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4|回复: 1

杨建文:高校能去行政化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2 1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今年的两会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就解决高校行政化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如果能够把级别去掉是最好的,如果真是去掉了,那对于去行政化肯定是有好处的。”

  那么,高校能去行政化吗?本博主的答案是:不能。

  理由如下:

  首先,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权力等级制社会。在权力等级制的框架下,依据权力的大小,社会的管制体系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秩序森严,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都习惯了的管制方式,根深蒂固。高校作为享受国家拨款的单位,校长等高校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免权掌握在教育部手中,高校试图游离于权力等级制及其游戏规则之外,根本不可能。

  其次,高校取消行政级别,对现行的体制而言,会带来许多的不习惯和不适应——

  去行政化,意味着高校将游离于权力等级制管制体系之外,获得一定的独立性,这是权力等级制管制体系所难以接受的。权力等级制管制体系无所不在,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要在场,无法忍受在面对高校这一庞大群体时自身的缺场,以及角色的弱化。

  去行政化,并不符合权力部门的利益。赋予高校以行政级别,既可以方便管理,同时,也更加符合主管权力部门的利益。这才是关键。在管制体系下,人事任免权属于绝对的利益,必须牢牢把握。因此,即便高校想去行政化,但是主管部门也不会允许。

  去行政化,也不符合高校校长们的利益。这是显而易见的,谁不想自己是副部级高官呢?这是实打实的待遇和特权。高校去行政化的动力并不强大。

  同时,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的体制,这种体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是缺陷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它十分依赖于甄别和站队等统治手段,它需要宣传,需要拥护,需要政治思想工作,需要统一思想,需要把自己的意志输灌甚至强加给高校,并且它制衡高校的主要手段就是人事任免等“人治”手段。去行政化,意味着高校的相对独立,意味着体制对于高校管控、意志输灌的弱化,这显然是体制不可能去做的事情。

  ——高校教师和学生思想活跃、自由,崇尚独立,属于知识分子乃至精英群体,这个群体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体制肯定不会放松对于高校的管控——本博主的意思是,如果仅仅去行政化,但体制却不给予高校相对独立的地位,那么这种去行政化仅仅具有象征的意义,是一种形式。问题在于,在一党制国家,怎么可能放松对高校的管控?否则,这还是一党制国家吗?换句话说,在一党专政的权力等级制体制下,高校去行政化就是一句空话,因为高校去行政化从根本上不利于一党制。

  此外,在高校越来越利益化的今天,去行政化并不一定有利于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君不见,当今高校的自主招生,无不充满了关系和交易,自主招生已然成为高校特殊利益集团的提款机。在拜金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去行政化反而有可能加速高校的利益化和腐败。以为去行政化就能拯救中国的高校,无疑是痴人说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2 23: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单纯的去行政化也许会带来问题,但是行政化管理和高校的学术自由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就像民主和集权之间需要一个平衡一样,楼主也不用这样悲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18:06 , Processed in 0.1564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