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4|回复: 0

徐斌:全球经济凛冬已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旁白:就在大家为A股熊市黯然神伤的时候,有个消息可以稍微安慰大家一下,不,不是牛市来了,是全球各国的熊市都来了:

  摩根斯坦利:全球股市已进入熊市
  本周三,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追踪23个发达国家大中市值股票的全球基准指数——与其最近触及的高点相比下跌了20%,意味着该指数进入了熊市区域。周三市场的混乱形势始于亚洲地区,日经平均指数在该日收盘时进入熊市,而中国香港的股市也下跌至自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股市周三开盘就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450点以上。值得概要重述的一点是,股市在2016年伊始已经创下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年初表现。从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到周三开盘时为止,标普500指数已经下跌了8%左右,目前处于自2014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40个股市陷入熊市。全球63个最大的市场数据显示,总规模达30万亿美元的19个国家股市跌幅在10%—20%之间,这也是所谓的技术性回调。

  旁白:人性就是这样,哪怕你炒股赚钱了,但听到隔壁老王赚得比你多,你还是不爽,好,现在你亏了,但看到隔壁老王炒股亏到酱油下饭的地步,想必你心态要平静很多。去年在A股上被来回摔打的散户,如果看看恒生指数,估计现在幸福指数很高:

  恒指市净率1998年来首次破1
  香港股市午盘急转直下,恒生指数跌1.33%,由日内高点下跌超过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6%,同时恒生指数现价跌至资产净值下方,PB仅为0.99,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首次。当前上证指数的PB为1.7,恒生国企指数的PB为0.8,标普500指数的PB为2.51:

  旁白:怎么样?敢不敢南下抄底?估计现在大家都被吓得脸色苍白,谁也不敢动手吧?这么大风暴,始作俑者,地球人都明白,是美联储加息,所以现在有人认为,美联储最终也扛不住,要搞QE4: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美联储今年要搞QE4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周三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美联储最终将改弦易辙,走上更多量化宽松的道路。达里奥指出,美联储将资金注入到金融系统中的举措意味着存在不对称的下行风险。他认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释放的大量资金,已经制造了资产价格泡沫。达里奥重申,美联储最终将被迫实施第四轮量化宽松,而大肆宣传的紧缩周期将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只是为了显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他强调,“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指出,央行目前没有很大的宽松空间。他同时表示,他担心的是美联储对此并不关心。他警告称,如果事情继续朝“错误”的方向发展,将会导致经济萧条。达里奥在去年8月就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曾提到,美联储将通过新一轮量化宽松继续提高流动性,而不是开始实施紧缩政策。他表示,美联储认为市场已经度过了一个降息短周期的转折点。但从一个更长债务周期的角度来看,通缩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更为严峻,美联储应持续其宽松政策,而非如大肆宣扬的一般开始紧缩。

  旁白:但到目前来看,这种事情貌似很难发生,因为美国境内其实钱多淹没脚脖子,从哪里来的?都是全球避险资金:

  2015年美国重新夺回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地的桂冠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联合国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流入发达经济体的资金规模几乎翻倍,2015年美国重新夺回了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地的桂冠。总体而言,2015年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增长36%,估计达到1.7万亿美元,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危机过后的几年,企业对增长更快的发展中经济体的海外投资份额不断上升,2012年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投资流入的份额首次超过50%,并在2013年和2014年维持这一水平。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5年企业重新回到了危机之前的海外投资模式,发达经济体在全球投资流入的份额占到55%。美国引领了这一势头,总计吸引了3,84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较上一年增长三倍,超过了香港的1,630亿美元和中国内地的1,360亿美元。自20世纪80年代贸发会议开始监控投资流动以来,美国在多数年份都是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地。但2014年中国夺得了桂冠,流入美国的海外投资规模降至异常低的水平。不过贸发会议表示,重返危机前模式并不意味着海外投资流回归健康常态。该机构称,这只是暂时受到一些因素的提振,如跨境并购交易激增,以及被该机构称为“公司重置”的行为,即出于避税和安全原因而搬迁公司总部、生产活动并没有大规模转移。

  旁白:简单一句话就是,这些流入美国的钱,不是正儿八经搞生产的产业资本,大多是搞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金融资本。而且都是从新兴市场国家流过来的:

  2015年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出规模为15年之最
  国际金融协会(IIF)表示,全球投资者和公司2015年从新兴市场撤出资金高达7350亿美元,创下至少15年来最糟糕的资本外流。7350亿美元的规模几乎是2014年的7倍。去年,共计6760亿美元的资金离开中国。IIF预计,今年投资者将从新兴市场撤离3480亿美元。Amundi Asset Management资深股市策略师Ibra Wane向彭博表示:“我们看到了大规模的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资金流向了欧元区和日本。机构投资者更多的被这些地区所吸引。”IIF执行董事Hung Tran表示,新兴市场早衰或继续打压增长前景,而且2016年初的市场动荡已打击风险意愿。

  旁白:为何流出?因为除了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都是以资源为主,现在你看看都啥样了,都纷纷去产能:

  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减产去库存
  本周巴西、澳大利亚均有矿业生产商宣布旗下部分矿山停产或裁员等自保举措,显示出矿业公司最终开始受到金属矿价格暴跌的“切肤之痛”。本周巴西矿商Votorantim Metals宣布,计划暂停旗下设在该国的两座镍矿生产。在这一西半球首次矿商大规模停产的消息公布后不久,澳大利亚矿商Clive Palmer表示,位于该国昆士兰的镍矿自愿让旗下冶炼厂裁撤240个工作岗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评论称,镍价已创2003年以来新低,上述矿商公布的决定是矿业公司终于开始面对价格崩盘重压的迹象。渣打银行分析师Nicholas Snowdon预计,这可能意味着现在开始掀起一轮矿山关停的高潮,但这要视矿商是否改变等待其他同行减产的策略而定,不只是镍,基础金属整体都如此。事实上,最近这种减产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早在去年9月和10月,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就分别宣布,拟分别减少铜和锌的产量,其中锌矿减产幅度达三分之一。而去年10月还坚决不减产的矿业巨头力拓本月终于松口。本周二力拓公布,今年计划铁矿石产量增长约7%,低于去年11%的增幅。昨日另一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也宣布,将截至今年6月末的2016财年产量目标下调1000万吨。上述《金融时报》报道认为,减产可能最终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令依赖能源的经济体和资产缩水上十亿美元的全球大型矿山摆脱威胁。

  旁白:衰日子,有早有晚有先后,全球矿业巨头们苦日子可能刚刚开始,而航运业的苦日子,现在已经淹到胸口了:

  国际航运业现在遭遇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危机
  连续多年快速扩张后又撞上中国经济放缓,航运业正面临着许多业内人士有记忆以来最糟糕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僵尸船”只要能赚到利息钱就愿意起航。“我们现在处于这样一个处境,即人们都在拼命回忆上一次这个行业这么艰难是什么时候,而我们可是经历过90年、80年代和70年代的考验的,因此“有记忆以来(最糟糕的危机)的表达开始适用,”波罗的海交易所首席执行官Jeremy Penn表示。该交易所制定航运费用的历史已经超过250年了,如今它的成员们正面临着残酷的考验。“船主们正面临着艰难的决定,是否干脆抛锚,并寄望于一切都会好起来,” Penn补充道。航运界网上周文章指出,众所周知的是航运业现在面临大萧条,封存运力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停运背后的逻辑在于,“运行它们将导致赔更多钱”。由于全球需求低迷,和担心船舶供应过剩,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连跌11个交易日,屡创新低。在今年迄今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BDI下跌超过了20%至363点,为1985年有纪录以来最低。海岬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周二全部刷新纪录低位。

  旁白:都得去产能啊,航运业的黯淡时光,为其他周期性行业企业做了榜样,尤其是国内的一些过剩产能行业企业,准备收尸吧,因为银行业开始用资金链勒紧他们的脖子,我们现在都能看到这些僵尸企业马上蹬腿的样子:

  银行业开始收缩19家行业企业信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今日早间某股份制银行发出通知,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等列入压缩退出行业范围,同时对行业存量客户并实施不同管理策略。通知显示,被该行列入压缩退出的行业范围,包括钢铁、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航运、煤炭、炼焦、煤化工、光伏制造、工程机械、纺织化纤、造纸、基础化工、化肥生产、钢贸、煤炭、常用金属矿采选等19个行业和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四个高风险自行业(房屋建筑业,工矿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建筑安装业)。“符合准入标准的存量客户申请增额续做,需报总行核准;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客户单户敞口余额较2015年末不得增加,除极端情况可经总行例外核准投放外,其他情况一律不得新增敞口。”该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知要求,对符合准入标准的存量客户以2015年末风险敞口为基准,实施总量管控。

  旁白:这态度,其实在元旦期间《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访谈中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而且明确表态不搞短期刺激。今天证监会副主席再次表态了:

  中财办高官:中国不会重复2009年货币刺激政策
  1月21日消息,中财办国际经济局局长、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国拥有强有力的领导层,将继续推进经济增长转型,并表示不会再次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希望全球投资者和企业更多地关注中国在增强经济长期潜力和强化经济基础方面取得的进展,而不应过份看重短期的经济增速。方星海是在出席冬季达沃斯时候接受上述采访的。他表示,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正在进行之中,2016年及以后中国将继续推进转型进程。市场上有猜测认为,中国政府将重复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做法,通过大规模货币政策刺激的方法来刺激需求。方星海在接受此次采访中试图减弱这种猜测。方星海称,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经济逐渐放缓,而是将经济刺激到不切实际的增长速度,然后就会发生突然崩溃。他表示,未来几年的侧重点是加快经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方星海还称,中国不会让经济出现幅度过大的放缓,这意味着2016年将保持具有适度支持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他也表示,中国无法承受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剧,无法承受建设更多工厂所导致的空气、水和土壤质量进一步恶化。

  旁白:听明白了吧?不会搞2009年宽松货币刺激那一套,不会给过剩产能企业补贴了。但这不意味着一个劲玩死里搞紧缩。虽说为汇率维稳,不降准了,但适当放放水,别让市场太渴死,这事还得干:

  中国央行六日内投放市场1.5万亿资金
  中国央行今天进行40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再次巨量“放水”缓解市场资金饥渴,公开市场单日操作规模创三年之最。中国央行已连续6个交易日向市场注入资金,投放资金总额超1.5万亿元。周四上午,中国央行实施1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29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此前,中国央行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过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及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投放资金超1.1万亿元。周四下午,中国央行公告称,其分支行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SLF),包括隔夜、7天、1个月,利率分别为2.75%、3.25%、3.60%。央行称,此举为保持春节前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根据彭博估算,央行最近6个交易日净投放已超过万亿,但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和春节现金需求,市场资金饥渴仍未缓解。本周央行逆回购到期2400亿元,央行周一实施的3天期550亿元SLO也于今天到期。

  旁白:这虽然不是降准,但其实和降准也没太大差别。但这点钱扔出去,估计市场依然不解渴,因为到年底了,都得结账,大家账面上都头寸紧张。今年春节前后,真是苦日子。不过呢,幸福指数要想提升也很容易,看看其他国家更苦,筒子们心态自然平和:

  油价暴跌大伤俄罗斯经济
  北京时间21日消息,受油价暴跌拖累,俄罗斯周三跌至历史新低。据彭博社,卢布兑美元一度暴跌4.1%,至81.941卢布的历史新低。这对业已陷入经济衰退的俄罗斯经济无疑雪上加霜。18个月前,油价还是高居100美元上方。而今油价暴跌对俄罗斯来讲无疑是一场灾难。据CNN报道,为了平衡预算,俄罗斯出售原油的价格需在每桶82美元。“最近油价暴跌,显而易见会给俄罗斯经济的前景蒙上阴影。”凯投宏观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表示。卢布跌至历史新低可能给俄罗斯物价带来更多压力。2015年,俄罗斯的通胀率高达12.5%,而实际薪资水平却出现下降,令许多人的境况苦每况愈下,苦不堪言。

  每日综述:经济结构转型,一定是老的死去,新的才能长成,熬过来了,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但这个过程却是痛苦不堪的,好在现在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日益枯竭,老行业企业合并裁员,中小企业关门,失业率却不会因此大幅飙升。现如今这年头,普通人只要有把子力气,混口饱饭,比1998年那会容易多了。但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这个冬天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球性的。凛冬已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17:53 , Processed in 0.1090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