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7|回复: 0

橡谷智库:产业趋势2,橡胶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2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应该是第二篇,我曾在数月前写过钢铁业。

  在我们面临的巨变之际,中国的产业究竟有没有希望,本文就逻辑和趋势做一些剖析。

  中国的轮胎业产能占世界一半,以民营为主,取消橡胶配额,为企业主的开疆拓土打开了大门。仅仅十几年来,轮胎出口就迅速占据全世界所有市场。品质已经为全球大公司认可,这从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委托中国工厂加工就看得出来。

  但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是产能过剩,价格冲击全球市场,导致欧美开始贸易保护主义,双反下的惩罚性关税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则是关税和交割标的背景下的扭曲性经营环境。由于存在20%的关税,拥有手册的出口型企业,可以来料加工,避免关税冲击。同一时间,则对内销售,因关税橡胶的成本较高,不能用于国内轮胎生产。这原本是可以用国产橡胶替代,但由于国产橡胶中的全乳胶是交割标的物,其价差远大于民营胶厂的产品,在争夺原材料的过程中,民营胶厂被挤出。同时越南等地的复合胶因为没有关税,迅速冲击民营胶市场。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市场背景?那就是,在消费市场没有竞争优势;同时交割标的物争夺民营胶的上游原材料,民营胶被彻底挤垮。

  由于全乳胶的价格高于进口胶,也就只成为期货市场的交割物品,而无法进入消费市场,从而越来越脱离实际用途,成为国储的收藏或者堆积在期货市场。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下游轮胎厂和橡胶业上游面临的双重困境。

  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外,轮胎业还面临人工上涨、人民币汇率坚挺、融资成本上升的全要素成本上升,因此轮胎业陷入步步为营的亏损困境,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要脱离这样一个境地,一个异常艰难、需要大量资金和基业长青的情怀支撑的路径是,打造品牌,获取品牌溢价,去占领国内和海外市场。国内市场,需要品牌溢价超过20%橡胶关税的成本;海外市场,是否能够赢得市场通路和消费者认可呢?这取决于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营销能力,和充足的金钱。

  另一个路径是出海投资,到越南、泰国、印尼、印度、墨西哥、美国本土、欧洲本土设立轮胎厂,以图获得汇率、人工、贸易壁垒、关税的好处。这些综合成本会达到50%-100%的比价,但潜在的风险是落地国劳工的素质和劳工组织的压力。

  这是我们看到的客观事实,不做任何主观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20:28 , Processed in 0.0781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