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4|回复: 0

叶檀:对互联网金融一刀切反映监管能力低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4 18: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对财富管理、资产投资、P2P噤若寒蝉,几乎与e租宝等骗局是同义语,一提到就是错。从两年前的遍地开花,到现在的四处驱赶,对金融的认知存在极大的偏差。

  中国信用土壤不彰,加上服务不到位,从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没有解决信用与信托责任机制的建设,导致金融骗局层出不穷,从抬会时代到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骗局没有减少。这不是互联网不互联网的问题,而是没有建立市场信用体制的问题。

  只不过进入高速互联网时代,投资公司等利用互联网手段加上线下地毯式推进,积腋成裘的速度非常快。以往的集资大案,几亿元就算大数字,绰号“小姑娘”原名杜益敏的“民间集资人士”,从2003年起开始从事地下融资生意,据案件公诉方计算,到2006年7月,非法集资额高达7亿元,这算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即便十年后以十年时间每年10%的货币贬值率计算,到2016年也只有20亿不到,与现在集资动辄上百亿不可同日而语。这反过来也说明,现在的货币数量与十年前不可而日而语。

  从去年曝光的股票市场互联网交易可见一二,几千倍的收益以及十倍以上的杠杆,一天成交量上万亿元,而金融期货市场的成交量更是百万亿级别(双边),加上阅后即焚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监管与投资就是猫抓耗子的游戏,这只猫是瞎猫,耗子是狡猾的杰瑞。

  这是不是意味着不要财富管理公司、不要互联网手段了呢?绝非如此。你就是想禁也禁不掉,因为市场需要。胡润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5 年5 月,中国大陆地区约有121万名千万富豪、7.8万名亿万富豪,以20亿人民币为门槛的2015胡润百富榜上榜企业家人数也达到了1877名,全部创历史新高。未来中国高净值人群还将进一步上升。这些人的特点是需要高端服务尤其是资产配置服务,并且充满了恐惧与不信任。

  中国高净值人群一方面希望低风险,从资产配置调查来看,存款和不动产(房产)投资仍然是中国富豪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98%的富豪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投资理财,其他方式的投资相加,总额不足三成。另一方面,希望财富能够得到安全的维系,这显示在境外投资方面。

  截至2013 年,中国以930 万的移民数量,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移民输出国。60%的千万富豪正在考虑或已经申请移民。移民人群最热衷的海外投资三大标的分别为地产(占比43%);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17%);以及股票(占比13%)。海外留学方面,80%的千万富豪有意向将子女送到海外留学,千万富豪中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8 岁,远远高于日本同级别的富豪子女不到1% 的留学比例,法国富豪为5%;德国不超过10%。高净值人群对这部分服务有着旺盛的需求,对境内外资产配置服务有旺盛的需求,驱赶的结果将把需求从地上驱赶到地下,更难统计。

  减少互联网融资手段也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各家交易公司包括监管层都在用大数据,控制互联网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互联网的传播效率与开放性,使得封锁的结果是不准确的信息满天飞,反而不利于监管。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投资公司、财富管理极不欢迎,甚至天天拜访如同故意找荐,就是合法合规登记只做撮合平台的也不行,巴不得立刻扫地出门,以免万一出事连累自己。

  对类金融公司前恭后倨,开始时闭眼大发展,现在闭眼大扫荡,只能说是监管能力低下的反映。在资产公司、P2P公司遍地开花时,对于平台性质的认定、集资的管理到哪里去了?现在重新梳理一些地方政府一刀切,法治意识到哪里去了?

  在低信用不成熟市场,金融监管必须有底线思维,庞氏骗局横行、不成熟而贪婪的投资者众多、内部人互相持股编织成了一张网,此时,市场的发展要等等监管的步伐。一旦试点成功在执行时必须坚决,如对于互联网的支持态度与开放心态,总不能因为假冒伪劣泛滥就把电商平台关了吧。

  关键是准确的顶层设计与精准的监管,如统一的严格的自律组织、独立第三方认证、资金第三方平台监管、平台撮合不允许融资等,政府一刀切属于懒政,本质上跟工商局“纸没了”性质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17:19 , Processed in 0.1250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