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1|回复: 0

徐斌:中国经济信用扩张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2 09: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旁白:今天股市大涨啊,公募基金固然是主力,外资的功劳估计也不小,你看看下面:

  新兴市场之父:4000亿美元预计会流入A股市场
  普顿新兴市场集团首席执行官麦朴思称,A股准备在6月份被纳入摩根士坦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由于众多基金经理会进行投资,预计有4000亿美元的资金会流入中国大陆股市。被奉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麦朴思认为,这是一个购入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股票的好时机。目前约1.7万亿美元的基金与MSIC联动。去年6月,由于A股市场对希望进入的外国投资者设置了太多限制,MSCI决定暂不将中国大陆股票纳入该指数,Mobius对这一决定表示赞同。但是他强调随着大陆股市日益开放,今年下半年即将实行的沪港通等其他政策也会使这一趋势得以延续,所以目前将A股纳入该指数的条件已经成熟。

  旁白:股市是给一切贴现的地方,这个消息,当你们看到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因为股市已经涨了。当然,就算外资进来,人家也没那么傻,大家也是看形势的,现如今都是自上而下搞投资的,中国经济不能太差,只要维持去年形势,相信市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今天公布了最重要的数据,预示上半年形势过得去:

  3月份CPI与PPI都超市场预期
  2016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7.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1.9%。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PPI同比-4.3%,预期-4.6%,前值-4.9%。PPI连续49个月下滑但降幅继续收窄,此外PPI环比由降转升,为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上涨。分析师称,通胀压力可控、全年PPI仍难转正。中期来看,通缩比通胀更令人担忧,控通胀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稳增长和防风险才是第一要务。央行料不会收紧货币政策。

  旁白:三月份CPI,大家预期值是超过2.5%,结果是2.3%,PPI呢?大家原以为持续阴跌,结果环比居然上涨了,大出意外。所以今天市场以暴涨回应。当然,一般人还是认为统计局低估了通胀程度,认定统计局筒子们吃的猪肉是内部供应价。但国际投资者现在更关注的是,中国一季度GDP数据:

  中国一季度GDP是全球经济回暖风向标
  据悉,本周中国将发布一系列重要财经方面的数据,如消费者/制造者价格指数、第一季度GDP报告,通货膨胀指数、3月份的工业产能、零售业、国际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等,而其中第一季度GDP报告最为引人注目:世界将通过它解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回暖信号。美林证券的分析师表示,受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大幅反弹迹象,增长幅度将远超其他服务行业。此外,此前的数据也指出,中国3月份的工业和服务业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外汇储备也增加至3.21万亿美元,超出专家分析预期。“人们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将持续增加,而中国经济‘崩溃’的风险也进一步缩小了,很可能根本不会出现硬着陆现象,” 澳大利亚基金公司AMP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投资顾问肖恩·奥利佛表示。

  旁白:全球经济都指望中国房地产啦,这要是还不行,那么全球经济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过从数据看,最好还是降低预期,你看看下面:

  2016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维持大幅下降势头
  铁总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7.88亿吨,较去年同期再减0.82亿吨,同比下降9.43%。据财新报道,自201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成立以来,全国铁路货运量连续多年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仅以2015年为例,四个季度全国铁路货运量分别同比下降9.4%、10.8%和13.9%和13.4%。当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3.6亿吨,同比下降11.9%,创历史最大跌幅。与当前铁路货运完成量可资对比的是2009年数据。当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为33.20亿吨。也就是说,如果中铁总不能扭转货运量不断下滑态势,今年铁路货运量将跌至6-7年前的水平。面临严峻形势,国家铁路局在设定“十三五”期间铁路货运规模目标时,依然乐观。在国家铁路局制订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要达到42亿吨,平均年增长4.3%,货运周转量增加三成,达到3.17万亿吨公里。中铁总若要完成目标,可谓困难重重。

  旁白:这就是房地产回暖撑着,否则中国经济一季度也不知道滑到哪里去了。制造业肯定不能指望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啦,只能看服务业能否有突破。当然,这比欧美日等国还是好不少,你看看下面:

  欧元区经济惨淡进入诡异时期
  桑坦德消費银行和德国家具店Who's perfect联合推出了一项消费信贷计划。整个四月份,只要在该家具店购物,都能享受贷款消费,最多分期24个月,而贷款利率是-1%。嗯没看错,就是你借钱消费,银行还要倒贴。如果贷款业务从收入变成了开支,那么银行就不得不对“存款”收费来维持净息差。尽管欧央行上月推出一系列宽松措施,略微缓释了当地通缩压力,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不过,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3月通胀意外增加(+0.1%)对欧元区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分析师认为,数据表明德国国内需求有所增加,欧央行刺激政策开始生效,欧洲通胀出现复苏信号。欧元区3月CPI初值同比降0.1%,符合预期,2月为同比下降0.2%;核心CPI初值同比增1%,好于0.9%的预期,2月为同比增0.8%。德国3月CPI同比上涨0.1%,与预期持平,2月为同比降0.2%。看到如此惨淡的数据,就不难理解桑坦德消費银行这种颠覆常理的交易了。当然,这并不是欧元区第一家消费信贷负利率的案例。早在去年2月份,《纽约时报》就曾报道过丹麦淮茲奧勒市,有一个本地企业主通过审批获得了一笔企业贷款,利率为-0.0172%。该报道称,对于欧洲借款人来说,这是一段诡异的时期,仿佛有一个虫洞打开了,通向一个惯常的金融原理都不再适用的平行宇宙。而这种颠覆常理的交易,反映了该地区糟糕的经济前景。

  旁白:天下间居然出现这样的好事,你去银行贷款消费生产,银行还倒贴你利息,那银行吃什么?欧洲央行给补贴啊。就是这样。而且这不是欧元区一个地方的事情,美国现在也是这样:

  美国现在已经是负利率
  负利率政策已从瑞士、瑞典和日本席卷全球。按照一项指标计算,美国也出现了负利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美国国债价格的上涨已导致剔除通胀因素后的10年期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自2012年以来首次降为负值。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报1.72%,比最新发布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2.3%要低。根据这一指标,10年期美国国债的实际收益率为-0.58%。通胀是债券持有者面临的主要威胁。很多债券持有者之所以关注实际收益率是因为它反映了投资者投资固定收益资产所获的实际购买力。投资者在无法获得足够通胀补偿的情况下依然愿意购买10年期美国国债,这让很多分析人士感到困惑。有些分析人士担心,如果市场人气恶化,这种情况容易引发债券市场动荡。在日本和欧洲,约四分之一政府债券的名义收益率为负值,表明决策者接受负利率政策作为其重振经济的最新举措。目前,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低于0.1%,表明这类国债的收益率很快也将为负值。欧洲央行已加大购债力度,促使投资者争相购买避险债券。虽然美国的名义收益率不会很快为负,但投资者表示,海外低利率政策将拉低美国名义收益率,进一步拖累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进入负值区域。美国通胀率低于美联储2%中期目标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可即便如此,长期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落入负值区间还是欧元危机以来首次。

  旁白:这种情况确实诡异,但还有诡异的局面呢,你看看下面:

  前美国铸币局局长: 欧美政府悄悄搞金融管制
  日前,JP摩根大通一度允许用户从他们的ATM机提取无上限的100美元钞票,无意之间诱发了一场银行挤兑。消费者纷纷涌向机器,提走成千上万钞票。甚至有报道称,在东欧的一个ATM机上,出现了单笔提款2万美元的情况。不过,这样的疯狂没有持续多久。上周早些时候,JP摩根宣布设定上限,非该行单笔最多提款1000美元。他们的官方解释是为了防止欺诈,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当案例。换言之,业已发生的都是存款者想要拿走自己的钱。前美国铸币局局长莫伊(Ed Moy)在Newsmax撰文指出,这一切其实是彰显了当下政府政策和金融世界当中的一股重大潮流——他们的实践正在让人们越来越难拿到自己的钱。比如,现在有一条酝酿中的政策已经得到了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公开支持,即取消大额纸币,比如100美元和500欧元面值钞票的流通。他们解释说,只有犯罪分子和疯子才希望自己的钱脱离银行系统,脱离政府的控制。再比如资本控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颁布了各种禁令来控制资金的流动。塞浦路斯禁止国民将自己的钱带出境外,而且每天提款的额度都被限定在日常生活必需范围之内。结果就是,几乎没有现金在流通,大多数储户的财富都只能躺在电子银行账户里。于是,当这个岛国的银行系统崩溃时,政府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就罚没了那些10万欧元以上账户中40%的资金。原因非常简单,政府的利益高于公民的利益,前者可以任意践踏后者。只不过,从JP摩根提款机风波,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出,这种不让人们轻易拿到自己钱的做法已经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联储最新发布的报告还显示,美国银行当中的存款正在减少,这也是个进一步的证据。对于那些拼命想要消灭现金,为此想尽办法将其与犯罪分子挂上钩的人而言,这不啻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事实是,后大衰退时代的经济中,美国人赚到的钱少了,更多地在动用自己的积蓄;超过半数的美国劳动者年收入不到3万美元。这个国家的金融局面依然不稳定,而金融机构也失不被信任;大量美国人现在都不相信银行,而对于联储,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抵触的。

  旁白:一面是搞负利率刺激消费和生产,一面却又是悄悄限制老百姓拥有现金,那只能说金融当局想办法搞金融抑制政策,也即是拿储户的钱倒贴银行和企业或消费者啦。简单说,就是逼人消费或贷款,就是不容许你拿着现金,无论如何都要搞出通胀来。这个政策真让人无语了。形势真差到这个地步么?更糟的,其实有的是,看看下面:

  世界银行2016年财年贷款创2008年以来新高
  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部门面临困境,加之中东战事未平、埃博拉病毒肆虐,这助推了世界银行的对外借款创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从印尼、尼日利亚到秘鲁,这些以来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面对崩溃中的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增加了对世界银行的借款需求。根据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的两位官员称,在截止6月的当前财年中,世界银行计划通过旗下主要放贷机构——国际复兴银行(IBRD)释放250~300亿美元贷款,这是IBRD为应对上次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放贷行为。上次为盈余2008金融危机的余波,IBRD在2010年出借了442亿美元。“这是我们在非危机期间的最高出借规模,”世行行长金墉表示,他正在推动世行增加资本金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这些借款中的45%属于世行定义的“发展政策借款”,相当于直接借给一国的财政部门,不针对具体的某个项目。随着低油价的持续,像尼日利亚、印尼等原油出口国的财政纷纷陷入困境,政府对贷款有着迫切的需求。金镛还表示,借款需求增加的其它部分包括应对埃博拉病毒、叙利亚和其它战争多发地区的数百万难民迁徙、长期气候变化问题等。

  旁白:有这么夸张的么?比金融危机时候形势还恶劣?还真是这样,这些国家靠大宗商品过日子,一旦资源原料价格暴跌,基本上没得混了,而这些又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可以想见全球机构目前关注中国经济一季度GDP的原因了。中国经济没劲,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都没戏。中国现在加杠杆,企业和政府估计都差不多了,只能朝家庭使劲,房子去库存也差不多了,甚至让农民工进城买房,你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杠杠还能玩多大,再大,要出事了。后面还是刺激股市加杠杆吧:

  场外配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比1
  “二级市场信托配资阳光化,优先级劣后比2:1,一年期优先级资金成本6.2%,通过信托计划直接落地,简捷方便,5个工作日就放款,信托通道费、托管费还有优惠。”日前,记者看到不少信托公司员工大力进行信托配资业务推销。业内人士认为,二级市场信托配资阳光化,所指的是来自于3月18日银监会下发的“58号文”指导。记者注意到,银监会在“58号文”中要求加强信托业务市场风险防控。银监会指出,各银监局要督促信托公司依法合规开展股票投资等信托业务,配备专业管理团队和信息系统支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此外,督促信托公司合理控制结构化股票投资信托产品杠杆比例,优先受益人和劣后受益人投资资金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不得变相放大劣后级受益人的杠杆比例。南方一家大型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去年8月,应证监会要求,券商彻底清除违法违规配资账户,伞形信托产品被全部清理掉了,不少信托公司甚至将单一结构化信托产品也暂停了,银监会“58号文”明确的相关杠杆比例相当于认可了信托公司的二级市场配资业务。

  每日综述:全球经济进入信用收缩阶段之后,无论央行搞多大规模的负利率政策,效果都是不彰。只有中国经济是唯一的亮点所在,这还是拜政府积极财政和楼市回暖所赐。这样的信用扩张,差不多也快到头了,这一点可以从CPI涨幅可以看出,即使统计局下调食物占比CPI权重,一季度的CPI与PPI的差值依旧。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够企稳,依旧算是不错的了。但这是货币宽松和积极财政双重刺激出来的成绩,不值得夸耀嘉许。按目前形势持续下去,也许不到半年,中国央行就得收缩货币了,那么一切都得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8 13:43 , Processed in 0.1406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