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参考

东方时事解读:只能用“政治经济学”去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1 0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梦谁先觉 发表于 2016-5-20 17:16
]

     看评论惟东方金鸿!在当今国内外政治思想急需拨乱反正时东方应运横空出世拨云见日,在现今社 ...

八万四千法门,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不过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已。
禅宗所谓不立文字,不过痴人之胡言乱语。
有字无字,纸上纸下,凭心意不凭心意,都是妄心分别。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0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讲究人人皆可成佛,承认这一点,就无法认同佛法的神秘不可感知,或很难感知,不承认这一点,你又信的哪门子佛?说到根本,佛法之难,不在本质的感知,而在实在的践行。”


-----------承认“佛法讲究人人皆可成佛”,并不代表,佛法就不“很难感知”,否则,人人都很容易觉悟了。
佛法之难,难在觉悟,其次难在觉悟后的践行。无量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即使顿悟了,还须长期的渐修,否则,何须“三大阿僧祇劫”?何况未觉悟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0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老子有云,言者不如知者默!然居易辩曰,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此千古公案,何解?

      又禅宗六祖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神秀渐悟曰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千古公案,怎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08: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从善如流,现在的分段清晰,利于理解。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1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梦谁先觉 发表于 2016-5-21 07:35
太上老子有云,言者不如知者默!然居易辩曰,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 ...

1,老聃之言于世间法不愧为集大成者,然并非究竟。所谓无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从“无”来,“无”从何来?道者因世而有,有如此世界尚有如此世界之道。道者,世界之心也。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道岂可得哉?“常道”非关可道不可道,举世皆无。
2,佛教(禅宗)与慧能何干?与神秀又有何干?有慧能于佛教不增,无神秀于佛教不减。岂能于此执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13: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者何曾言?默者何曾默?一默万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1 2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万四千法门,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不过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已。
禅宗所谓不立文字,不过痴人之胡言乱语。
有字无字,纸上纸下,凭心意不凭心意,都是妄心分别


     昔日禅宗六祖于菩提树下传东山法门曰。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故赞叹东方兄
说到根本,佛法之难,不在本质的感知,而在实在的践行。
深合佛理,何非之有?

      禅宗十六字玄旨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0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老聃之言于世间法不愧为集大成者,然并非究竟。所谓无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从“无”来,“无”从何来?道者因世而有,有如此世界尚有如此世界之道。道者,世界之心也。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道岂可得哉?“常道”非关可道不可道,举世皆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是以不去。何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形而上者之谓道,道者,鸿蒙未判,先天地生,不以己喜不以物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谓“世界尚有如此世界之道”,差之毫厘已谬以千里!所谓“道者世界之心也”。更是六道之内尔,与纵横八荒,无极太极殆然脱尘出世之道天壤之别也,更何况“举世皆无之道”实乃神经质道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00: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禅宗)与慧能何干?与神秀又有何干?有慧能于佛教不增,无神秀于佛教不减。岂能于此执着?


           禅宗十六字玄旨六祖慧能一花五叶,无所住而生其心岂能无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之北宗禅之开山怎无干联,前者不垢后者不净南宗顿悟北宗渐悟何来执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0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言者何曾言?默者何曾默?一默万言。[/quote]


胡搅何胡搅?蛮缠何蛮缠?胡搅蛮缠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10:17 , Processed in 0.17199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