉求推翻巴沙尔政权。

  对于沙特的计划,美国是支持的,这方面克里一直在和沙特谈叙利亚反对派整合的问题。但是,美国并不想真正直接介入这样的战争,所以美国试图借沙特这个代理人来形成一个逊尼派联盟,然后对伊拉克、叙利亚的伊朗和俄罗斯力量进行挤压,为美国在中东的博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对沙特来说,外部有美国支持,内部激化宗教矛盾可以刺激王室团结,同时在俄罗斯暂时与美国妥协的情况下,正是可以冒战争风险以提升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的机会。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沙特才会如此果决地与伊朗断交。

  美国在推动一场宗教战争

  记得我们之前分析过,美国在中东最怕的是巴以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一旦如此美国的腾挪空间就将非常之小,美国就必须直接搅入战争,这关系到美国的整个国家战略。如果以色列面临亡国而美国不管,美国总统恐怕连下台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美国的资本很大部分掌握在犹太人手里。

  若不想巴以问题成为焦点,以现在已经激化了的中东局势,就必须在其它矛盾上进行激化才能转嫁掉。在中东,能替代巴以民族矛盾的只有伊斯兰内部的教派矛盾。所以,就美国来说,在这个阶段实际上是支持伊朗和沙特矛盾激化的。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沙特不可能组成什么35国联盟,更不敢如此毫无顾忌地撕破脸。

  之前,美国著名参议院麦凯恩所说的1万美军和以沙特为首的9万联军入侵伊拉克不是说说,而很可能是有准备实施的计划。美国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引而不发,却去和俄罗斯进行妥协。美国走这一步,恐怕就是想自己退到后面以保持可进可退的状态,并促使迫不及待的沙特启动战争按钮。如此,美国不但可规避战争风险,未来进可谋利,退可保全,一举多得。若非如此,很难理解在克里访问完莫斯科后,克里和俄罗斯、欧盟官员都立刻赶往以色列首都进行四方会谈到底因为什么。以色列之前完全在叙利亚角力的边缘,解决叙利亚问题根本没必要到以色列谈。到以色列谈的唯一理由恐怕是,大家交易的条件是俄罗斯不支持引爆巴以问题,让矛盾在其它方向爆发。

  在占豪看来,美国是想玩一场壁上观,是想看着沙特和伊朗打一场教派战争,然后寻找介入的时机收拾残局。

  俄罗斯打累了

  我们应该记得,在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之后,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土耳其军队入侵了伊拉克之后更是如此。但在此期间,伊朗的表现并不强硬。根据之前的零星报道,应该是伊朗对俄罗斯在中东的一些政策不太满意,所以在一些时候双方缺少呼应。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有陷入战争泥潭的风险。于是,在美国和俄罗斯进行沟通妥协后,双方结束了直接角力的上半场。在占豪看来,俄罗斯和伊朗的矛盾,很可能就是在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上。

  记得当时占豪分析过,美国该往前进没进后退半步,俄罗斯也跟着后退半步,中东角力上半场结束,而下半场的角力完全可能是由代理人来打这一仗。这对美俄双方来说可能都是最安全的方式。对俄罗斯来说也的确需要把伊朗拖下水,于是这个交易也就这么成了。

  在美俄妥协后,俄罗斯开始只是推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巩固政权,打击IS和临近大马士革的反对派,不再针对叙利亚北部的反对派进行大规模空袭。这种妥协后,中东局势陷入了短暂的大国僵持状态。最后,还是沙特不愿意等下去而打破了僵局,美俄则是暂时都从前沿抽身,变成了坐山观虎斗。

  美国抽身很有意思,是因为不想深度介入,想让各方打而美国坐山观虎斗,择机再出击。从之前的系列运作看,美国更想沙特、土耳其出击。俄罗斯则是打得有些累,所以想先退出来休息一下。

  既然大国都没有明确阻止的意思(不阻拦差不多就等于支持了,现在需要密切关注美欧的表态。因为中俄态度已经明确了,中俄都不希望双方打,但俄罗斯的不希望打是想介入调停从而左右局势,中国的不希望打则是旁观心态,所以下一步看美欧态度很重要),那么这场战争是不是真的打起来,恐怕关键就要看伊朗双方的选择了。

  其实,战争真打起来,包括沙特和伊朗一定不是从自己本土上开始打,这点默契彼此还是清楚的。双方一定会选择在伊拉克、叙利亚领土上打。如果双方真打起来,这个仗的进程怎么打将不是两国能决定的,还是背后的大国左右。所以,真打起来,这必将是一场宗教代理人战争。

  接下来,如果美俄再是旁观态度,伊朗和沙特再稍不冷静,战争恐怕就要上日程了!是不是会打,我们密切关注近几天各方态度再做进一步的推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7: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法尔斯通讯社12月30日援引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古斯曼说,美元的霸权地位正面临危险,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试图用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他还提到俄罗斯与伊朗达成的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的一系列协议。 古斯曼撰文说:“2015年3月,伊朗和俄罗斯签署了协议,以共同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来‘监管两国的银行间金融交易’。该协议的积极成果是,避免华盛顿及其盟友未来把制裁当作金融武器来对付对手。” 报道称,美国把美元当作经济战武器,用来打击不愿向美国政府掌权派低头的国家。美国的强制性政策促使一些国家、特别是产油国寻求替代美元的方式。 萨达姆和卡扎菲都曾公开宣布,致力于分别用欧元和由黄金支持的“非洲单一货币”来替代美元,用于石油交易和对外贸易。结果,两人都被推翻和处决。 古斯曼强调:“伊拉克、委内瑞拉和利比亚试图停止在石油贸易中使用美元,不过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抵制。” 报道称,目前,德黑兰正在中东发起旨在逃离美元强权并用其他货币替代美元的行动。可以想见,美国政府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2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道,伊朗央行1月2日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当天沙特处决什叶派教士尼米尔(Nimr)等47名囚犯,随后率多国宣布对伊断交、故意激化事态。

沙特就是奉命诱敌的,只要一打起来,老美就会获得延长制裁、操纵代理人战争乃至直接对伊动武的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01 , Processed in 0.1097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