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8|回复: 0

刘义杰:红头文件“开道”的校服腐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08: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7月以来,新华社记者先后四次赴当地调研发现,小小校服腐败利益链条“不简单”,上有红头文件“开道”、校服企业垄断经营牟利,下有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揩油”。而这腐败利益链条在当地存在十数年。(1月13日《兰州晨报》)

  恩施州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花100多元买一套校服绝非易事。但就是一套百元左右的校服,竟被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联合吃掉十多元的“回扣”。这种从贫困家庭中揩油的行为,让人不齿,有违教师的师德师风。

  校服采购作为行政采购的一部分,受着严格的监管和监控。参与竞标的企业必须经过升级的资格审核和备案。但规定却在执行中变了味。湖北省中小学校后勤工作办公室2013年公布的备案企业有19家,恩施州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2013年公布的能在恩施州服务的备案企业却只有6家,其中校服企业为上述2家。当规定在执行中被打了折扣,那么,权利寻租也就会发生,校服腐败就难以避免了。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个道理,入选的两个企业与恩施教育部门“关系密切”。

  先后两任恩施州学校后勤办主任被查折射出的是基层腐败的严重性,其不仅侵蚀了学生的权益,也严重伤害了教育部门的信誉。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今后校服生产和采购均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将这些规定与恩施的执行相比较,就会发现,规定往往是被权力架空。

  一方面是教育部的密集文件的下发,另一方面,校服腐败或争议频繁发生。2015年,东莞外国语学校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发放的校服12种,共有18件,费用需2180元发的天价校服引起公众哗然;近日,福建省福州金桥学校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强制学生更换校服,两套880元。此类事件的发生源自监管的乏力,需要相关部门的打击,只有将校服采购至于阳光底下,此类的腐败和争议也才能会消失。

  其实,鉴于校服采购监管的乏力和难度,我国借鉴其他国家,放开校服的学校订购才是正道。在美国很多州,学校和教育部门只是参考学生意见,制定校服的样式等,而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可以生产。学生的家长只需要到市场上按图索骥,按要求的样式购买就可以了。这种让市场充分竞争来化解问题的做法,不仅让学校和教育部门失去了寻租的机会,也提高了校服的质量,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1407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