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55|回复: 2

王一兵:媒体为啥总和王岐山唱反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6 1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岐山履新以来,雷厉风行抓反腐,但诡异的是,似乎总有媒体跟他过不去。

  如王岐山提出:“网上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其本意是要求纪检干部重视民意,认真倾听网络呼声。没想到《中国青年报》立刻发文《“网上骂声”未必就等于民意》、《微博反腐,亢奋中的隐忧》,前文将“网上骂声”解读为部分人的民意,言下之意“无需在意”;后文直接将微博反腐影射成“文革”和“黑打”。

  《环球时报》、《华商报》则与《中国青年报》遥相呼应,发文《微博反腐越热,越需要冷思考》和《微博是更精致的牢笼》。甚至有媒体将微博反腐说成“运动反腐”、“选择性反腐”,如“新华网”发表微评《反腐不靠运动、靠制度》,《京华时报》发文《网络爆料,选择性反腐能走多远》。

  说实话,上述文章谁都没有直接反对微博反腐,观点都很正确,论证也很难挑毛病,但读后让人觉得微博反腐问题很多,作为对王岐山讲话的回应,给人的感觉相当复杂。我很疑惑,在群众投诉无门、反腐制度急需完善的情况下,微博反腐已成主流,也不会影响反腐制度建设,为什么要将两者对立起来?

  又如王岐山曾推荐《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一书,《环球时报》则发文《别误读法国大革命的经验》。

  估计外人很难准确把握王岐山推荐该书的意图,但普遍看法是他希望官员明白:反腐要循序渐进,革命消灭不了腐败,只会让腐败变本加厉;同时也想提醒腐败分子:民众已经觉醒,腐败难以继续,否则就会暴风骤雨、人头落地。

  但文章却对该书进行了另类解读,即“腐败的主体是体制本身造成的”,因为“多数腐败行为不是贪污,而是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合法行为”,文章还提出了“花钱消灾”的建议,即“允许体制内的腐败者在限定时期内选择自首并缴纳相当数量的罚款,然后一次性在法律上加以赦免”。更有趣的是,文章将微博反腐跟“文革”中的“四大”联系起来,说“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发动群众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从某种方面来讲,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它已经开始自行恢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不是在回应《中国青年报》关于“微博反腐即文革”的“高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21:1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猴王说媒体一定要整顿,现在反动媒体不良媒体真是猖狂之极,就治不了它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22: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7 20:16 , Processed in 0.1563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