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86|回复: 1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6年10月2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6 1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唯一航母将驶向叙利亚
  【莫斯科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俄罗斯派出库滋涅佐夫号航母编队前往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经过改进的苏33舰载机频繁训练,为首次实战热身。
  另据媒体报道,库舰此次出征是应叙利亚政府的要求增援俄驻叙利亚拉塔基亚空军基地的航空兵,加强反恐力度。另据俄国防部网站透露,目前俄在东地中海至少有6艘战舰,库舰将加入它们的行列,执行为期约4个月的任务。
  作为俄北方舰队的“镇队之宝”,库舰常年游弋于寒冷的北冰洋一带远离喧嚣的世界中心。如果这次真的是它服役25年以来第一次参战!

  【时事解读】

  大家知道,早在9月22日!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司令就对媒体透露称:“俄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将携带其所有舰载机前往地中海东部执行任务”。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披露的消息是:目前俄在东地中海至少有6艘战舰。显然,一旦俄罗斯唯一的一个航母战斗群(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如期驶入并部署在地中海东部,则俄罗斯海军精锐力量就算是集中到小小的地中海了。这里也就有一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在这个时间点上,俄罗斯这样做其真实意图究竟为何?

  众所周知,在之前的解读中,围绕俄罗斯与美国(西方)就叙利亚问题达成的所谓秘密协议,曾经明确给出这样一组观点,即:

  ……

  在时间正处于8月底、9月初的时候,俄罗斯与西方(注:表面是美国、其实是欧洲利益-西方资本)讨价还价的焦点,其实就是这样几点:

  第一点、俄罗斯坚持“不能让巴沙尔简单的下台,或拒绝由亲西方的叙利亚反对派主导叙利亚政府”。以此为条件,俄罗斯为了置换到乌克兰(包括克里米亚)利益,或准备接受西方在叙利亚部分地区建立所谓的禁飞区,比如在叙利亚三角地区上空。

  第二点、俄罗斯准备以第一点的情况下,在大(泛)欧罗巴计划或者以欧俄为双中心的欧俄版G2模式下,一边去搞所谓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一边去打通俄罗斯的所谓路口——就是俄罗斯继续幻想“以欧亚大陆唯一能源与商品运营商确保自己成为世界一极”这条生路的路口。值得再次强调的是,这个路口的实质就是以“战略利益上可背靠背的俄土关系(注:其实就是俄罗斯、土耳其、甚至加上伊朗、叙利亚在地缘利益所结成的能源运输走廊)”,再加上俄罗斯看似仍然强大的军事力量,去重构、固化这几个国家与欧盟、甚至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安全关系。

  第三点,作为讨价还价的方案,在第二点的基础上,俄罗斯期望与伊朗一道保留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甚至黎巴嫩这一地面地面通道的畅通。

  但从俄罗斯军机不再从伊朗起飞的情况去观察,俄罗斯显然对第三点没有过多的坚持。这样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讨价还价的焦点仍然集中在第一点。而对第三点的放弃说明俄罗斯有意在第一点的情况下,走出正式接受大(泛)欧罗巴计划或者以欧俄为双中心的欧俄版G2模式的第一步,并以此来就地置换乌克兰利益。

  毫无疑问,一旦如此,被植入了禁飞区的叙利亚,在必须消化置换回来的乌克兰利益从而也必然更多有求于西方的俄罗斯势必越来越软的支撑下,距离全面肢解也就不远了。而没有了伊朗-叙利亚这一战略联系的外部空间作为缓冲,伊拉克距离肢解也就不远了。如果伊拉克最终仍然不彻底听从西方的话。

  当然,只要后面有足够可用的手段足以让俄罗斯在达成交易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软到不再有能力拒绝叙利亚问题解决A方案。站在西方角度,这一交易是可以考虑的!

  ……

  显然,在这组观点明确给出之后,特别是在俄罗斯与美国(西方)于8月底9月初这个时间点签下所谓秘密协议之后,通过反复地回顾这组观点,这里想强调这样其实是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这里看来,一个多月来的形势演化,期间所经历的林林总总,比如停火协议被西方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迅速撕毁;美军甚至悍然袭击代尔祖尔的叙利亚政府军;直到法国(欧盟)出头,代表西方抛出设立针对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军的所谓禁飞区;而美国更是公开威胁(如果俄罗斯不同意西方要求,则)叙利亚反对派或从周边国家获取对空导弹及俄军机或补击落、俄军须要准备裹尸袋等等,均不断证明着上述这组观点、从而也在不断强化着上述这组结论。

  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不难看出上面所罗列出的一个多月来形势演化的林林总总。其本质正是在8月底9月初完成了上述交易的西方开始运用足够的手段试图让俄罗斯在达成交易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软到不再有能力拒绝叙利亚问题解决A方案而施展的一系列动作。

  毫无疑问,结合之前针对美国(西方)与俄罗斯之间达成秘密协议的相关结论去综合观察。则人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从俄罗斯透露这则消息的相应时间来看,还是从俄罗斯与美国(西方)间达成的停火协议、因西方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甚至极端武装)按计划撕毁而成为废纸的相应时间来看,特别是美国政府公开威胁俄罗斯准备好裹尸袋的具体时间来看。在俄派出其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前往地中海东部执行任务的背后,在表面上,其实也是俄罗斯针对西方欲迫使俄罗斯在很短时间内就软至不再有能力拒绝叙利亚问题解决A方案而展开的第一步反击。

  尽管如此,请大家注意它是在表面层面的所谓反击。或者说,近一个多月来的种种迹象从各个层面在反复说明:本质上它仍然讨价还价性质或叫牌式的所谓反击。为了更好地说明西方一系列动作这一问题,下面再来阅读三则新闻片段。

  法俄外长通电话法外长:法准备与俄继续真诚的对话
  【巴黎消息】据俄新社10月13日消息,法国外交部发言人罗曼?纳达尔称,法国外长让-马克?艾罗在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通电话时表示,法方准备与俄方就关键问题继续真诚的对话。
  纳达尔表示,双方在通话期间讨论了叙利亚局势问题。他说:“艾罗指出了走出已形成的僵局的重要性和停止空袭阿勒颇以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性。”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俄在叙无限期部署空天部队
  【莫斯科消息】新华社莫斯科10月14日电(记者安晓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局14日发布消息说,总统普京批准俄叙政府有关俄罗斯无限期在叙利亚部署空天部队的协议。
  消息说,俄叙政府去年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签署的有关俄罗斯在叙利亚无限期部署空天部队的协议获得批准,具有联邦法律效力。
  根据2015年8月26日签署的这一协议,应叙利亚请求,俄罗斯向叙利亚部署空天部队,驻扎在叙西部拉塔基亚省赫迈米姆机场,机场及其基础设施,以及双方划定的区域由俄方无偿使用。空天部队的人员组成由俄方决定,具体任务由空天部队司令与叙利亚政府代表协商决定。

  摩苏尔决战在即 伊土争端难平
  【综合消息】新华社巴格达10月13日电,伊拉克收复重镇摩苏尔的战役即将打响,伊拉克和邻国土耳其为此发生争执。土总统埃尔多安强硬表态,将在伊拉克继续保留军事力量并参加摩苏尔之战,而伊总理阿巴迪则指责土军侵犯伊拉克的主权。
  目前,盘踞在摩苏尔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节节败退,这座城市有望近期内获得解放,伊拉克各派甚至地区势力开始考虑如何填补那里的权力真空。分析人士认为,若有关方面围绕摩苏尔展开新一轮政治和军事角力,这会对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威胁,也会给恐怖主义势力提供继续生存的土壤,甚至导致冲突升级,加剧中东动荡。
  伊拉克政府对于土耳其军队长期在其境内驻扎抱怨已久。总理阿巴迪9月19日在首都巴格达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在摩苏尔市附近驻扎的土耳其军队已经妨碍到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如果土耳其决心打击 伊斯兰国 ,那么应该把军队撤出伊拉克领土。但它并不愿意这样做,这已经侵犯了伊拉克的领土主权,”阿巴迪说。
  土耳其议会日前投票,决定将土耳其军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击恐怖组织的时限延长一年。与此同时,土总统埃尔多安也提议,希望土军方参与解放摩苏尔的战役。
  土耳其议会的决议和总统的提议立即引发伊拉克政府抗议。伊拉克外交部和议会相继发表声明,敦促土耳其立即撤走其驻扎在伊境内的2000多名士兵及坦克等重型装备,拒绝土军方参与解放摩苏尔的军事行动,称“土方提议是对伊拉克内政的干涉”。
  双方不仅就此事相互召见对方使节,阿巴迪甚至警告说:“土耳其的冒进可能演变成地区性战争。”埃尔多安11日强硬表态称,阿巴迪不配充当他的“对话者”,“土耳其无需由任何方面批准,并且也不考虑这么做”,土方“将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土耳其军队将在摩苏尔采取必要行动。
  伊拉克总理府随后发表声明说:“埃尔多安不应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对其言论表示遗憾。”

  首先关注《法俄外长通电话法外长:法准备与俄继续真诚的对话》这则新闻,请注意到这一段文字,原文是:纳达尔表示,双方在通话期间讨论了叙利亚局势问题。他说:“艾罗指出了走出已形成的僵局的重要性和停止空袭阿勒颇以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性。”

  值得补充的一个细节是,在此之前,也就是10月11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发表声明称“总统普京决定取消19日访问法国的行程,因为他原定将在法国出席的几个文化活动已被取消”。对此,这里认为,就这一事件的本质而言,与其说是俄罗斯方面主动取消这次法国行程,还不如说是法国方面主动取消要来得准确。在这个问题是,最真实的因果关系,显然由两个公开的细节构成并充分说明,即:

  第一个细节,在俄美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对话被美国公开宣布“耐心已经耗尽、对话已经破裂”之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就立刻表示“要考虑是否还与普京见面”,并称“自己无意陪同普京出席文化活动”、且还“针对普京访法行程”公开强调“(法国)只想讨论叙利亚问题”。

  第二个细节,在第一个细节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奥朗德明确了自己无意陪同普京出席文化活动,并强调因奥朗德无意陪同普京参加,从而法国已经决定取消的那几个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法国方面似乎为了达成某种特殊的意图以阻止普京此时访法,明显地又加上了一个几近羞辱俄罗斯的门槛,也就是:“(如果普京仍然要来,法国)只想讨论叙利亚问题”。

  毫无疑问,这种极其无礼的态度,在大国(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层面)外交交往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也正是在这种法国(西方)刻意表现得极其无礼从而意在彻底封杀(普京如期成行)的情况下,普京才不得不主动取消了计划中的法国之行。

  事实上,就终以这种罕见的方式才得以取消的俄罗斯与法国(西方)的这次对话的本身而言。究其本质,在这里看来,与其说是俄罗斯与法国(西方)之间普京取消了俄罗斯计划中的法国之行,还不如说是法国(西方)说好了的法国之行被法国取消了来得更加精确,来得更加实质。

  如果对这种描述难以理解,这里恰好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可以帮助看清楚这个中的微妙之处。大家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三(10月12号)谴责法国逼迫俄罗斯在联合国动用否决权,他说法国的作为让局势变得更严峻。但是这里也注意到就在法俄关系因叙利亚问题变得异常紧张的背景下,普京当时仍然表示他和法国总统奥朗德有良好的私人关系,俄罗斯与法国人民和法国企业的关系没有改变。

  在这里看来,显然普京非常清楚法国的“逼迫俄运用否决权”,绝不仅仅在联合国,还在此次访法行程上。非常清楚,法国(欧盟)此举就是要公开发出一个非常明确且急迫的强烈信息。它其实就是一份欧洲版本的最后通牒:俄罗斯必须在叙利亚问题上尽快让步。否则,在政治特别是军事上,美国公开威胁的“俄罗斯将用裹尸袋运回士兵”;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拟议中的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等等足够手段,也将迫使俄罗斯决策层尽快让步。

  综合种种因素,在这里看来,对俄罗斯最终的选择,时至今日已经可以用0.01%也就万分之一的比率去描述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做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在这里看来,不论是《法俄外长通电话法外长:法准备与俄继续真诚的对话》,还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俄在叙无限期部署空天部队》,更或是《伊拉克:摩苏尔决战在即土耳其:军队将留在伊拉克参战》。它们首先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欧美(西方资本)的的确确地自信吃定了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或叙利亚与乌克兰形势对政策。在此基础上,它还进一步侧证了这里之前所述、且上面又再次回顾的那几个重要观点。

  其次,它们还预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将这几个重要观点按当前形势的最新发展、按所谓计划外之计划的逻辑进行再展开的话,形势正在进一步按这里之前给出的相关逻辑进行深入演化。具体描述它们,则分别就是:

  第一、美国(西方)在8月底9月初时,之所以觉得可以与俄罗斯达成那份美国(西方)不愿意解密的秘密协议,就在于美国(西方)自信后面有诸如此类的这些手段足以让俄罗斯在达成秘密协议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软到不再有能力拒绝叙利亚问题解决A方案的核心内容。前面已经强调了为达此意图,完成了上述交易但又以实际行动迅速撕毁了协议的西方,实际上已开始运用足够的手段而施展一系列动作。

  第二、而俄罗斯之所以愿意签下该秘密协议,除了面对北约(西方)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与残酷现实之下俄罗斯决策层最终选择相信其愿意相信的事情等现实因素之外。在未来的打算上,在第一的强大压力下,种种迹象显示俄罗斯也想以此(秘密协议)为基础,以准备接受西方在叙利亚部分地区建立所谓的禁飞区的条件(比如在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叙利亚三角地区上空)去为自己置换到乌克兰-包括克里米亚的阶段利益(比如西方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拥有主权或同意亲俄罗斯势力阶段性重新执政乌克兰,更甚至阶段性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当然,也包括这里之前提及的一个条件,即俄罗斯永久使用或扩建、甚至增建其在叙利亚军事基地的相关权利,从而意图以此来永久保留俄罗斯在叙利亚、中东的综合影响力。

  显然,如果结合几个月前(克里在16年3月底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访俄前后)早已给出的相关观点(注:拉卡-阿勒颇及拉卡-摩苏尔这些个牛犄角,原本就是克里3月访俄时塞在访俄公文包中准备引诱俄罗斯接受叙利亚问题A方案的筹码),并在当今形势最新演化的层面去观察《俄罗斯唯一航母将驶向叙利亚海域》、《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俄在叙无限期部署空天部队》,特别是《摩苏尔决战在即伊土争端难平》等最新动态,人们也就不难看出俄罗斯在这个时间点(伊拉克准备打响收复摩苏尔战役)宣布俄罗斯唯一航母将驶向叙利亚海域,其现时意图是非常清楚的,即:首先,俄罗斯试图通过此举以确保俄罗斯进出叙利亚的海上通道的畅通,特别是安全。其次,则是以首先的基础上,并以首先作为筹码,与发动了收复伊拉克摩苏尔战役的西方,围绕所谓叙利亚问题A方案的核心内容,在叙利亚禁飞区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讨价还价。最后,就是在首先与其次的基础上,为普京批准俄在叙无限期部署空天部队所附带的(西方必须同意)俄罗斯有权扩建、甚至增建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等相关意图,以实际行动去打前站、堆筹码。

  在这里看来,种种最新迹象显示,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或中东政策、更或者乌克兰政策似乎有这样的意思,即如果俄罗斯与美国(西方)之间,在大欧罗巴计划(俄欧版G2模式)的框架下,经欧盟(注:这主要是法国、但特别是德国需要出面扮演的角色)的一番精心调解,在包括了互炸对方的孩子之内的激烈手段,如果在讨价还价的问题上、如果最后讨价讨得还可以或还价也还得不错的话。那么,作为大欧罗巴计划(或俄欧版G2模式)层面下的,以俄罗斯与欧盟为双中心来主导的、争取到中国配合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之搭建进程的启动点,启动巴以和平进程。并如这里之前所警示的那样,将巴以和平进程直接打包进解决叙利亚、巴以、伊拉克、直到伊朗等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中。并以此打包进程作为所谓的合作点,这一系列进程就都可以同时且是立刻(注:时间因素始终是早已经在相关问题上N步并一步的欧美-西方资本利益目前最迫切的)跟进了。

  而基于这里之前的观点,毫无疑问上述这一系列进程,特别是中间的打包进程,表面上看大欧罗巴计划或俄欧版G2模式下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的搭建进程中,明显计划了一个重要抓手或重要支点。那就是所谓的库尔德人问题或库尔德建国问题。

  显然,对此这里就明确强调:一旦中东形势果真向这个方向演化,那么这个原本可被埃及之乱之前的中俄欧战略协调时期、通过尊王(中东地方王)攘夷(美国利益)的策略进行中东全面破局的重要支点,也就令人遗憾地如同几年前这里曾经反复警示的那样,就被已经游离在欧美平台之间的西方资本反手利用拿来反弹琵琶了。

  值得警惕的是,在形势已经演化至今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再次指出的是:国际社会最终没能利用这个支点、且被西方资本在此问题上极可能反弹琵琶的转换,源于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在西方微调中东政策、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的西方资本通过利比亚之乱与叙利亚之乱进行了欧美间的利益交换,从而居中有效缓和了欧美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及有效调和了欧美内部很难调和的矛盾之后,总体上没有正确处理叙利亚之乱的后续发展。从而至今没能以这里之前反复强调的所谓三种方式有效打断对国际社会危害巨大、内嵌有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这一原因。

  如果大家继续按所谓计划外之计划的逻辑进行再展开并具体描述它们的话,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描述或补充,也就是下面的第三。

  第三、一旦美国(西方)与俄罗斯各自内嵌在第一或第二中的交易标的在某种情况下——比如在欧盟的调解下最终达成新的交易的话。那么对欧盟(西方)而言,就可以在大(泛)欧罗巴计划或者以欧俄为双中心的欧俄版G2模式下,以搞所谓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为名、以重启巴以和平进程为所谓的启动点、以库尔德人问题作为支点,去反推或者反弹综合解决叙利亚、巴以、伊拉克、直到伊朗等问题的一揽子方案相关进程这个极具迷惑性的合作点。

  在这里的观察中,如果俄罗斯最终选择了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那么,欧盟(西方)瞄着上述所谓的合作点,对这一重要支点进行反弹琵琶,对俄罗斯的诱惑力也非常大且现实的。

  俄罗斯可充分幻想在大(泛)欧罗巴计划或者以欧俄为双中心的欧俄版G2模式下,一边去搞所谓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一边去打通俄罗斯全球战略的或由土耳其、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等以解决库尔德人问题而搭建并形成的一个能源路口。也是俄罗斯继续幻想以欧亚大陆唯一能源与商品运营商确保自己成为世界一极这条生路的路口。

  然而基于之前有关牛犄角的相关讨论,人们其实不难看出俄罗斯可以幻想当作合作建设能源路口之支点的库尔德人问题或库尔德国区域,在西方的计划中其实就是一个以叙利亚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三角地带为中心的区域、一个准备用来建立所谓禁飞区、从而准备用来肢解叙利亚并建立所谓库尔德国的区域。以通过库尔德人问题来全面控制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甚至极大影响伊朗主权安全的库尔德国的区域。或者通过该区域内的ISIS极端组织武装来更加紧密地控制库尔德国。如果库尔德人在建立库尔德国的过程中不够听话的话。

  显然为达此目的,在这里的评估中,在形势已经发展至今,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进一步被吃定的情况下,在军事政变后的土耳其的全力配合下,已经有把握控制上述三角地带(拉卡)从而有效截断伊朗与叙利亚之间战略通道的西方,是可以向俄罗斯(叙利亚)让出阿勒颇的,以换取俄罗斯接受叙利亚解决A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可以向伊朗(伊拉克)让出摩苏尔的,以换取伊朗在相关问题上的大体沉默,继而实质性拉开在叙利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的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这里注意到,就在这几天,纳卡问题上又传出了密集的枪炮声。在这里看来,这说明除了那份欧洲版的最后通牒之外,西方还在纳卡方向强烈警告俄罗斯:如果仍然在叙利亚问题不尽快让西方高兴,则西方还有的是办法与手段。这些办法与手段不仅可以迫使已经签过秘密协议、从而已经露出底色的俄罗斯最终就范。还可以实质性拉开在叙利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的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距离。具体到纳卡问题,西方甚至可以用之促使军事政变后的土耳其以纳卡问题与伊朗走得更近,并以此为契机,随时与俄罗斯翻脸。显然,军事政变后的土耳其原本就被西方赋予了这一只要时机适合,如果西方需要,就可与已经不能轻易得罪土耳其的俄罗斯随时翻脸、从而仅靠封闭土耳其海峡,就可立刻置俄罗斯全球战略于死地的功能。

  而在这里看来,显然是洞悉了国际形势极可能向上述方向进一步演化,在时间越过8月底之后,更基于俄罗斯与美国(西方)于9月初签下秘密协议这一即成事实,同时也符合之前所说的国际社会有必要对俄罗斯最终或选择相信所谓大欧罗巴计划(或俄欧版G2模式)提前做好各种应变准备的判断,国际社会(注:这里主要是讨论中国政策)也在相关逻辑的层面上有所动作了。

  同样,基于给出的相关逻辑,在时间越过8月底、尤其是俄罗斯与美国(西方)签订了所谓秘密协议、从而标志着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正式走上不归路之后,针对国际形势的最新演化,中国主要有两个标志性的因应动作值得关注:

  第一个动作是中东方向。中国在政治层面高调前出中东。中国代表团9月下旬出访以色列、巴勒斯坦国,发出愿意推进巴以和平进程的声音。

  众所周知,这一动作的相关逻辑是:这里之前曾经给出并在东方时事解读时事QQ、微信群中反复说明的一个道理,即:欧盟(西方)要想有效展开俄欧版G2或大欧罗巴计划、试图达到令俄罗斯基于种种原因(或主动、或被迫相信)最终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从而选择俄欧中东合作的目的。那么,基于全球资源不足以支撑欧美两个战略平台同时维持目前生活水平的事实(注:这一事实的内核其实就是三边撕裂诸多内部不可调和与很难调和之矛盾所共同集合的、条件一出现就会激化的固有矛盾)。至少在表面上就需要回归至之前中欧俄有效战略协调、共同谋求(埃及之乱前、国际社会曾经努力尝试的)中东全面破局时的战略气氛。

  但是这就需要自乌克兰之乱开始、二战后首次取代美国主导国际重大问题的欧洲利益(西方资本)去虚拟推开美国,并虚拟拉拢中国。而中国也可以借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的这一虚拟需求,以支持巴以和平进程重启为始,将中欧俄三方再合作的诚意做足。从而尽最大努力将中东局面导回中东全面破局的样子做足。

  至于其它的问题,在这里看来,中国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殊的阶段,相对悠闲地等待着方方面面的对号入座,比如中东方向的主要国家(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埃及、叙利亚等)、南亚方向的主要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南美方向的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古巴、委内瑞拉等),特别是南海方向的主要(菲律宾、越南)、尤其是东北亚方向的主要国家(日本、韩国),再就是台独为代表的三独势力。

  显然相对而言,就对号入座、特别是如何对号、尤其是何时入座而言,最难扮演角色的是欧盟与美国(注:之所以是最难,是因为它们都在局中。但却分工明显不同、且最后的收益也将不同),其次是俄罗斯,再次是日本(注:之所以是其次,是因为它们扮演角色的好与坏最后终会悠关其国家与民族的生死问题),又次的是菲律宾与韩国(之所以是又次,是因为它们在整个剧本中很大可能会被迫将打碎牙齿和血吞的命运进行到底、直到满地鸡毛之后)。最后,但却仍然极不容易将角色演得恰到好处的(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大陆对台独的反击时机与手段,除了拿下太平岛等台湾离岛这一手段之外,其它的手段因国际形势的进一步演化将会很难预测)是台独为代表的三独。

  在这里看来,欧美的角色之所以很难演到位,除了其内部的固有矛盾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激化之外。主要是有人已经准备随时搅局(注:这一迹象一如这里之前所预期的,在时间越过8月底之后,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频走低、特别是囯庆长假前后房地产调控再次集中出现来看,已经越来越明显)、甚至半渡而击。而为了最大限度防止有人随时搅局、尤其是半渡而击,西方(欧美)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调用、甚至不得不变换着手法使用手中已经日益捉襟见肘的战略资源。

  有必要强调的是,在7月12日非法南海仲裁案宣判前后,在中国于南海、东海方向以极其强硬的态度与决心对台独挑衅的正确应对,从而同时压住了原本想借南海非法仲裁案宣判的机会、在美国(西方)的支撑下,集体挑衅、甚至冲击中国南海核心利益的越南、菲律宾以及日本之后。对西方而言,这些战略资源较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站在西方的角度,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调用、甚至不得不变换着手法使用手中已经日益捉襟见肘的战略资源。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在西方之前围绕7月12日非法南海仲裁案宣判这一时间点而精心策划的战略意图(注:支撑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在南海方向、局面可控地、通过撕咬、从而有效干扰中国南海战略节奏、有效策应西方的中东战略需要)、最终踢到了经由中国南海大规模军事演习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南海战略意志不可撼动这一迎面而来的钢板(注:中国冲着西方发出的强烈信息就是:要不就在南海——比如直接对菲律宾动手;或东海方向——必要时在钓鱼岛方向主动擦枪,从而意在走火。总之是伺机提前解决日本问题,在西太方向直接掀桌子,西方敢吗?)之后。眼下战略精力仍然必须高度聚焦在中东方向的北约(欧美-西方资本)的各种手法就不得不变换成了以谋求暂时的南海风平浪静、同时有效降低国际社会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机会为阶段性方向。

  不难看出,正是在这一战略需求下,美国(西方)一边默认菲律宾新总统在菲美政策上的公开调整,一边也运用一切手段(注:包括极力打击以三星公司为代表的韩国经济、调查韩国总统亲信违法问题等手段)迫使韩国公开站队,从而走上公开与中国对抗的方向。显然,在这里看来,美国(西方)针对韩国的这一系列手段,其意图是复合的:

  其一是想借此进一步强化美韩军事同盟、将东北亚局势与台海形势、甚至南海形势尽可能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凭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得到空前融合的西太安全框架为安全支撑、并在北约(欧盟)的适时配合下,瞄着中东这一当前焦点,从南海之外去有效干扰、甚至打断中国的南海战略。

  显然,这种有效干扰、甚至打断的原理有三个层面因素:第一层因素就是意图在南海之外、远距离发挥有效支撑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国家适时挑衅中国南海战略这一功用;第二层因素,除了第一层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台海之外直接为台独势力适时有效干扰、甚至打断中国南海战略提供支撑。第三层因素,它还可以在东海之外,为在钓鱼岛方向已经承受到中国巨大军事压力的日本(美日军事同盟)提供支撑。从而试图有效降低来自国际社会在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这一层面的体系危险。

  对此,这里明确强调:在目前阶段,相对于越南、菲律宾、台独(中国台湾)、特别是日本等战略资源,西方尽一切手段调用韩国这枚棋子的好处是,国际社会暂时计算不出必要时解决或打击韩国在全球战略上的合适费效比。因此,在这几个国家与地区(中国台湾)或势力(注:台独)中,韩国相对是最安全的。

  因此,西方在其中东方向急于尽快搞定俄罗斯,从而需要南海暂时风平浪静的当下。尽一切手段试图循上述原理,用一个这样的韩国取代菲律宾、特别是越南,或在南海之外或在台海之外更或在东海之外发挥出适时有效干扰、甚至打断中国南海战略的作用。特别是为将来有效干扰、甚至打断中国南海战略做准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目前阶段,中东形势在于或随时突变、但又没有突变的特殊阶段。因此,在处理韩国问题上,暂时计算不出合适费效比的中国,对韩国的处理策略基本是借力打力。在韩国因种种原因、但终归是在有效配合美国(西方)干扰中国南海战略的情况下,一方面在政治上继续借萨德入韩问题、施压韩国。从而拉高甚至紧绷美国(西方)经济施压韩国进行有效配合的成本。以持续激化韩国经济与美国(西方)经济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军事上继续默认朝鲜今天打一枪,明天打一炮。从而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从军事层面、在朝鲜半岛之内踏着美国(西方)挤压韩国经济的节拍,借助朝鲜打击韩国经济。

  目前阶段(注:两个标准,一、在萨德系统正式进入韩国之前;二、在全球经济满地鸡毛,韩国经济正式落水之前),这样处理的好处就是:受到来自美国(西方)沉重打击的韩国经济将较之前更加持续地加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尽管这还是美国(西方)帮的忙,但中国最后连谢谢都不必说。

  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手法在具体经济处理一心想进行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日本的层面上也有迹象可寻。事实上,在目前阶段,中国在处理日本问题时,政治特别是军事的高压手段与经济手段在大的方向上有明显的不同。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对韩国还是对日本,如果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去加以说明,比较典型的恐怕就是旅游业。

  上面,针对国际形势的最新演化,这里讨论并总结了中国做出的第一标志性的因应动作。下面再来讨论第二个动作。

  第二个动作是南海方向。中国在菲律宾新总统以不堪入耳的激烈言辞公开骂遍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美国三公九卿。且提前中止美菲此次军事演习、并将其上任之后的首次东盟国家之外外访行程从日本之行调整为中国之行之后。也就是在公开层面让之前花费不菲、极力拉拢菲律宾的美国、日本均颜面尽失之后。在这里看来,中国显然在菲律宾接受了某种未公开条件的情况下,同意急于借西方暂时需要南海风平浪尽的空档、通过快速缓和与有钱(菲律宾总统语)的中国的政治关系,以快速缓和菲律宾经济困难(注:希望中国恢复许多产品的进口并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与基础建设)的菲律宾新总统可以高调访华了。

  值得强调的是,从菲律宾总统至今不肯公开、正式放弃西方花费大气力、精心策划的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美国(西方)或菲律宾政府已经为日后相关政策的反复保留了空间。

  因此,在这里看来,由于形势已经演化至今,既然美国(西方)极尽一切手段也想让南海暂时风平浪尽、默认菲律宾大尺度调整对外政策、极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注:西方意图通过这种几乎不是办法的办法,尽可能拉抬中国南海战略或借西方聚焦中东之机以突飞猛进的政治成本)。那么,中国在坐收了菲律宾与美国公开反目的便利,并着实羞辱了日本极右一番(菲律宾总统将东盟国家之外的首访行程放在与之有冲突的中国、而不是向之提供了大量援助的日本)之后。也顺应形势,在迫使菲律宾总统保证不在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的基础上讨论南海问题的前提下,在预置好某种空间通过允许菲律宾总统高调访华的前置条件、特别是后续发展、来变相为中国南海战略的突飞猛进打开某种空间的的办法,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而言,在这里看来,其要点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其一,尽管中国一向坚持南海问题应该由当事国之间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政治解决。尽管菲律宾总统在访华之前也公开表示“不会在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的基础上与中国讨论南海问题,且菲律宾将与中国之间进行对话解决南海问题”。但是,由于菲律宾政府至今不肯公开、正式放弃西方花费大气力、精心策划的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因此,在中国绝不承认与接受该非法判决书的情况下,菲律宾政府日后也不得在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的基础上与中国讨论南海问题。即便是中菲之间一对一地对话也不行。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中国自8月开始在黄岩岛的即有相关状态应该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在中菲之间,首先破坏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状态的是至今不肯放弃、试图全面改变南海现状、甚至将南海包括太平岛在内的所有岛屿均视为礁的南海非法仲裁判决书的菲律宾,而不是中国。

  其三,在这里看来,基于菲律宾政府至今不肯公开、正式放弃西方花费大气力、精心策划的南海非法仲裁案判决书的事实,基于中东即将突变的前景,基于美国(西方)可以用于菲律宾的手段。可以预见的是,有阿基诺三世成功访华之后、在美国的压力下立刻跳票、政策捷变的历史在前。一旦中东形势剧变,只要美国(西方)需要,菲律宾新政府因种种原因(注:比如来自西方的不择手段的压力)而再次跳票、政策捷变的可能性是绝不能排除的。

  对此,我们当然要做好防备,而针对美国(西方)在“菲律宾大尺度调整政策”上的这一套意图,最好的防备,就是借这次机会,实质性加速“南海战略”的突飞猛进!

  其四,在其三的基础上,在美国(西方)试图迫使俄罗斯在中东进行叙利亚与乌克兰利益利益交割的档口。这里建议,中国在黄岩岛问题上当然要继续目前这种自8月初以来就没有改变的状态。

  显然,不论菲律宾总统此次访华成果几何。就后续发展而言,在兑现的问题上将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动态评估进程。如果菲律宾果真想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中国的援助。那么作为权变,在目前阶段,菲律宾选择在黄岩岛工程上装成一个聋(听不见西方的声音)哑(不说让中国不高兴的话)人也是可以的。否则,不论菲律宾总统此次访华成果几何,最终恐怕都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形势最终如何演化,这里将与大家一起密切关注。在形势已经演化至今天,这里仍然想强调一句:16年12月至17年春节期间,要准备进入动态评估阶段。从歼20近段漫天飞舞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1:2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推进黄岩岛战略工程实施是杜改变中菲关系立场的试金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6 04:41 , Processed in 0.1094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