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02|回复: 2

张捷:教育鸡汤背后的残酷分层与我能的追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8 07: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看到很多鸡汤,讲孩子要快乐童年,要静待花开,要做一个快快乐乐的普通人,等等,这些文章是打动绝大多数人的,这些文章有共鸣,但不是真理,或者说真理是在立场之中,对国家的执政者,要看到的这是民粹不是民意,被民粹所绑架,被一些外来势力左右的民粹去达到目的,这执政的失误。

  这里我们的关键差别就是你需要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级别的人物!如果你的孩子不能进入到社会的前20%,我们经常说的二八效应,他的未来是普普通通劳作过一生的,收入也不会很高,这个阶层的人以后都要为生活而算计,也就是他童年可以快乐一些,为何不让他童年这样难得的时光好好快乐一点呢!

  如果你的孩子是前20%,也就是普通一个班上的前十名,这个成绩,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达到了,你只要让他释放天性,他自己自然就可以达到了,以后的生活也是富裕中产,可以过的不错了。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TOP5%,只要以后他有天赋肯努力,自然也可以达到,这个你也可以让孩子静待花开,他们都是可以达到的水平,自然而然。

  在这些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各种鸡汤的言论,都没有什么不对,一切都很美好,而且这个言论涵盖了95%以上的人群,当然是社会基础雄厚,你的其他教育理论,要与之比人头比话语权,肯定是要廖若寒蝉的。所以你会在第一个层面上知道为何各种快乐教育的鸡汤可以大行其道。

  我们再往上,要达到千分之五以上的人群,这些人是要达到社会上顶级人群的高度的,这里不光是要有天分,还要有足够的努力,就算你毕生学习努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是要从小学习的,或者是有特别的天分的。

  我们还往上,要达到万分之五的人的高度,这些人的知识水平是要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是要超过先贤的知识积累的,也就是说要创造出新的东西的,这些人的思考和研究代表了我们社会的方向。这是孩子从小就要努力,而且还要有家庭或者名师支持的。

  在以上这些阶段,更主要的是个人的奋斗,是家族的支持,是名师的督导和教育,这些成绩,是个人和家族通过不懈努力和个人天赋可以实现的。

  我们如果再上,达到十万分之五的人的高度,这些人都是行业顶尖的人物了,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还有很多是机缘了,更有天赋的因素。

  最后我们大家都仰视的人,其实是百万分之五以内的人,这些人反过来很多人不是依靠努力的,而是有特别的机缘或者天赋异禀,我们很多鸡汤的读书无用论,就是从这些人来举例的,说他们不学习也怎么样了,但为何你不说中彩票也能够发财啊?这百万分之几的比例,已经与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了。

  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这小比例听着很玄乎,但真的要竞争下来,百分之五也不过是一个区重点,北京的市重点已经是百分之一了,比如北京16万小学生,市重点1600人一年,相对就是这个比例。而中国一个年龄段是2000万人,你千分之五,就是10万人,不过是上985高校的水平,你万分之五,也就是上清华北大以及常青藤、个别顶尖专业的水平,你十万分之五也不过是清华北大的班级前列或者的其他一些学校的顶尖水平,这个水平其实在社会精英里面很多很普遍,而他们也最容易对百万分之五的人群进行感叹,觉得自己读书无用,这里我们需要看到的就是读书无用论在社会精英的高层也是很有市场的,他们跟自己的周边进行比较,周边的成功者其实都是百万分之几的机会的产物,而忘记了他自己到这个地位,没有足够的学习是不成的,没有足够的努力是不成的,他的多少中学小学同学根本无法与之比拟,早已经不在他的记忆里面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在更深层次知道为何教育鸡汤可以盛行,确实是麻痹了很多精英阶层的人物,有他们的心理宣泄在里面。

  中国很多人说可以让孩子快乐的背后,是在消耗你的积累,是在享受其他地区的利益输送!中国的人口大多数是农村,即使进了城算城镇化过了50%,其实也是差别极大,北上广的一套房子,就是价值千万,孩子上面父母和四个老人,经常不止一套房子,别跟我说你的房子是唯一住房,你可以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一百万买个二三线城市的豪宅,再有100万美金的存款,这个财富放在全球发达地区,也是TOP5%的富人好不?所以你的孩子可以快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放弃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一些精英,他们在山水间如何的快乐,但这都有赖于其在城市的积累,一旦离开了城市,其子女的未来怎么样?不是有高调离开的北大老师又为了孩子回来了吗?而且他们回来后发现与社会脱节这么多孩子丢掉多少机会?这里大家都讲好的一面,不好的不会吱声的,就如进入赌场看到的是处处在赢钱一样。

  而北上广还有二元的收入和服务体系,也就是便宜的农民工和外来服务人员,一般北京人也都雇得起保姆,如果这些服务性工作要让你北京人干,要让北京的孩子们中间有相当的大比例孩子是从事这样的工作,你看看你还静待花开和让孩子快乐童年释放天性不?所以不要忘记沉默的大多数!城里人的孩子快乐在于二元化的城乡差别和大小城市差别,农村孩子的快乐可能未来更残酷,也就是他们只有童年可能快乐一点,其他的已经放弃奢望!其实西方的阶层固化比我们厉害,西方很多快乐教育的背后,这些享受快乐童年的,在西方社会所属的阶层,实际上是与我们的农村孩子对应的。

  这以上只不过是社会的微观层面,在宏观层面,一个国家和民族,是需要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你的所有国民都快乐的享乐而不努力,那么你的国家竞争能力就是堪忧的。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快乐教育,一时的解决的了矛盾,但西方国民的基础水平下,其失业率的提高和竞争不过外来移民,要依靠外来移民的努力去输血,已经给他们的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中国能够崛起,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有最勤劳的人民,同时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也是最积极刻苦学习向上的,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水平就是在他们之上,这一点从我们的数学教育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我们还要比他们多学一门语言,我们的教育体系提供了最大量的工程人员。

  所以中国的竞争者,要在中国散布这些快乐学习的鸡汤,让我们的国民不够努力在享受快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失败的例子,日本原先也是与我们一样的严格教育孩子的,但后来日本崛起威胁了西方,快乐教育就在日本推行了,结果现在的日本孩子的能力显著下降,日本不得不放弃了宽松教育。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第三个层面理解教育鸡汤的盛行,这背后是有推手的。因此我们要坚决的拒绝鸡汤。

  最后从我们个人的愿望出发,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是父母的梦想,但这个梦想真的努力实践,也未必那么遥远,也就是说你让孩子从小努力,他进入到了最好的中学,已经是千分之一的概念,进入到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大学,已经是万分之五的概念,而孩子自己努力,在清北争取拔尖,那么就是可以做到一个超越先贤的人,这也是我们家诗书传家的理想。


  背景资料日本宣告“宽松教育”失败

  几天前,日本文部科学省(等同于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起将在小中高学校依次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新要领大量增加了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内容,被人们解读为告别“宽松教育”(ゆとり教育)的宣言。
  按照日本每10年修订一次课纲的惯例,“宽松教育”已经经过了两次“转向”。2011年,日本对“宽松教育”开始进行微调,最近这一次算是彻底叫停。外界对此解读为“宽松教育”下产生的“宽松世代”(ゆとり世代)——87-96年出生的这一代——被日本政府默认为是政策反复之下的失败品。
  那些“宽松世代”们
  所谓日本的“宽松世代”指的是接受2003年起新实施的“学习指导纲领”(大规模削减了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的一代学生,出生在1987年之后的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的“宽松教育”的“实验品”。但1994-96年出生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全程接受“宽松教育”,有时也称他们为纯正的“宽松世代”。(下图)
  注:红色为“宽松教育”,黄色为过渡阶段,绿色为理科部分的脱离“宽松教育”,蓝色为脱离“宽松教育”。
  “宽松教育”的提出,有这么几个背景,一是对过去填鸭式教育下学生压力太大的醒思,政府响应号召减负减负。二来,日本社会少子化现象和大学扩招叠加,大学入学率提升,几乎达到零淘汰入学,没必要搞填鸭教育。
  上图可见,18岁人口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减少到人口峰值的一半左右,而大学录录取人数逐年增多,大学入学人数达到过去的三倍多,现已是全员上大学的年代。
  “宽松教育”下,原本周末要上课的紧绷教育环境,一下子松弛下来。严格规定学生一周只上五天课,还要安排综合学习时间,通俗点说,就是让大家玩。这还不够,不仅课时减少,课程的内容也大为削减。
  日本流行J-Pop乐团以桑田佳佑为主唱的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在新曲《ピースとハイライト》(Peace and highlight)中就有那么一段歌词来嘲讽日本历史教育的现状:
  “教科书讲到现代史之前就结束了,可那才是我们最想了解的啊,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因为日本高中教的日本史分成日本史A(近现代为中心)和日本史B(古代开始的通史),除了部分国立大学以外,大多数大学不提供日本史A的考试,只考有关古代史的日本史B,这也许有避免争议的考虑。不列入考试内容,大家自然不会去认真学习。结果年轻一代更加淡忘日本近代的教训和侵略邻国的历史。对此,有部分保守人士不以为意,竟然以日本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来谴责邻国进行的爱国主义洗脑教育。
  学生是“宽松”了,但日本的基础教育也垮了。这一代人被外界打上了脑袋空空、目中无人、胸无大志、唯唯诺诺等标签。
  “宽松教育”下的乱象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筹划的、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的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简称PISA)排名中,日本的学生连年败下阵来。中国上海地区的学生年年位列第一、而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学生的表现也普遍优于日本。这被认为是由于实行“宽松教育”的结果之一。
  此外,“宽松世代”们的课堂表现也堪忧。没有了学业压力,怪物小孩(monster children)开始成为日本校园中热门的词汇。尽管媒体不敢公开说,但学校中老师被学生欺负或被学生无视随处可见。
  笔者有一位同学,兼职任教于日本某著名大学附属女子高中。某次笔者路过探望,发现他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对着空气讲话。而下面的女学生乱成一团,有的在化妆、有的在滑手机、有的干脆拿出午餐、零食大大方方地吃了起来。嬉笑吵杂、俨然把教室当成了游乐场。
  最后,“宽松教育”还扩大了教育不平等。有人戏谑地把日本高中生分为“直升梯学生”、“扶梯式学生”和“楼梯式学生”。
  上面女子高中的学生就是“直升梯学生”。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读于系列学校,即便不学习都能进入该系列学校顶端的某所顶级私立大学。只有在选择大学系别和专业时,成绩才能派上用场。这类私立系列学校的学费高得惊人,换算成人民币大约要每年十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直升梯学生”都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生胜利组”。那么家庭条件不如他们的学生怎么样呢?
  一种出路,是在中考时努力考上系列大学的附属高中——只要家里负担得起高额的私立高中学费。从此高中阶段便不用努力了,被称为“扶梯式学生”。不用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了。
  而剩下的初中成绩差强人意,或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就只能像走楼梯那样,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考大学。
  问题是,他们考得上吗?
  由于学校教育宽松,学生“吃不饱”。现在的日本,已经到了不上校外私塾就无法考上好大学的地步。
  根据日本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85%上过私塾,而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一桥大学等日本著名大学这个比例高达95%。日本私塾正是借着“宽松教育”推行的东风,才得以迅猛发展。这反映出了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也体现了家长也对“宽松教育”的不安。
  根据文部省的统计,日本学生的“学校外教育费”(主要是私塾和补习班)平均达到学费总额的50-70%,且公立学校学生明显高于私立学校。没有条件上私塾孩子,大多要接受大学落榜的命运。讽刺的是,这恰恰又与文部省强调平等的教育政策有关。
  由于文部省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严格要求学校对学生学习进度一视同仁,反对对学生加以分类。因此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的高中、大学应试辅导。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只能将提升学力的希望放在了针对性强、个性化的私塾上。另一方面,由于私立的学校受到的相关限制少,更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应试对策。这就理解为什么私立学校的课外学习支出要少于公立学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8 14: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挺喜欢“歪果仁”家孩子搞“宽松教育”的,如果再高什么“素质教育”那就更好了!
你懂的!
进入20%,也是相当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08:0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言金金 于 2016-12-4 08:10 编辑

宽松教育?不就是愚民嘛,从下一代开始,从改教科书开始。

教育孩子,学会苦中求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11 , Processed in 0.1563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