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82|回复: 0

fromgc:中国是个印度洋国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08: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估计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怎么可能?明明我们在太平洋沿岸好吧,怎么就变成一个印度洋国家。好吧,这个事情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也没啥好反驳的。咱们的领土确实和印度洋没有半毛钱的接壤之处。但是,注意,但是如果从头就开始看楼主帖子的小伙伴一定知道,两三年前,楼主就提出,我们的西进战略,也就是所谓的鸡屁股后面的故事。这个故事发展到现在,我们在印度洋的布局已经初显成效。而印度洋周边的一举一动,也越来越牵扯我们的利益。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战略中心,就在印度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不但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也一定是一个印度洋国家。

  想要搞明白印度洋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就得梳理一下,这几十年,我们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首先,我们知道印度洋是我们重要的能源通道。我们所需要的重要能源,石油,天然气,从土豪王爷那里出来,第一站就是要经过印度洋,然后过马六甲,进入南海。所以印度洋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我们的意义就是生命线。这里正常的航运如果出现问题,对我们就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印度洋和南海的交界处,也就是马六甲海峡,由于这几十年航运贸易的蓬勃发展,成就了一个富甲一方的小国,这就是新加坡。

  虽然我们知道印度洋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的看到,这地盘不归我们管。除去传统地缘大国印度,说话最算数的就是美国。美国非常清楚印度洋对于世界贸易意味着什么,这是与太平洋,大西洋航线同等重要的一条贸易生命线。所以这里也成了美军重点布防的区域。在印度洋和南海交界咽喉,有新加坡的樟宜基地。

  在印度洋的正中间,有迪戈加西亚。在能源聚集的波斯湾,有巴林的第五舰队,当然还有红海边的吉布提。其他星罗棋布的小基地更是无数。当时的格局是,在印度洋上,如果想彻底掐断这条贸易航线,印度都未必能有美国来得快。这也是美国制衡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年的银河号事件,就是美国在印度洋的公海上,用实力上演了一出我说了算的强盗逻辑。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们痛苦的发现,虽然经济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拼起来硬实力,还是和美国有质的区别。尤其是在印度洋这条事关我们生死的贸易航线上,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在这片辽阔的水域,我们没有一艘能够保障自己利益的军舰,更没有一片可以让自己立足的土地。所以想要在印度洋有所作为,想要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军事上在印度洋的布局几乎是唯一的选项。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一股新势力进驻该地区,会引发既有存在者的警惕和排斥。所以,事情得一步一步来。

  这个事情的开始,就是索马里打海盗。没错,这事情确实给我们走进印度洋弄了一个好理由。不过这事情不但对于我们是好理由,对于很多想在印度洋上刷存在感的小伙伴,都是一个好理由。我们都知道,索马里在非洲的东海岸。所以海盗们云集的地方就是索马里以东,以北的印度洋航线。在索马里以东海盗们主要对付渔船,而以北,也就是著名的亚丁湾,则主要对付货轮与油轮。由于航线事关这个地球上所有小伙伴的利益,所以大家一开会,只要有能力的都得来这里参与护航。尤其是亚丁湾,这里如果任由海盗的侵袭,世界贸易一定会受到重大影响。事情决定后,大家都积极执行。借由这件事情,我们的海军才第一次真正在印度洋最重要的阿拉伯海地区保持了常态化的驻留。

  不过话又说回来,军事是为了经济服务的。所以军事力量一定是是因为有相应的经济利益存在而出现的。从这一点说,如果单纯的认为,我们是为了保护能源通道,就有点狭隘了。事实是,我们在印度洋,不但有能源的需求,更有庞大的经济诉求。这个庞大,有时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在吉布提弄个基地皿煮们就开始大惊小怪的时候,楼主反而觉得,弄这一个基地似乎有点晚了,而且就这一个还不大够。。。。别急,楼主不是啥唯武论,咱们下面看看究竟word国在印度洋有多么庞大的利益需要维护,大家就会和楼主有一样的感觉。

  咱们首先说的一件事情就是瓜港的建设。瓜港的事情一波三折,过程咱们就不多说了。最终结论,在巴铁的配合下,还是回到了我们手中。皿煮的喇叭经常把瓜港当作我们在印度洋打入的钉子。从各个角度分析我们怎么从瓜港入手控制印度洋。带着这种冷战思维的眼镜,我们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和他们一样,只知道舞刀弄棒的疯子。而稍微深入点的分析,就聚焦于我们的能源供给。他们清晰的看到,我们的能源供给,长期受制于漫长的印度洋航线。安全性与时效性随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到干扰。所以他们认为,我们在瓜港的意义,就是为了减少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手段,来完善我们的能源供给。

  对于皿煮的这些论述,楼主不否认。的确,能源对于我们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很少考虑的是,我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意人。所以我们除了能源,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贸易。对于瓜港,我们是有长远的打算的。在没有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前,布局瓜港就是我们在印度洋的前站。而一带一路提出后,瓜港的位置,就成了我们西进的重要节点。虽然大家知道,如果中巴走廊的管道能够运行,那么我们就会摆脱能源运输完全依靠印度洋航线的处境。

  但是还有一个不被大家那么重视的事情是,如果与管道平行的公路与铁路能够成型。那么我们西部贸易的延伸,就一下子能够深入印度洋。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家都知道的是从我们西部深入中亚地区然后延伸到东欧的一条线路。但是还有另外一条线路,现在也已经开始逐渐显形。那就是一条从中国西部到欧洲,到中东,到北非的快捷贸易航线。而瓜港,是我们要打造新贸易航线的重要节点与中转站。在瓜港我们做的事情,百分之九十,都是为了互惠互利的生意而来。而剩下的百分之十,也是为了保护这条新的贸易航线所必须存在的军事力量。

  这条线路无论对于我们国内,还是对于世界贸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正在经济上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化升级。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的向西部转移。但是对于资本而言,成本的考量是综合性的。中西部地区虽然可以提供比较低廉的制造成本,但是销售与运输上的成本在现有情况下并不低。

  因为即使产品成本本身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贸易航线还是集中在我们东部出海口,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仍然要向东部输送,才能够进入重要的贸易航线。这就导致一些制造业密集的产业从我们东部沿海地区撤出后,并没有向西部转移,而是流向了东南亚。一部分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有着更加低廉的制造综合成本,更重要的是,东南亚国家就在南海周边,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快速的进入贸易主干航线。

  而瓜港的出现,就是为了逆转这一现状而生。如果从我们西部到达瓜港的陆路交通得以成型。那么世界贸易航线就多了一个更加快捷便利的选择。欧洲的产品从地中海过苏黎世运河就可以一路北上,经过瓜港过渡到陆路交通,只要经过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进入我国的西部。无论从时间消耗比还是从运输成本上,都比原来的地中海--印度洋--南海航线有大幅的降低。而反过来,我们在西部制造的产品,经过陆路到达瓜港进行二次转运后,可以在一周的时间内到达整个中东以及非洲东海岸。

  这对于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这条航线的主要方向覆盖面非常广,相比我们东部港口到达中东,非洲以及欧洲的航线,这条新贸易航线就有非常大的优势。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成本,都有和东部港口竞争的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托瓜港,可以长足提升我国西部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完全逆转西部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大型转运港口的劣势。在印度洋的西部,也就是漫长的非洲东海岸,也是我们在印度洋的重要利益所在。我们在非洲深耕多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一个更为现实的事情是,目前非洲还没有一个大型的航运码头。这对于非洲经济的发展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深水良港,就停靠不了大型货轮。没有大批大型货轮的靠港,就不会有繁荣贸易的产生。而我们在东非,尤其是在坦桑尼亚进行的港口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有了深水良港,大型的工业化机械就能快速进驻非洲,从而快速提升非洲的工业化进程。这无论对于非洲的工业发展,还是对于我们的资本输出,都是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坦桑尼亚所处的位置,恰好在非洲的腰部,从这里出发,到达非洲南北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传统上,坦桑尼亚也是货物进出非洲的重要门户。但是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工业能力限制,其港口的规模与转运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首达累斯萨拉姆附近所有的港口与国际大港的标准相差甚远,这不仅是对坦桑尼亚本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由于坦桑尼亚本身的贸易路线能够覆盖非洲内陆上千公里,所以同步也制约了附近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我们在巴加莫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坦桑尼亚打造一座港口新城。把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变成东非的鹿特丹。从本质上逆转东非地区的贸易模式,把东非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让我们的产业资本获得一条更加快速进入非洲的渠道。

  在印度洋的东部,印度的脚下,还有一个重要节点,那就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得天独厚的地位,让其具备了身居印度洋辐射南亚的重要作用。由于斯里兰卡是印度洋航线上重要的停靠中转站,无论是在这里停靠补给还是转运货物,都需要该国具有深水良港。而在该国拥有一个这样的深水港,这对于我们这个印度洋航线上的大客户重要意义可想而知。

  自从斯里兰卡内战结束后,我们在该国的投资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科伦坡港口建设项目上的投入,可以是说是我国对外港口投资上少有的大手笔。对于这么大的投入,皿煮们说这是我们封锁印度的一个环节。如果真的照着他们这里理解,我们岂不是把自己的钱财放在印度的眼皮底下?而真实的目的是,这里不但是我们航运的重要停靠中专地,也是我们资本打入南亚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

  印度次大陆的人口数量我们都知道有多少,而众多人口带来的消费也是巨量的。但是对于外资的进入,这个区域的国家态度却不大一样。印度作为最大的市场,对于外资进入却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我们的资金,印度相当警惕。这些年我们和印度的贸易额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两个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一年的贸易额与中美交易额相比,真是少得可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印度对外部资金进入本国设限所导致的。

  而斯里兰卡,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航运的节点,也是我们产业资本进入印度的一个重要跳板。由于印度和斯里兰卡与孟加拉之间有很多的贸易协定,所以这两国的产品进入印度可以获得非常优惠的关税,甚至是零关税。所以在这两个国家,尤其是斯里兰卡的投资,就成了我们产业资本进入印度市场最好的选择。我们现在之所以大力投入科伦坡港口的建设,也就是所谓的港口城,就是为了承接未来更多的产业资本进驻。根据楼主的观察,用不了多久,随之配套的产业园就会出现。这些产业园不但为斯里兰卡在经济上提供了包括就业,税收等多重经济回报,同时,也为我们的产品进入印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而同时我们在吉大港的投资,也有类似的目的。只不过相较于科伦坡的优势地理位置,吉大港的投资显得弱势一点。但是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印度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投入,打造双赢的产业模式。对于所在国,可以快速提升本国包括基础设施,工业产业的规模与质量。对于我们有利于资本输出以及产品的辐射。但是这种投入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显现效果。现在斯里兰卡和孟加拉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电力的配套远未达到工业化的标准。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的强项。有了深水良港,我们可以快速的把配套设备运过来,帮助他们快速实现工业化,带动巨量的人口就业。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需要拓展港口规模。同步依托港口,建设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而在皿煮的眼中,看到我们在这里大兴土,就觉得我们要建设什么大型军港。明明看到都是商港,偏偏说是有军事目的。就在他们巴拉巴拉不停妖魔我们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再过若干年,他们也只剩下说的份了。

  说了这么大一圈,相信小伙伴会大吃一惊。没有想到word国在印度洋已经这样了。。。没错,你要是一个个的看,也就是一个港口一笔投资。但是如果连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国家,已经在印度洋形成了巨量的利益存在。上面说的这些,只不过是已经在表象上盖不住的,也就是大家都看到的东西。还有一些正在进行的没有显形的,比如和伊朗合作的能源港口,比如在非洲西海岸以及内陆的投资,比如在伊拉克全面合作。。。。这些都在昭示,我们已经在印度洋下了血本。广阔的印度洋,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如果按照资本投入来算,我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印度洋国家。在印度洋上所有重要贸易节点,谁都无法忽略我们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成为印度洋周边国家的重要投资来源。

  短视的皿煮喇叭,总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来想我们,认为我们的目的就是掠夺非洲矿石,狂买中东的石油,然后用一串珍珠链掐死印度。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或者压根不想看到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两个字,贸易。不为挣钱的折腾就是胡折腾。看看美军在伊拉克的折腾就是眼前的教训。你能控制又怎样,打仗打到用挣来的钱填战争的窟窿,这这仗打的有什么意义?对于武力的正确运用则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投资与贸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武力来解决的。但是武力存在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存而不用才显威的逻辑,估计皿煮这种直线思维不会理解。

  随着瓜港的正式启动,我们的印度洋之路开启了新的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一定会发现,印度洋,对于我们远不止运点石油那么简单。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随着我们在印度洋利益的越来越重,一定规模军事力量常驻印度洋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路在脚下,我们就这么默默的看着我们的国家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商通四海。我们回来了。。。。(本篇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2 20:21 , Processed in 0.2057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