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3|回复: 0

碧翰烽:北大院长为何认为高校给钱抢状元太丢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5 08: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6月底至7月初,高校各显神通,各地都在上演“抢状元”大戏。7月4日,在北京大学2016年中学校长论坛暨全国中学骨干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提升博雅讲堂启动仪式上,北大副教务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沉简对这种状况表示,状元本身并不值钱,状元和其他学生并无区别,抢状元太丢人了,高校颜面无存。对于高校给状元钱的做法,他更是认为毁坏了社会风气,感喟“大学颜面何存,师道尊严何在。”(澎湃新闻网2016-07-04)

  李沉简招录学生,甚至弃高分而录低分者。他说:“按分录取多简单啊,照着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个录就行了。”而综合评价一个学生,对面试官要求更高。李沉简告诉记者,他在上海进行的高招,不理会分数线,靠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完成了三年在上海的招生,“上海70%的学生是靠综合评价进来(北大)的。”

  去年他招了一位女生,她曾出过两本小说。但如何确认这两本书是这位女生写的?他请了10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对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面试考核。还有一位男生,有两项科创成果,且已进入生产环节。要证明这两项科创成果是这位男生的而不是别人帮忙发明的,为此李沉简又请了10位教授对他进行了面试,要求学生现场动手实验。“这样的学生,你还要分数线吗?”李沉简说。

  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不仅高校在追捧,而且还拿钱来买;而且地方上也在追捧,以什么奖金之类的东西来追捧。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疯狂,并不能证明什么素质教育的成熟;二是对于状元的追捧,并不是完全出于一种尊重人才的动机,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政绩意识、面子观念。

  之所以北大有院长称花钱抢状元太丢人?实际上折射了当前高考制度的一些弊病:第一,用什么来评价学生,是简单的看分数,还是综合的给予评价,这对于当前招生制度是一个严峻考验,不仅是对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的考验,还是对于招生改革能力的考验。

  第二,我们的教育究竟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是极其少的考试精英,还是从各个方面各个特点都能冒出来的真正精英。在这个方面上,我们的课程改革、考试改革,进行了许多年,似乎还在原地上打圈圈,没有多大方面的突破与进展。

  第三,教育的功利性、短视性等问题依然突出,缺乏一种长远的战略考虑。更为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地方中学为了这种急功近利,还花大钱买优质学生,开设所谓的“学霸班”,将所有的优质资源全部集中在这些学生身上,无视或轻视广大学生的真正利益,这种教育所导致的恶果,不仅是教育乱象丛生,还会导致更多的教育不公平、不公正。

  一个真正有实力、有名望的高校,靠的是一种深厚的吸引力,而不是靠铜臭去拉拢。而如果一个状元也是冲着钱去的话,同样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也没有多宽的境界,因为有可能为此放弃自己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4 , Processed in 0.1094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