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42|回复: 1

王传涛:“北大取消院系行政级别”的进步与保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1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取消行政级别以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11月10日新华社)

  北大作为我国高校的领头羊,其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革,都会引来广泛的关注,也会引领许多高校的变革。因此,当北京大学传出去院系行政化级别的改革之声,北大非常容易就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要肯定的是,北大的去行政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为止,即便是院系层面的去行政化改革,北大仍然是少有的几个。之前,被寄以厚望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去行政化建制改革仍然以失败告终。即便是在2013年年底,教育部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的学校章程,明确了“自主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等内容,被外界解读为去行政化的章程,可这6所高校对去行政化改革仍然步履维艰。

  但是,北大的改革仍然像是在“摸石头”。北大选择去院系的行政级别,与其说找了一个突破口,还不如说是找了一个最软的柿子来捏。大学去行政化之核心,在于建立行政与学术分离的运行体制,给学术以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大学成为学术共同体。具体到执行层面,内容可谓非常复杂,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大学所有的领导都应该去行政级别,上至党委书记和校长,下至一般的科员;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要独立,教授们的地位要高于行政人员,要实现的是教授治校而不是官员治校……对比之下,仅仅实现了院系领导去行政级别化的北大,似乎也难言魄力。

  “大学去行政化”的口号一直在喊,早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出高校将取消“行政级别”。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可去行政化到底应该怎么改革,却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可以肯定,大学去行政化不在于对二级院系做了什么,而在于对大学校长做了什么。部属学校校长的副部级级别、省属院校的厅级级别如果得不到动摇,恐怕大学去行政级别化不过只是一个泡影。更重要的是,大学校领导的产生方式,仍然是以官员的任命方式来进行,而不是在学校内部选聘产生,这恐怕会对唯唯诺诺的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形成最大的掣肘。

  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行政的归行政,这是我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终极目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触及行政化根本利益的改革都只是伪改革,即便看起来像一个美妙的开始,最终也可能无疾而终。而改革就是要壮士断腕,不是修修剪剪,更不是挠痒痒。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更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2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改革=去行政化,仅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9 , Processed in 0.1876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