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6|回复: 0

冉学东:银行业应提高拨备而非降低拨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4 0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有媒体报道,国家将可能把四大行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标准下调,这个政策目前看来是大势所趋,因为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飙升,盈利能力的下滑,未来将面临资本不足的问题,因此下调拨备覆盖率,无疑将会增加资本,为未来的信贷和货币宽松打下基础。

  拨备覆盖率的下行也是所谓逆周期调控的一个手段,所谓逆周期监管,就是在经济上行,银行业利润增速高的时候,实行紧缩性政策,提足和提高拨备,以丰补歉;到了经济周期下行,银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贷款攀升,货币信贷扩张能力削弱时,降低拨备,松开紧缩绳索,让银行自由放贷,为经济提供动力血液。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在本世纪初的股份制改革和金融监管体制框架建立以后,才真正建立银行的拨备制度的。在金融

  危机之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要求为100%。2008年12月,银监会要求五大国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100%提高到130%,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100%提高到150%;2009年3月又要求五大行拨备覆盖率从130%提高到150%。这时候的经济背景是,银行业成为整个经济体的暴利机器,大型银行每年达额盈利动辄上千亿,整个行业非常兴旺,这个时候备些过冬的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拨备覆盖率的下调,银行业人士最为急迫,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7日发布《2016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建议,下调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从现有的150%红线下调至100%。该报告预计,201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达2.0%左右,拨备覆盖率接近当前的监管红线。目前,银行业拨备监管主要有两个指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或拨贷比不低于2.5%,二者中取较高值。

  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银行中有多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170%。其中,工行、中行逼近150%的红线,而这些银行的利润增速已经降为个位数,明年或者可能负增长。

  然而,在这时候是保持覆盖率还是降低覆盖率,就成为争议的焦点。有人认为,乘着现在商业银行还有盈利正增长,多提拨备,增加资本提高放风险能力,才是更为合适的。商业银行不要过于追求利润,银行业只有稳健运行,才有长远的发展,如果对利润的要求过于急迫,经济下行期过度放贷,只能导致风险过度膨胀。

  比如目前商业银行波被覆盖率下调后,利润必然增长,放贷更加迅猛,比如中国银行的测算是,如果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调50%,约可腾出利润空间0.55万亿元;如果按照70%的比例计入资本,可补充资本金0.39万亿元。当资本金提高0.39万亿元,按照10倍杠杆率计算,可支持4万亿左右的信贷规模。

  这当然是银行业内人士所欢迎的,又可以放开手脚房贷了,利润又可以增加了,股东分红更加大方了,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福利提高了。但是疯狂放贷背后,必然是不良资产的飙升,四万亿之后的疯狂房贷就是现在的不良贷款攀升的原因。

  目前的国有银行体系就是围绕着整个国有企业放贷的机器,两者是共存亡的关系,银行业放贷只是延长了僵尸企业存活的时间,资源被配置给了低效领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就成了笑话。所以,银行业必须保持此前的高拨备,这样才能对银行也的资产扩张行为有所约束,才能打到去杠杆、去产能的目的。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论坛上,银监会前副主席蔡鄂生对于拨备率下调的反应是:我一听下调,为什么要下调?拨备覆盖是银行根据自己的基本能力来看,银行家绝对不是你让我拨多少就多少,而一定要根据自己不良贷款的情况和政策的许可来定。

  蔡主席的意思是,银行家要真正对银行的风险负责,如果银行家觉得风险大,他自己就还会多拨备一点。所以蔡主席说,银监会要降低,我问你为什么要降低?那不是降低,那是解除了,让你多拨备了。

  显然蔡主席是以一个退休官员的角度在发表这样的意见,他认为银行家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要有自主权。银行的经营就是管理风险,因此在目前风险加大的前提下,银行首要的任务是控制风险,而不是放大风险。

  不过他对中国的银行业是认识过于理想化了,中国的国有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目前的激励机制还是不健全,赚了是股东的,员工的,亏了是国家的,没人真正为亏损负责,因此还是政府的附庸。政府政策的前提是经济增长,天然有扩大信贷的动机,因此中国的银行业就不能真正独立的为自己的风险负责,一轮一轮的不良贷款增加最终还是纳税人来买单,这才是银行业都在呼吁降低拨备率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0:32 , Processed in 0.3284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