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31|回复: 0

廖保平:大学何必把“直属”作为追求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2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成名校,与其“抱团”向政府“要奶”求政策,不如加强交流,各自办出特色,苦练内功,真正把质量搞上去。

  文/廖保平

  10月30日,“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艺术学学科建设论坛”在河北大学举行。

  据河北大学官方微信平台文章显示,论坛中,来自14所高校的艺术学科带头人筹划成立“Z14艺术院系联盟”,探讨了未来在艺术教育、人员交流、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展的意项。
△建设论坛现场

  据悉,Z14于2016年7月更名而来,其前身为2013年7月成立的“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协作联盟。这14所高校分别是:山西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其采用拼音字母“Z”的寓意为:中西部(ZXB,zhongxi bu)是共同背景,重点(ZD,zhong dian)是当前发展现实,中央(ZY,zhong yang)是支持主体,直属(ZS,zhi shu)是发展愿景。

  Z14联盟的一个诉求是“直属”,也就是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这背后的逻辑是: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相较于地方高校,能获得更为丰厚的财政拨款。

  高校联盟不是什么稀奇事,国外不仅有高校联盟,而且历史悠久。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是一个由美国东北地区的八所历史悠久的着名私立大学组成的学校集团。
△常春藤联盟

  此外,像英国的“红砖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澳洲八校联盟”也都是非常有名的高校联盟。中国除了Z14,也有更有名的大学联盟,比如有号称中国常春藤联盟的C9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
△C9联盟

  有意思的是,国外这些高校联盟,主要是为了共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是为了抱团向政府要政策要地位要经费。

  比如美国的“常春藤联盟”,都是私立大学,多数是独立战争前成立的,他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和校友资助,不是靠政府给你一个“211”、“985”,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头,给你很高的行政级别,给你大把大把的撒钱,你就真的拥有了与之相匹配声誉。

  这些学校顶尖的声誉和影响力,是严格的录取原则、完善的资助政策,对学习、独立、创新的不懈追求,对教学和学术水平的高标准严要求铸就的,使他们成为整个世界科研和教育制度中的翘楚,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但即便在美国,也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成了常春藤,都是世界一流高校。即便是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很多是不入流的。

  无论是就一国或全世界而言,只能有极少数学校达到一流水平,成为塔尖。而且也不是按绝对的平等均衡的方式分布,美国应该有几所,中国应该有几所,日本应该有几所,其分配之不平等不均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是政府出手来分配指标。

  国内也一样,成为顶尖的高校也只能是极少部分,一个学校除了有政府给予的种种支持,还有自身的历史积累,办学理念,社会评价等等多种因素之综合。

  “Z14联盟寻求教育部直属,根本问题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这背后又是行政级别主导下的资源分配机制。”

  深圳是后起之秀的一线城市,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武汉不能望其项背,但武汉的高校和教育资源,其所拥有的名校数量,是深圳短时无可比及的,这就是历史。

  以C9联盟而言,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当然也有历史之因。可以说,这其中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中共建国之前就已经是声震海内外的高校了,没有给他们“211”、“985”,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头,也难掩其熠熠生辉的招牌。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办好教育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办学资金。而全国教育不平等不均衡积弊已久,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是现实,这一现状急需改变。在中西部高校普遍缺经费,缺人才,缺重点实验室的情况下,Z14联盟抱团取暖,积极表达诉求,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Z14联盟的14所大学校长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被深嵌于行政体系之内,办学资金随着级别从上往下递减。教育部直属的985、211高校每年从教育部获得不菲拨款,地方高校只能从地方财政汲取资源。而中西部省份恰恰又是不甚发达的地方,地方高校仅靠地方财政支持,恐怕差距只能与部属高校越拉越大。

  所以,Z14联盟寻求教育部直属,根本问题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这背后又是行政级别主导下的资源分配机制。

  中西部高校发展掣肘于资金不足,是因为行政级别较低,现在争取权益仍转圜于既有行政体系内,乞求而不是突破,亦不无悲哀之处。
  其实,中西部高校真要想获得大发展,背后亟需要实现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与行政级别脱钩,因校制宜、按需分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的高校的行政与资源形成了严重的捆绑,而无法有另外一套平价和平衡机制,那就需要进行制度上的改革。

  当然,拿到可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很重要,但如果不苦练内功,也是徒有虚名,离真正的名校还有很长的路。

  所以,Z14高校还应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建设重点学科、师资队伍联合培养、学生横向培养交流、学分互认等方面加强沟通,“抱团”办出特色,真正把质量搞上去。办出特色,有了口碑,各种资源自然会向学校聚拢,这是务实之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17:46 , Processed in 0.1094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