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6|回复: 0

徐斌:各国央行将资产泡沫玩成“五球不落”杂耍游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6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旁白:事实证明李中堂减税让利更多是针对企业的政策措施,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不搭界的,你看看下面:

  财政部长: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

  楼继伟:表示,中国正通过营改增和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加快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等措施,不断推行兼顾创新和共享的税收政策。对于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楼继伟表示,中国重点在两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即把遗留的金融、建筑、房地产、生活服务业等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鼓励行业细化分工和创新;二是推出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包括给予研发企业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同时,他强调中国的税收政策还力求兼顾公平和共享,如实施起征点政策将税收优惠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即企业收入或营业额低于某个点可免征税。

  旁白:如果落实到位,企业,尤其是创新性的小微企业,是是实实在在能得到好处。毫无疑问,这届政府确实拿“新经济”行业的中小企业当回事。但另一方面,领导也没停止找钱的步伐:

  房地产税最迟在明年底推出

  这次引爆这一话题的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他在7月23日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称,遗憾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还没推出来,原因是信息收集能力弱,而且涉及利益调整而受到阻碍。“会义无反顾去做。”《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房地产税立法草案仍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过,对自然人征收房地产税所需的信息收集工作正在加快,国土部力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客观上有利于摸清房地产家底,为房地产税的出台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在全国所有省份推行的金税三期工程,对自然人进行全员建档,包含个人房产信息,也为房地产税改革铺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表示房地产税快的话在2017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在2017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

  旁白: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八成都配置房产上,针对多套房主开征房地产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是最靠谱的税基,财政支出缺口如何填?尤其是地方财政由于土地出让金可见未来的萎缩,怎么开辟另外的财源,是个大问题。现在答案出来了,就是房地产税。在资金完全被封闭在境内的情况下,地产投资一旦被抑制住,后面只能是股市来一炮,让投机客们爽爽:

  程定华募资百亿准备抄底

  每轮牛市,都会诞生无数股神,可是很多都会被消灭在熊市中。然而也有例外,前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后为常春藤基金经理的程定华,因近几年屡次准确判断市场走向,而被市场称为“股市巫师”。近日一则巫师回归发行100亿元规模私募产品的消息引起资本市场一阵躁动。程定华此次高调发行规模巨大的新产品,市场正翘首以待,看这位“股市巫师”如何精准预判市场走势。实际上,程定华管理的唯一一只产品常春藤六期,截至2016年7月15日累计收益为50.95%,而该产品今年以来(截至7月15日)收益则为16.1%;同期的沪深300,下跌了12.19%。此外,同类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5.9%。对此,有私募表示,常春藤六期相比沪深300和同行业数据,并无出彩之处,这也让市场对他管理大规模资金的能力持保留态度,此次“巫师”一口气发行百亿规模的产品,压力不容小觑。也有私募表示,由于常春藤资产为投资人提供15%的本金安全垫,再加上“巫师”的号召力,这100亿元应该问题不大。

  旁白:悲观主义者一旦大举入场,说明派对才刚刚开始。当然,这是投机盛宴,炒作泡沫而已,大家不要弄误会了,以为中国经济从此艳阳天,看看下面资讯,你就明白中国经济情势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中国高负债率下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史上从未有过

  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增速持平,见证了决策者在经济急速扩张25年后对放缓速度进行控制的决心。分析师称,这份决心的代价是债务以危险速度增长,而同样债务所换取的经济增长仅为几年前的六分之一。“过去五至七年中国的债务增长规模史无前例,”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主管Ruchir Sharma在新加坡一本图书首发时称。“历史上发展中国家从未出现过中国这样的负债与经济增长比率。”尽管宽松货币政策及进一步的赤字支出避免了更为痛苦的经济放缓,这让中国政府感到安慰,但刺激政策的效果迅速下滑,加上违约和不良贷款的上升,正在造就Sharma所称的“事故发生的温床”。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计算,2003-2008年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1%的时候,每增加1元人民币信贷投放就可产生1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2009-2010年期间每1元GDP增量需要2元的额外信贷投放;摩根士丹利称,2015年这个比率进一步翻番,达到4:1;今年更是上升到6:1,是美国次贷危机时水平的两倍。过去18个月,中国债券总规模增长了逾50%至57万亿(兆)元人民币(8.5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80%左右;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9%,增量为9.75万亿元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是中国央行提供的最宽泛的信贷统计指标。决策官员称,虽然企业债务高企,但中央政府仍有空间可提高债务比率,将财政赤字比率提高至4-5%以刺激经济。分析师也预计中国政府可能会通过降息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降息将鼓励更多贷款,从而可能导致更多不良贷款。Crescat Capital的Smith认为,这将导致同时爆发汇率和银行危机,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暴跌20%。“这是时间早晚问题,现在看来已非常接近,”

  旁白:谁都知道午夜钟点响起,一切回归原样。但问题是现在都这不是没到午夜0点嘛。那就开心玩吧,这不是中国独有的事情,是全球性现象:

  资金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国家

  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主权债收益率跌入负值,令投资者望而却步,大批资金转而追捧新兴市场债券和股市。现在,他们抢夺这类资产的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历史最高纪录很快就被刷新了。美银美林表示,截至7月20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触及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达到49亿美元。这比两周前录得的纪录高点整整高出了10多亿美元,表明转移至该资产类别的“资金大迁徙”正在加速。新兴市场正是大批资金最新的宠儿。由于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债市甚至摆脱了持续长达三年的熊市。彭博社称,自英国6月公投以来,表现最佳的债券是萨尔瓦多、蒙古和赞比亚发行的美元债券。投资者追求正收益率不仅令新兴市场债市受益,连股市也跟着沾光,流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几乎与流入债券的资金相等。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表示,在同一周,流入新兴市场股市的资金达47亿美元,创12个月来最高水平。中国和香港股市单周资金净流入创逾一年来最高。EPFR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的一周中,约8.1亿美元资金(剔除中国本地基金)流入中国和香港股市,创去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入。上周全球新兴市场股市录得40亿美元资金流入,为连续第三周流入。今年上半年,专注拉美的股票基金因巴西的意外反弹回报率高达40%以上。

  旁白:中国上半年不是大规模资金流出么?现在看,这笔钱还得溜回来,因为炒来炒去,其实也没什么好炒作的,中国人出去也就会买房子,其他的,都不在行:

  中国连续两年成为美国地产最大海外买家

  截至3月31日的过去一年中,中国投资者(包括香港、台湾和大陆)已连续第二年成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海外买家。据《巴伦周刊》7月23日报道,2016年,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截至2016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中国买家总共在美国购买了29195处房产,交易总价值高达约270亿美元,平均每套住宅成交价格为93.66万美元,高于此前一年83.18万美元的均价,并且远超过所有海外买家交易均价47.75万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买家在住房上的平均支出为26.67万美元。

  旁白:出国将美国房价炒上天,确实也是本事,但更大的本事,也许是将垃圾债炒上天:

  中国债市疯抢垃圾债

  在发达国家主权债收益率纷纷跌入负值之际,全球投资者掀起了追捧公司债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追逐高收益的中国投资者早就把4月债市的动荡抛到了脑后,对境内市场垃圾债的需求推动借入成本触及逾两年低点。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在中国被视为垃圾级的评级为AA-的7年期公司债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溢价341个基点,创下2013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本月内下滑22个基点,为2015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在公司债收益率创下阶段性新低之际,中国债市违约数量却在迅猛攀升。今年以来,境内公开发行的债券已有17支违约,远超2015年全年7支的违约数量。对此,彭博社援引富国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叶盛的观点称:委外资金的大量出现加大了对收益较高的资产的需求,部分资金在业绩压力下只有追逐一些有瑕疵的资产了。

  旁白:市场已经疯狂到这个程度,大家突然又留恋起美联储是不是该出来搅局了:

  市场对今年内美联储加息仍存在预期

  本周将迎来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例会,市场认为美联储加息或降息的可能性很低。不过,市场对今年内美联储加息仍存在预期。花旗银行认为,受强劲经济数据提振及前期市场或过度反应美联储加息进程延迟的影响,预计未来美元对欧元、英镑等货币将保持强势,预期美联储今年将加息一次,较大的可能在12月。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刘东亮表示,从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的规则来看,美联储应当将基准利率提升至2%,考虑到时间滞后也应提升至1%,且不宜过迟,否则就有可能犯下 2000—2006年期间的错误。当时美联储加息过慢,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及后来的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而目前美股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已经有了泡沫的风险。

  每日综述:现在没有那个央行敢捅破资产泡沫,因为经济全靠这些虚幻泡沫刺激呢,一旦泡沫真的完蛋了,后面经济立即完蛋大吉。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明斯基时刻随时出现。如何让舞曲一直响下去,甚至掩盖午夜零点钟声,一直是大领导最头痛的问题。现在各国政府的做法,基本是让地产、股票、贵金属、债券等资产池不断有泡沫,每个资产泡沫都像一个皮球,监管部门像杂耍艺人一样努力,双手不停,维系着五球不落的把戏。但只要一个球落地,这个游戏就告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00 , Processed in 0.1884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