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5|回复: 0

清风老道:教材不能以“多元化”隐性张扬“去中国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明是以儒家思想占主流的道家思想、经过华夏文明改造的释家作辅助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文明演变过程中,统治阶层逐渐的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以有利于统治,但无论如何变化,以“仁”为核的“忠孝”“中正”文化一直没有改变,因为“忠孝”为起源农耕文明体系之下的中国家庭结构方式和谐的促进剂,是促进家庭团结与凝聚力的粘合剂。历来正直的中国文人崇尚、信奉“家”“国”一体,都是这个文明体系的影响与延伸。在这种执念之下,在每当华夏遇到危险时,总有一批华夏儿女挺身而出,以拯救华夏文明、维护华夏大统为己任,并在他们的激励下前赴后继,挽救遇到生存危险华夏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持续五千年。

  近代以来,华夏文明遇到空前的危机,从戊戌变法以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力量越来越大。华夏儿女,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放弃优越的生活纷纷回国,就是因为受到这个文明体系的教育,“华夏”“中国”是“家” 的理念已深入骨髓。在近期央视一期节目“十大80后老艺术家”演唱会专场中,80岁的老艺术家于淑珍女士说她在15岁那样海外回国,就是因为受到这种理念的教育与影响(虽老人的表达被主持人不知道什么原因给强行打断,其实,这种表白比歌唱更能震憾人心)。这说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多么重要!保持对下一代持续的华夏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华夏能继往开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任何国家与民族,都要进行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教育下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是保持本国、本民族存续的关键。若这方向缺失,两代人后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就会弱化,“欲亡其族。先灭其史”就是写照。远的不说,离我们最近的是2000年2008年间在台湾进行的“去中国”教育的灌输,只经过了区区八年时间,台湾青年对华夏的认同已经基本丧失!可见教育的影响是多么强大,对本国、本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更加深远,是培养“主人”还是“奴才”的问题。

  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逐步到“大的”,这种局面在我们大陆已经若隐若现的出现,这就是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体系的问题。看到红德智库关于“中小学文教材内容调查报告”后感觉怵目惊心。人教社虽给了声明与说明,但单纯给了个比例是没有说服力的,数字的多寡不能说明思想动向与内容实质,关键在内容是否在变相“去中国化”,若不是,人教社应该给出明确的说明与论证之据,若是,“多元化”只是幌子。

  中国中小学教材“风波” 暴发后,有网友对美国的小学教材进行了分析,美国作为当今最发达的,自称最“国际化”的国家,课文227,涉外24,这24篇中有23篇来自英联邦国家,而且将我们1800多年前的古代经典故事《曹冲称象》的主角变成了美国小男孩!可见美国自诩为“国际化”的所谓“自由民主”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倾向性是明确的,美国并不象标榜的那样“多元化”。相反我们的教材则要“大方”得多,免费且是义务逐步改变中国下一代的传统信仰,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人教社那一纸声明能否给出最合理的解释?

  从调查报告来看,他们给了详细的证据,笔者看了几篇镶嵌“文章”是很有说服力的,看来目前的中小学教材确实存在一定问题,被发现了问题整改是关键,而不是给个声明与说明就能解决问题的,否则,只能激化民间情绪引起领导高层警惕,采取行动。随被发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更不好办。能编写教材的,审定教材的人都是“人才”,相对“一般人”要聪明得多,肯定能分清轻重主次,对大是大非问题把握不会有任何问题。否则让人民群众再揭发下去,不好收场还在其次,下场不好就麻烦了。珍重!                                                                             倡议:理直气壮地说爱国,爱国就要大声说出来!

  小时候学过一首歌叫《歌唱祖国》,每次听到其中悠扬的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时,心情就格外激动,听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更是心潮澎湃,当听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就热血沸腾!歌词中展现出来的强烈的画面感给人以勇气,让人舒怀:这样美丽的国家,爱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我们从小在祖国的庇护和关怀下成长,爱祖国,就如同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不仅是本分,更是义务。爱自己的国家,是一种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担当,应该大力提倡、推广、宣传,把“爱国”大声说出来,理应是一件值得自豪、让他人尊敬的事。

  但事实上近几年来,这种局面被人为地扭曲了。网络中攻击国家、谩骂政府的言论大兴其道,美化西方的言论比比皆是,而敢于说爱国、宣传爱国言论的空间被打压得越收越窄。去年习总书记赴北师大工作考察时曾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小学课本的人文内容中宣传爱国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不经意中被越减越少;抗战题材的多篇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被强行拿下,而污蔑《狼牙山五壮士》的公知居然敢于充当原告!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抗美援朝战争英雄邱少云被公然污蔑为“烤鸡”,刘胡兰被诋毁成地主的“小老婆”,上海某名牌高校F教授为“日寇侵华”唱赞歌却能上央视,近日又出现在江苏某高校W教授为马步芳翻案……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让笔者质疑:这究竟是怎么了?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一种让国人悲痛的局面?难道真的有只罪恶的手在背后操纵吗?

  去年山东某地因一网友在网络中发布爱国言论被打结局如何到现在还未知,这件事造成许多爱国网友不敢公开在网上发表或宣传爱国言论,而一些人靠打着“理性爱国的幌子”来指责爱国者缺乏理智,甚至发明了“爱国贼”这样一个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都喊不出的词。让人我们疑惑的是,这个“理性”的标准是什么?有人可以公开“爱美国”、“爱日本”“爱英国”,更有某名人说“救美国等于救中国”,这些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在此,我们要大声呼吁,在中华大地上,我们需要一个能说“爱中国”的阳光环境,更需要大力宣传“爱中国”的阵地,爱国从娃娃抓起,就从中小学课堂做起!我们要倡议:理直气壮地说爱国,宣传爱国理念,爱国就要大声说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17:18 , Processed in 0.2971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